宋.李清照《题八咏楼》(毛笔字练习)

标签:
毛边纸毛笔字古文诗词鉴赏文化 |
分类: 书法 |
题八咏楼
宋.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千古风流八咏楼
八咏楼原名玄畅楼,或元畅楼,现在楼头尚存“古元畅楼”匾额一方。据万历《金华府志》记载,创建者是南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沈约。
沈约(441—5l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历仕宋、齐、梁三代。他曾以文学游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与谢眺等共创“永明体”,提出“四声”、““八韵”说。为近体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南齐隆昌元年(494年)沈约以吏部郎拜宁朔将军、来金华任东阳郡太守,多次登楼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路。第一首是《登玄畅楼》诗:
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牟。
中有临风榭,回望川之阴。
岸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
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
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
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作浔。
云生岭乍黑,日下溪半阴。
信美非吾士,何事不抽簪。
此诗写景清新,抒情真切。玄畅楼所处位置是旧时金华的至高点,“台高乃四临”。北有北山双龙风景区。闻名遐迩;南有括苍诸峰。连若屏障;义乌江和武义江汇流其下,名双溪,俗称婺江。“水流本三派”即指此而言。这里风景非常秀美。接着他又写了《八咏诗》:
登台望秋月,会圃临春风。
岁幕愍衰草,霜来悲落桐。
夕行风衣鹤,晨征听晓鸿。
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东。
沈约写完此诗,意犹未了,于是又将诗中的每句为题,扩写为八首诗歌。这八首诗,诗无定句,句无定字,合计1803字,是当时文坛上的长篇杰作,所以从唐代起遂以诗名改玄畅楼为八咏楼,以志纪念。
八咏楼以形佳取胜,以绝唱闻名,从此即成为历代诗人骚客会文吟诗之处,留下了不少绘景抒情的名篇。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中叙述魏万出游经历时曾云:
径山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岩峣。
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诗人用他那生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八咏楼及双溪的风景。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读之,令人觉得八咏楼与双溪优美、雅致的景壮,如在眼前,促使人以游登八咏楼为快。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也曾登上八咏楼,留下《东阳八咏楼》一诗:
山城秋色净朝晖,极目登临未拟归。
羽士曾闻辽鹤语,征人又见塞鸿飞。
西流二水玻璃合,南去千峰紫翠围。
如此山川良不恶,休文何事不胜依。
对八咏楼及其周围的风景备极赞赏。
此外、历代文人摹绘八咏楼的诗词、名篇佳作、确不胜枚举,然而细细品评起来,诗篇中的意境和气势却都不如李清照的《题八咏楼》。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她常晓音律,又善画能文,特别长于写诗
填词。绍兴四年(1134年)冬天。她在金华避难期间,不止一次地登临八咏楼,从而写下了《题八咏楼》、《武陵春》等著名诗词。她的《题八咏楼》诗: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最能表示八咏楼的气魄、金华重镇的形势和李清照的爱国热忱,不愧为题咏八咏楼的出类拔萃之作。
八咏楼不但与历代文人结下亲缘,也与历代英雄人物有着密切关系。如元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将领胡大海,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任江南行省参知政事。曾说:“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因而深得民心。他为了战胜凶残的元兵,经常登上八咏楼观察进军路向,也曾在八咏楼头检阅兵士操练过。
晚于胡大海的戚继光,是抗倭英雄,爱国将领、杰出军事家,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任参军,抵抗倭寇。他见旧军素质不良,到金华、义乌等地招募农民矿工,编成新军,人称戚家军,为抗倭主力。到金华募兵时,他曾登上八咏楼眺望过,从而悟到高楼可用侦察敌人,主动迎击。于是他以八咏楼为借鉴,为歼击倭寇的地区建筑木结构的望楼,观察倭寇动向。乘机出击,终于解除东南倭寇。
明末兵部尚书朱大典统率抗清的军民以金华为军事重镇,以八咏楼为总督军务的指挥部,与清兵展开过激烈的战斗。金华城攻破时,朱大典决心与城共存亡,义愤填膺地站在八咏楼上指挥督战。清兵重重包围八咏楼,他就移身站在八咏楼下的一座火药库上,镇静如常地将退到八咏楼的三十多位部将一起,只听得轰隆一声震天憾地的巨响,英雄大典和他的部将都壮烈牺牲了。但是自发抗清的军民信心,仍酣战不停。这就是“鏖战当年八咏楼,硝烟弥漫夜悠悠”二句诗的出处。
传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占领金华以后,也曾登上八咏楼检阅过十数万人众的太平军。后来李世贤奉诏率兵前去保卫天京,留下守将刘政宏守卫金华府城。到1863年,清浙江巡抚左宗棠会合英法侵略军从浙东为到金华。守将刘政宏遂率将士奋起反击侵略者,就在八咏楼前的八咏滩下与侵略军血战多天,太平军的鲜血染红了双溪。它为我国近代史上反击侵略者谱下了光辉的一页。
古老雄奇的八咏楼,是座精致的古建筑物,而且它必将跟诗人的名篇和英雄的故事融合在一起,风流千古。
建国后,国家对八咏楼十分重视,l981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又拨款进行维修,古老的八咏楼经过修茸,面貌焕然一新。登楼凭栏远眺,蓝天万里,白云朵朵,南山连屏,双溪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