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2011-08-26 15:19:16)
标签:

成都

毛根朋友

崇州

街子古镇

味江河

古龙潭

御龙桥

康道

光严寺

休闲

分类: 摄影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这次我们"毛根朋友"十人到街子古镇消夏,住在"古寺"附近的农家乐."古寺"的正名是"光严禅院",街子镇的人一律将它称为“古寺”,以至于它的大名“光严禅院”反而少有人知."古寺"座落在紧邻青城山的海拔1100公尺的凤栖山顶,整座凤栖山全由树木覆盖,是成都附近消夏理想的地方之一.我们在这里的主打节目是麻将,一般是早饭后开战,午饭后休息一小时又战,晚饭后散散步,接着再战至深夜.有时连步都懒得散就直接进入状态,麻将搓得是天昏地黑,早已不辨东西南北.不至于总是打麻将,还是要做点什么事嘛.十八日这天上午,我们几个还算健壮的"毛根朋友"去走"康道".这"康道"是古时由街子镇到古寺的朝拜道,据<<崇庆县志>>载:"每逢初春,喇嘛咸至远而至,竭诚膜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条路.康道起点在古镇味江河边的古龙潭.我们早上9点出发,至上而下,由康道的终点"光严禅院"到起点"古龙潭",边走边看边拍照,到11点半走完全程.由上而下也不觉得很累,然后乘中巴赶回住地.

 

味江河风光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以下五幅由张玉才摄,我们都是尼康单反,玉才的相机色彩比我的鲜艳很多,可能是设置的关系吧.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古龙潭上的御龙桥

(张玉才摄) 

   位于龙潭岸边,横跨镇北味江河上,全长60.3米,此桥一架,龙潭无阻,为旧时通往青城外山、青城后山及街子屏障凤栖山的重要通道。清乾隆时初建,可是屡修屡毁,有人感叹道:“龙之所潜,难以图功矣!”然而街子先民不怕龙,不畏难,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再次重修。崇庆州州牧李廷璧有感于街子乡民的精神,为之题名为“御龙桥”。亭为三叠檐牌楼,亭顶塑造的川剧人物、情节栩栩如生。(此介绍抄自网络)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康 

 

    康道全称是"凤栖山康道".起点的<<简介>>这样介绍:

    康内蕴健康、康泰之意,求康之道.在乎运动,持之以恒,方能长生久视."凤栖山康道"九曲盘盘,穿山度林,溪伴石阶,云歇桥亭,有拾级之乐趣,有登攀之标比;有强身之灵药,有健康之功能,故以"康道"而名之.凤栖山"康道"起于古镇御龙桥,止于凤栖山光严禅院,全长约5600米.

    登临"康道",有栈道临渊,天梯勾连,一路而上,移步换景;看乳泉流瀑,五柜玉翠;过蟠龙、隐龙二桥,穿绿云盖顶之廊,回龙院中龙飞凤舞,凤栖花谷观姹紫嫣红;下山石龙东去,望月蟾蜍西瞻,池里洗凡尘俗含.忘归台上朝龙云暮雨,山光岚影画中行,已近光严古寺.

    终点即起点,古寺柏森森,晋称"常乐",宋名"翠微",明皇朱棣赐匾,清帝康熙敕额.往事千年"南藏"在,"皇锅、鸾驾"列丛林.

    古镇川西水乡,古寺皇家禅院,"康道"十里一线牵,斗转星移人早行.绿色生态山水,文化健康走廊.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康道起点.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康道起点.(张玉才摄)


这是最有“诗意”的一条路,依山蜿延,沿山而行,树林掩映,舒爽无比。

一路走来,景点一个接一个,可谓移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张玉才摄)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张玉才摄)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张玉才摄)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张玉才摄)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张玉才摄)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张玉才摄)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张玉才摄)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张玉才摄)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张玉才摄)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五柜沱是凤栖山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一景,高树林立,青峰连绵,山泉尽汇于此,成其终年不枯的碧沱幽潭.相传,大西国张献忠曾将五大柜金银珠宝沉于该潭,名曰:"五柜沱".游客立于潭边不免会有几分遐想.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张玉才六+多点,属奔七的那一拔,激动起来象小伙子一股.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美女游康道(张玉才摄)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老俩口走累了在这里息息脚.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这位大爷看上去应该是80有多,独自一人如绅士一般在康道漫步,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张玉才摄)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景点"佛手瓜棚".

土耳瓜,人称佛手瓜,凤栖山中弥山被岗.夏秋瓜孰时分,香气四溢,佛手瓜翠绿剔透,灿若美玉.此物-介蔬菜,原本寻常,然佛山佛国之中,佛手迎宾,意义非常.

佛手瓜又名福寿瓜,食之多福多寿.话虽如此,本人从小对它就不感兴趣,所以运气往往不好,打牌尽在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张玉才摄)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景点"隐龙桥"

溪畔路边,有-石梁盘旋数里而来,酷若游龙,至此戛然而止,龙头不见,仅见龙身龙尾,传为白龙为寻遗珠,钻入溪谷.己丑年秋康道修挢,掘得奇古狰狰,好似龙骨,且有一泓泉水相伴,故以龙隐为石桥名.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著名景点"回龙院".

起点简介曾说:"回龙院中龙飞凤舞",到了这里果然是如此景象,男女老少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己丑年春,凤栖山新辟游山之径,便在"回龙院"原址建一游客休闲设施.回龙院背靠深林,襟连二峰,地势开阔,风光绝佳.更有九峰如龙,盘旋腾越,气度万千,凤基龙脉,尽聚于此.相传明清数朝帝王由古寺上香返回,均在此休息,故称"回龙院".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在康道沿中遇见我曾住过的农家乐的老板,他独自-人扫康道,他的家到这里约有3公里地.时下物欲横流,这老板不图什么,默默地做着他喜欢做的事,精神令人起敬.(张玉才摄)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景点"洗心池"

康道侧有两股山泉,泉清水洌.明建文帝朱允炆弃位逃往凤栖山时,曾捧起路边泉水解渴止乏,泉水入胸,顿兖觉神清气爽,心无纤尘,毅然上山循入空门,洗心便由此而来.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景点"绿云廊"

自"洗心池"下坡便走进一片竹海之中,在康道两旁生长着一笼笼茂密的翠竹,约十余个品种,形成长约一公里的翠竹穹顶,任骄阳当头,康道仍然炎热不侵,清风徐来,任山雨狂泄,路人也难湿衣襟,满目千杆冷翠,举头绿云飘飞,因此人称这段山道为"绿云廊".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景点"蟾蜍望月"

    相传凤栖山中五拒沱与天池相通,沱中有玉蟾一只,修成千年道行.一年凤栖山大旱,赤地千里,树枯草黄,民不聊生,玉蟾便汲尽五柜沱之水以救民姓于倒悬,因此触犯天条,被逐出水府,在康道边化为一尊遥望山月圆缺的石蟾蜍.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景点"凤栖石龙"

康道旁,有一壁古崖逶迤而来,爪犀腿劲,人称凤栖石龙.相传明代古寺悟空禅师早年云游云南印度,取得一部贝叶真经,悟空禅师骑龙回到古寺,便令坐骑返回西方极乐世界,此龙不愿离开禅师,终日在凤栖山上听禅师诵经,天长日久便化为石龙.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景点"凤溪花谷"

凤栖山四季花繁,然而精华的花景还在凤溪花谷之中.凤栖花谷的谷地上,终年生长着草木鲜花,交织为花的地毯.凤溪花谷的溪水畔,樱花、海棠相印成趣,凤栖花谷的崖上岩侧,山梅、红叶交相辉映......数里香雪,百亩红装,一片花的海洋.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景点"狮子山忘归台"(张玉才摄)

狮子山栈道忘归台为游山道登临之绝顶,台上放眼,尽收千峰青翠,万木空灵;西岭雪白,陆海潮平;耳畔响古寺晨钟暮鼓,身后留百鸟朝凤之声;领山风之清洌,品弦月之皎洁.忘归台上云起云飞,使人不忍匆匆离去.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康道终点"光严古寺"山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