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标签:
成都毛根朋友崇州街子古镇味江河古龙潭御龙桥康道光严寺休闲 |
分类: 摄影 |
十八日我们走康道
味江河风光
以下五幅由张玉才摄,我们都是尼康单反,玉才的相机色彩比我的鲜艳很多,可能是设置的关系吧.
古龙潭上的御龙桥
(张玉才摄)
位于龙潭岸边,横跨镇北味江河上,全长60.3米,此桥一架,龙潭无阻,为旧时通往青城外山、青城后山及街子屏障凤栖山的重要通道。清乾隆时初建,可是屡修屡毁,有人感叹道:“龙之所潜,难以图功矣!”然而街子先民不怕龙,不畏难,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再次重修。崇庆州州牧李廷璧有感于街子乡民的精神,为之题名为“御龙桥”。亭为三叠檐牌楼,亭顶塑造的川剧人物、情节栩栩如生。(此介绍抄自网络)
康
这是最有“诗意”的一条路,依山蜿延,沿山而行,树林掩映,舒爽无比。
一路走来,景点一个接一个,可谓移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
(张玉才摄)
(张玉才摄)
五柜沱是凤栖山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一景,高树林立,青峰连绵,山泉尽汇于此,成其终年不枯的碧沱幽潭.相传,大西国张献忠曾将五大柜金银珠宝沉于该潭,名曰:"五柜沱".游客立于潭边不免会有几分遐想.
美女游康道(张玉才摄)
老俩口走累了在这里息息脚.
这位大爷看上去应该是80有多,独自一人如绅士一般在康道漫步,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
土耳瓜,人称佛手瓜,凤栖山中弥山被岗.夏秋瓜孰时分,香气四溢,佛手瓜翠绿剔透,灿若美玉.此物-介蔬菜,原本寻常,然佛山佛国之中,佛手迎宾,意义非常.
佛手瓜又名福寿瓜,食之多福多寿.话虽如此,本人从小对它就不感兴趣,所以运气往往不好,打牌尽在输.
溪畔路边,有-石梁盘旋数里而来,酷若游龙,至此戛然而止,龙头不见,仅见龙身龙尾,传为白龙为寻遗珠,钻入溪谷.己丑年秋康道修挢,掘得奇古狰狰,好似龙骨,且有一泓泉水相伴,故以龙隐为石桥名.
著名景点"回龙院".
起点简介曾说:"回龙院中龙飞凤舞",到了这里果然是如此景象,男女老少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
在康道沿中遇见我曾住过的农家乐的老板,他独自-人扫康道,他的家到这里约有3公里地.时下物欲横流,这老板不图什么,默默地做着他喜欢做的事,精神令人起敬.(张玉才摄)
景点"洗心池"
康道侧有两股山泉,泉清水洌.明建文帝朱允炆弃位逃往凤栖山时,曾捧起路边泉水解渴止乏,泉水入胸,顿兖觉神清气爽,心无纤尘,毅然上山循入空门,洗心便由此而来.
自"洗心池"下坡便走进一片竹海之中,在康道两旁生长着一笼笼茂密的翠竹,约十余个品种,形成长约一公里的翠竹穹顶,任骄阳当头,康道仍然炎热不侵,清风徐来,任山雨狂泄,路人也难湿衣襟,满目千杆冷翠,举头绿云飘飞,因此人称这段山道为"绿云廊".
景点"蟾蜍望月"
景点"凤栖石龙"
康道旁,有一壁古崖逶迤而来,爪犀腿劲,人称凤栖石龙.相传明代古寺悟空禅师早年云游云南印度,取得一部贝叶真经,悟空禅师骑龙回到古寺,便令坐骑返回西方极乐世界,此龙不愿离开禅师,终日在凤栖山上听禅师诵经,天长日久便化为石龙.
景点"凤溪花谷"
凤栖山四季花繁,然而精华的花景还在凤溪花谷之中.凤栖花谷的谷地上,终年生长着草木鲜花,交织为花的地毯.凤溪花谷的溪水畔,樱花、海棠相印成趣,凤栖花谷的崖上岩侧,山梅、红叶交相辉映......数里香雪,百亩红装,一片花的海洋.
狮子山栈道忘归台为游山道登临之绝顶,台上放眼,尽收千峰青翠,万木空灵;西岭雪白,陆海潮平;耳畔响古寺晨钟暮鼓,身后留百鸟朝凤之声;领山风之清洌,品弦月之皎洁.忘归台上云起云飞,使人不忍匆匆离去.
康道终点"光严古寺"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