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必须区分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

(2015-07-06 00:36:22)
标签:

技能培训

为什么必须区分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

严雪怡

【专题名称】职业技术教育

【专 号】G53

【复印期号】2011 03

【原文出处】《机械职业教育》(无锡)2010 10 期第3~5

【英文标题】Why Skilled Personnel and Technical Talents Must Be Distinguished

【作者简介】严雪怡,著名职教专家,《机械职业教育》顾问。

【内容提要】 技术型人才最初作为工程师助手,以后又是掌握高新技术的主力。在20 世纪,已有很多国家举办技术教育,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也发表了有关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术语。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同的学习途径和教育目标。职业教育主要从做中学,教育目标主要是动作技能,技术教育主要从知识载体中学,需要掌握高新技术等系统理论知识。不区分两类教育会造成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供应紧缺。

【关键词】从做中学/从知识载体中学/动作技能/经验知识/系统理论知识EE24UU1756886

一、为什么有了技能型人才,还需要培养技术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成长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但技术型人才的出现只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对技术型人才的 需要,最初作为工程师的助手,以后又成为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主力。

 1.工程师的助手

据美国一位专家说:“由于工程和其他职业教育的理论内容增加了,工程师需要达到的能力水平提高了--在商业、工业和农业中,出现了一种新水平的职业去填补由于工程师升级而造成的真空,在教育上出现了新水平的人才。这种教育的新水平称为技术教育。”①关于技术型人才作为工程师助手的职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文件认为,包括:管理(生产人员的组织协 ),技术(了解工程师意图后,进行试验调查、制图,作出生产计划执行等安排),商业(了解劳动和产品价格和市场趋势),会计(做费用分析,进度记录),安全(一定工作范围内保障生命和健康的安全预防,并承担责任)五个方面职能。

2.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系统理论知识

20 世纪中后期出现的现代高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等,这些技术并不像传统经 验技术那样来自生产实践,而是来自科学原理的应用。例如,信息技术起源于美国科学家香农(C. E. Shannon)1948 年出版的 《通信的数学理论》,从理论上阐明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度量概率信息的公式,并逐步形成运用科学方法研究信息传递、处理 和识别的共同规律。一般认为这是“信息论”诞生的标志。这应用于“控制论”后形成现代控制论,推动了控制技术、计算机技 术的广泛开展。 当前迫切需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必须培养既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系统理论又能实际应用的高级 技术型人才,满足社会需要。

二、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学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4 年发表的术语

早先,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学制都属于非学历教育,一般是对技术工人进行培训成为技术员。德国曾规定技术工人的两个提高方向,一个继续提高技能等级成为高级技术工人,另一个通过培训成为技术员。技术员属于中级技术型人才。用学历教育培养技术员的学制,最早出现在前苏联,列宁主张“把第二级学校改为专业技术学校”,1928 年又明确中等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员。在西方国家,最早是美国,1946 年以高等专科二年制培养技术员,1965 年又以高等本科四年制培养技术师,这属于高级技术型人才。其他国家大都在上世纪50 年代开始举办技术员学制,到60 年代,很多国家开始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根据《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在116 个国家或地区中,培养技术员类人才大体可分四种类型③:

第一种包括朝鲜、泰 国、韩国、新西兰、赞比亚等12 个国家或地区,用高等专科学制培养单一层次的技术员或技术工程师

第二种包括英国、法 国、日本等86 个国家或地区,以高等专科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分别培养高级技术员和技术员两个层次人才

第三种包括前苏 联、古巴、土耳其等17 个国家或地区,用中等技术学校培养单一的技术员层次

第四种包括美国一个国家,用高等本科和专科分别培养技术师和技术员两个层次人才

以上统计说明,到20 世纪80 年代,世界各国区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用技术教育培 养技术型人才已经很普遍,但由于举办技术教育的时间不长,在具体培养目标和层次区分上并不统一。20 世纪80 年代以后,高级技术型人才增长很快。例如美国培养技术师的在校学生数,1997 年为14193 人,2004 年发展到281538 人,7 年中增长将近20 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技术和职业教育术语Terminology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1984》。7 条为: “技术和职业教育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8 :“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9 条为:“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也明确区分两类教育。

“技术教育”条的释文中说:“技术教育包括普通文化教育,学习理论的科学和技术的学科,以及相关技能训练”。培养目标分两个层次,中级层次“培养技术员和中级管理人员”;高级层次“培养高级管理岗位的技术师(technologist)和工程师(有些国家称高级技术型人才为工程师)”,这和“职业教育”条所规定的培养“技能人才(skilled personnel)”有明显区别。

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同的学习途径和教育目标

1.最近一百多年来对“从做中学”教育研究的重要探索 现在有“从做中学”和“从知识载体(包括书本)中学”两种学习途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都要学习知识和技能,但职业教育主要“从做中学”,以学习技能为主,并结合学习一些知识技术教育主要“从知识载体中学”,以学习系统理论知识为主,并结合学习一些技能。从知识载体中学,按照知识由浅入深的程序组织教学,并按知识的深度区分教学层次和人才层次,几千年来,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知识分类和学科体系。从做中学,创立的“学徒制”虽然已经存在几千年,但在工业革命前长期不承认“从做中学”属于教育范围,这方面的教育研究十分贫乏。

美国教育家杜威(J. Dewey)是提倡“从做中学”的著名教育家,他在世界各地发表了很多演讲,在1896 1903 年间,他创建“芝加哥实验学校”,试图按照“一切学习来自经验”原理,也即完全从做中学,拟订课程,编出教材,以代替传统的课程和 教材,但结果失败了;并没有说明失败的原因。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B. S. Bloom)1948 年召开的美国心理学年会上发表对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设想。他主张教育目标分成三个主要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首次明确“从做中学”的教育目标是动作技能;并组织编写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分册。他本人参加编写第一第二两个分册,华东师范大学在20 世纪80 年代翻译出版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两本分册,并把其他专家对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的研究汇集成第三分册(动作技能)

2.教育目标分类学应用于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几点认识

(1)职业教育主要从做中学,所形成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动作技能,没有提到心智技能。这是由于心智技能并不随着动作技能 的提高而相应提高,却随着知识的提高而相应提高。人们的知识程度提高后,阅读写作、计算等心智技能必然相应提高,因此,心智技能归属认知领域。也就是说,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动作技能必然大幅提高,但心智技能的提高必须看他们所掌握知识提高到 什么程度。

 (2)职业教育按动作技能由低到高的程序组织教学,按动作技能的高低区分人才层次。这和技术教育按知识由浅入深程序组织教学,按知识深度区分人才层次完全不同,两类教育构成两个不同的人才层次系列,无法合而为一。

 (3)学习动作技能要求同时掌握相关知识,但由于不按照知识由浅入深的程序组织教学,在学习中主要得到经验知识,对知识深度的提高十分有限。有一个课题组曾发表“技工教育课程领域的探索”文章④,对这种经验知识作了生动描述:“知识面宽 且浅而不陋,实用性强并学以致用。”“其内容上采用了较多的实际应用知识和工厂实例,复杂的公式和原理只讲结论和应用, 重点分析其特点和实际中的运用,而不作详细的推导和理性分析;对于设备和元件则较多地讲授其功能和使用方法,而对其原理 和结构只作一般的介绍。”依靠这种经验性知识,技能型人才能在宽广的范围内工作,例如,他们对应用高新技术的数控机床, 同样能进行操作和常见故障的维修工作。但是,不能解决需要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技术创新项目。由此也能说 明杜威“芝加哥实验学校”失败的原因,可能就在于从做中学只能得到经验知识,无法代替系统理论知识。

 四、对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不加区分的危害

1.影响职业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

笔者在20 世纪8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