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來時路之三: 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2011-09-01 18:24:26)
标签:

台北市

第一女高

台湾

周美真

文化

校园

分类: 似水年華

那些年啊,上至校長下至工友,還有老師及學生全都是女的,除了蚊子外,找不到半個雄性的影子http://s5/middle/4c39c57dgabde80b91584&690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TITLE="青春來時路之三: 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
http://s10/middle/4c39c57d4552dc14b64e9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TITLE="青春來時路之三: 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

高中畢業前於校門口合影(我是前排右三,頭側著的那個妞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78ZH00SIGG.gif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TITLE="青春來時路之三: 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
當年俺可是經過高中聯考的一翻激烈廝殺考進此女子名校.這遠比考上大學還樂乎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1EN00SIGG.gif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TITLE="青春來時路之三: 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
看到我們全是一樣的清湯掛麵學生短髮了吧!
我們是台灣中學生髮禁的最後一屆學生,5月解除髮禁,6月畢業...可惡啊!!!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54ZH00SIGT.gif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
 
但因為本校的女強人太多,女同性戀也多(我們班上就有一對),長期過著沒有男同學的生活,
考上大學後或許害羞保守,不知如何跟男生相處,所以本校畢業的女生大都晚婚,
聽說有三分之一的畢業生終身未婚! 是很傑出的尼姑訓練基地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2ZH00SIGG.gif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TITLE="青春來時路之三: 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
 
 
 
http://s12/middle/4c39c57dgabd12e690a5b&690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TITLE="青春來時路之三: 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
高一時, 我跟死黨呂X修同學一起到學校附近的蔣中正紀念廣場溜韃.
我是穿裙子的那個MM,相片淹過水,已受損不清,但我仍然珍惜我們高一時的樣子.
高二時重新分文理組,所以我的死黨又換了一批人了~下次找到相片補上.
 
呂同學後來考上銘傳商專商業科系,當了小會計,且她早已結婚生子了.聽說她婚前一直在找我,
我家淹大水那次把高中畢業紀念冊給沖走了,高中同學的電話號碼我並沒輸入手機,幾乎都失聯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851EN00SIGG.gif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TITLE="青春來時路之三: 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
而我考上淡江大學法語系,唸文的啊~成天想太多,太浪漫,很難嫁掉了ㄛ...http://s7/middle/4c39c57dgabde9c14b3c6&690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TITLE="青春來時路之三: 那些年,我們學校都沒有男生" />
 
 
 
來自維基百科全書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簡稱北一女北一女中北一一女中),位於臺北市中正區,校址清朝時期為台北孔廟之所在.日治時期日人看中此地之文風,遂於此建立專供日本人就讀的女子中學校,分初中部與高中部.鄰近當年的的台灣總督府(即現在的民國總統府)、中央氣象局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司法院。這是一所在全台灣,以至在海外各華人分布地區都聲名卓著的女子中學。制服為綠衣黑裙,因此學生們常被稱為「小綠綠」,學校也有了「綠園」、「綠洲」的別稱。1948年,教育部長朱家驊將北一女評為當年全中國39所優良示範中學之一。(台灣地區僅兩校入選,另一所學校為台中一中。)

校史

 

一.日治時期

 

  • 1904年(明治34年),日人籌設「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高等女學校」。
  • 1907年,改名為「臺灣總督府中學校附設高等女學校」,
  • 1909年9月,改名「台灣總督府高等女學校」。
  • 1919年,日本內閣發布「台灣教育令」,改名為「公立臺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
  • 1921年,改名為「台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
  • 1922年,「台灣教育」第2次修改頒布,第一高女開始招收台籍女生(日人台人比例約47:3),學生必須絕頂優秀、家世顯赫,且通過競試篩選才能就讀。
  • 1923年,一高女率先開辦「女泳隊」,並於翌年開始舉辦臨海教學。
  • 1924年,清水儀六校長帶領學生攀登海拔3952公尺的台灣第一高峰「新高山」(玉山)攻頂成功,北一女學生成為台灣最早登上玉山的女學生。當時在台北新公園,放映學生登山實況的紀錄影片,根據報紙的轉述,前往觀看的市民高達三萬人,在當時造成轟動,並開啟台灣女性登高山活動的風氣之先。
  • 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開始實行皇民化運動,全校都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下。學生常要參加勞動服務,並施以學生軍事訓練。
  • 1945年,學校遭到轟炸,全校滿目瘡痍。校長伊藤仙藏在巡查校務時殉職。

 

二.戰後時期至今

 

終戰遣返日人後,將學生剩餘一百五十多人的台北第一高女、與餘數十人的第二高女、及剩十數人的第四高女合併成「台灣省立台北第一女子中學」,有高中部及初中部。12月12日國民政府派胡琬如女士接掌學校,並任命為戰後第一位校長。將此日訂為校慶。

  • 1948年,教育部長朱家驊率團來台視察,將北一女評為全中國39所優良示範中學之一。(台灣地區僅兩校入選,另一所學校為台中一中。)
  • 1949年,開辦夜間部。
  • 1950及1960年代間,接收建國中學(只收男生)、師大附中(1983年重新招收女生以前只收男生)、市立女中高中部(今台北市立金華國中)"最末屆"女生。
  • 1953年,夜間部結束。
  • 1954年,增設夜間部初中。
  • 1955年,增設夜間部高中、新店分部(高中、初中),北一女極少數男性校友即在此時招收。這些北一女男學生的制服是綠上衣、卡其褲。
  • 1961年,為配合臺灣省教育廳頒佈的「省辦高中,市辦初中」政策,停辦初中部。(仍有補校初中)
  • 1964年,新店分部學校易名臺北縣立五峰初級中學(現臺北縣立五峰國中)。
  • 1967年,台北市改制為直轄市,同年7月改名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 1968年,補校初中停招。
  • 1971年,增設空中補校。
  • 1973年,空中補校停招。
  • 1980年,夜間部停止招生。
  • 1984年,開辦數理資優班,為全台灣最早成立的高中資優班之一。
  • 1999年,補習學校改名為進修學校。
  • 2000年,進修學校停止招生。
  • 2004年,開辦人文社會資優班,為全國最早成立的人文社會資優班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