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校医的执业悲情带给新医改的思考

(2010-03-13 17:18:43)
标签:

健康

校医

悲情

科学

治疗

看病

             学校校医的执业悲情带给新医改的思考

   《南方周末》的一篇《下个月我还能做医生吗?》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孩子交给学校,信赖学校,但很多学校的校医却在某些利益人的控制下违反治疗原则给学生治病----能用口服药品廉价治疗的疾病却广泛采用风险较高的注射给药方式收取更多的治疗费用!山东某中学的一位有良知的校医,反应出我国卫生系统唯利是图伪科学横行的冰山一角!而这位好医生坚持医学求真原则,却面临被校领导辞退的悲情命运!

    我在2008年10月份在几个县级农村市场做过九百多例市场调研《村医用药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让人触目惊心:

    1、很多基层医生的医学药学水平比想象的低很多,严重缺乏专业教育基础,也缺乏再教育的组织机制。85.2%的被调查者希望政府加强对他(她)们的培训支持。试想,看病是绝对专业的事,如果医生“肚子里没货”,即便他的良心道德也很好,对于疾病的治疗结果也不会是很好!

    2、医生的绩效机制异常糟糕,92%的收入来自注射药品!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加入葡萄糖输液或氯化钠输液中的“三素一汤”疗法盛行,科学水准严重缺失!众所都知,滥用激素、滥用抗生素后患无穷,这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严肃的生命质量问题!事实上,不仅基层医院是这样,我们很多三甲医院同样如此,以致于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的药物滥用问题提出严重警告!可见,以药养医的绩效模式,堪称万恶之源!

    我在农村的调研结果与这位校医反应出的情况都清晰的表明,新医改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否则新医改决不可能成功你:

    1、下大力提高医生的医技水平,从学校教育开始抓并建立学习型组织再教育体系,提高执业医生的准入门槛,真正具备“医学求真合理用药”的专业水平。如果基础医生的水平高了,很多患者也不会舍近求远聚集在大医院导致看病贵看病难;根据健康权益人人平等原则,给普通民众看病的医生与给富贵人士看病的医生的专业水平应该差不离!

   2、制定科学的医生绩效考核模式,考评指标绝不能根据“药费高、检查多、手术多”来评估,而是“治疗效果好、花钱少、康复快、患者满意度高”来评定;政府对药品器械等物资采购进行真实成本检核(查代理商的进货的增值税发票即可),保护代理商的合理利润,但不给商人留暴利空间,杜绝任何形式的“利益诱惑”动机;基层医生的技术水平提高有个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让更多的大医院的医生能流动起来,需要打破医生只在本医院考核绩效而是全行业全系统考核绩效的创新思维,需要开放医生“多点执业”,需要引入民营评估管理机构;   

   3、加强医疗质量的微观监管!政府需要成立“医疗质量专家评定委员会”,由高水平的医生团队对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监督评估,确保患者的健康不受侵害;

   4、“收支二条线”绝对应该在公立医院实施起来!由于是公立的是国家的是每个纳税人的医院,怎么就不能“收支二条线”呢?当然,前提是医护人员的科学的绩效方案同步解决!

附:一个校医的勇敢和忏悔

文/恋家的人

  昨天读《南方周末》,读到一篇文章我停下来了,文章写得虽然简短,但是触目惊心!题目为《下个月我还能做医生吗》(载于南周第一千三百六十期,F29版),这篇简短的文章值得深思,更应该得到高层的注意

  文章的作者是一名山东的中学校医,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每句话都反映了一个深刻的社会现象,或者是黑暗。文章这样写道:“一天,一个女学生来我们医院说肚子疼,我一看没什么大毛病,吃点药就行,但是领导要求我们必须一个月收入10000,光给学生吃药时不能完成任务的。所以从前些年开始,那些好的药品就不进了,而已劣质药为主。领导说尽量给学生多注射输液,可以多挣钱。作为一个医生,我的良知在提醒我不能违背道德,于是给那个学生吃了点药,过了一会儿她就好了。女孩说:“做医生真好,我以后也要当医生。”听她这么说,我很感动很欣慰,但是又在想:完不成任务,下个月,我还能做医生吗?”

  就这样一段简短的话,从中可以反映多么深刻的社会问题!校园医疗水平和质量,甚者是道德应该得到重视了。以前我们都对这个问题很忽视,毕竟那时候做学生只知道专心的学习,身上有毛病毫不犹豫的就去找校医院,根本不知道校医院到底怎么样,因为毕竟是学校批准的医院,总让人能放下心。可是,现在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在中国医疗改革的今天,不仅要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曝光于阳光之下,是不是学校的医疗水平和道德操守也要曝光一下,接受群众的监督呢?其实,家长最重视的是孩子的健康,自己没有接收到良好的医疗待遇没多大关系,主要是孩子,家长们放心的把孩子交给学校,把小病交给校医院来处理,如果像这所学校的校医院一样,父母还怎么能放心?这不是在草菅人命,没病也得看出有病,小病也会看成大病吗!

  还有就是学校的监督。校医院肯定是要受学校各负责机关监督和管辖的,为了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能不能暂时放下你们繁忙的工作,重视重视校医院的建设,至少不要让社会上的黑心医院进驻学校,成为学生健康的一颗定时炸弹?我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吧。

  “下个月,我还能做医生吗?”听着很悲凉,因为完不成任务,因为没有欺骗糊弄学生,就得下岗,能到这就是所谓的医德,也许我们真的要好好审视道德标准了,至少不能出现一百八十度的偏差,基本道德还应当遵守。 

  最近两会正在召开,各种议案层出不穷,有明智的,有所谓的雷人的,我建议是不是能在关注国家教育的大背景下适当讨论一下校医院的监督和改革事宜,还学生一个安全光明的学习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