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2016-08-19 12:27:45)
标签:

河南

旅游

亲子

嵩阳书院

中原

分类: 游记
          踏入中原的第二天,我们按计划来到了中岳嵩山,除了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外,更重要的是去感受这传说中三教策源地带来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学文化。嵩山应该说是儒学文化影响很大的地方,在我们参观完嵩阳书院后感受更加深刻!这种文化的融入结合也是在国内名山中比较少见的!去年春节曾带粲粲宝贝去参观过湖南的“岳麓书院”,也是收获颇丰,至少是深深地被儒学经典熏陶了一回。此次来到嵩山的“嵩阳书院”,又一睹千年学府的灿烂文化与风采!届时宋初四大书院已走过两个,还剩下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和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希望有机会前去探访!  
      嵩阳书院是宋明理学创始人程颐、程颢等著名理学大家活动的地方。由二程创建的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所以历史官吏与名儒都对嵩阳书院有过修复之举。至清代康熙年间,名儒耿介倾其资产,大规模的修复和扩建了嵩阳书院,使她成为清代洛派理学的传播中心。到嵩阳书院一游,就可以对儒家文化尤其是宋明理学,有比较深切的认识。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块理学圣地吧!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书院里有两棵将军柏,据说是中国最古老的柏树,有4500年的历史,人称“原史柏”,二将军柏还被称之为“华夏第一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据传汉武帝于元封年(公元前110年)游嵩山时,见二株柏树非常高大,一时高兴,将其封为“将军”。据记载,“大将军柏”树高12料,胸围5.4米。冠幅16米。树身向南斜卧在“凸”字墙上。树冠浓密宽厚,郁郁葱葱,尤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二将军柏”树高20米,树干粗12.54米,树身已空,可容数人。树身有部分树皮脱落,但生机尚存,苍劲挺拔!这两棵老松柏见证了书院的历史与现在,无疑已成为书院里的一道特殊风景线!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书院里环境特别好,古代的亭台楼阁、屋檐过道、院落布局等,到处充满浓郁的古韵。想象以前的“风声雨声读书声”,眼前的景象是“人声乐声知了声”,不变的是对会演圣贤的追求与崇拜!目前书院保持了清代布局,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院,中轴线两侧有配房和西院敬义斋等,共有古建筑25座108间。规模够庞大!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探访中原文化之旅(三)------参观嵩阳书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