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海南的热带雨林
海南岛是中国唯一地处热带地区的岛屿省份,其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使得这里四季长青,遍地皆绿,森林覆盖率达53%,其中热带天然林占全省面积的四分之一,它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山区和丘陵区,而主要林区位于尖峰岭、吊罗山和霸王岭;这些地方森林如海,林木资源相当丰富,仅尖峰岭林区面积就达70万亩,林木蓄积量达600多万立方米。

尖峰岭雨林
海南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地区,拥有中国最完美和种类最丰富的热带雨林。由于解放后无限度的开伐,许多热带雨林资源遭到很大的破坏,雨林面积大幅减少,真正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原始热带雨林现在仅分布在岛内的高山大谷之中。目前,海南岛已建成六个国家森林公园:尖峰岭、吊罗山、蓝洋温泉、七仙岭温泉、黎母山、海口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还有五个自然保护区,即尖峰岭、五指山、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国家级热带雨林保护区,使热带雨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图片资料
这些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皆拥有湖光山色、峰恋叠嶂、飞瀑溪潭、巨树古木、奇花异草、珍禽稀兽、岩洞怪石等众多天然景观,展现大自然的神奇、古扑、秀丽、野趣、雄伟、幽静。
热带雨林是生长在热带地区的一种特殊森林系统。林中树种繁多,附生植物密布,藤本植物品种多数量大,棕榈科阔叶植物茂盛,落叶植物极少,一年四季花果常有。由于结构复杂,植物茂盛,热带雨林也成为众多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作为地球上最复杂和重要的生态系统,热带雨林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肺”,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


吊罗山雨林(图摘网络)
在各种森林中原始森林的生态价值是最高的。一般认为应具备以下特征:其一是林中的树木皆是自然生长,而非人工种植;其二是林中应有自然倒状的枯树;其三是林中有多种藤蔓和攀援植物;其四为林中的石头上、树干上应生长苔藓、地衣之类植物;其五是林中应有寄生和附生现象。
而原始热带雨林,不仅具备以上五个特征,而且各种特征表现得更为丰富;此外还具有温带和寒带原始森林表现很不明显乃至没有的其他特征,其一表现在特殊的树根形态:比如独木成林,就是有的大树向下长许多柱状气根,每条气根落地就仿佛是一棵树,如此众多的树根就仿佛许多树木,就成了独木成林;还有的是板状气根,有的巨树在底部树干处长出一片片三角形的板状气根,观之犹如火箭的尾翼;再有树抱石,即有的树盘根错节,众多粗壮的根将巨石紧紧抱住,合为一体。其二为老茎生花,花儿直接开在粗树干上,当然果实也直接挂在树干上。其三是绞杀现象,一棵树长出无数气根紧紧缠住另一棵树,直到被绞杀死亡和烂掉,绞杀者成为一棵空心的树。其四为共生现象,一棵树上藤曼缠绕,寄生和附生着各种蕨类植物和热带兰花,多种植物聚在一起和谐相处,一棵树就成为一个植物园。

尖峰岭雨林
尖蜂岭是动植物最丰富最完美的热带雨林,从领头镇海滨沙滩至主峰,第一、第二层次是海拔100米以下的有刺灌丛、稀树草原,它们多半已被开发为农业用地。第三层次是海拔100-400米的热带半落叶季雨林,受气候影响,树木多会落叶。第四层次是海拔300-700米的常绿季雨林,这里生长着以龙脑香料植物青梅林为主的树木,多不落叶,已具备热带雨林特征。第五层次是海拔300-900米的沟谷雨林,植物生长在三面环山、高温高湿的沟谷地带而呈现更加典型的热带雨林特征。第六个层次是海拔600-1100米的热带山地雨林,这里生长的植物结构最为复杂,热带雨林特征也最明显。众多参天大树,巨大的板状根,多种多样的附生、寄生现象,组成一幅瑰丽多姿的热带森林景观。第七个层次是海拔1100米以上的山顶苔薛矮林,林地上有毡状层,树木低矮弯曲,树干上附生着浓密的苔薛植物。

尖峰岭雨林
这片雨林生物多样性和植被的完整性十分明显,虽在五十年带末被砍伐,但树种丰富,树龄各异,老树、珍贵树木以及附生、寄生、藤本植物比较多;有所谓“十三太保”珍稀植物和“七剑客”珍稀动物,“十三太保”是指生长在当地的十三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即桫椤、海南极椤、白桫椤、大羽桫椤、坡垒、海南粗框、母生、子京、花梨、野荔枝、见血封喉、青皮、海南苏铁;而“七剑客”即黑冠长臂猿、海南坡鹿、云豹、巨蜥、蟒蛇、黑熊、孔雀雉。

霸王岭的长臂猿
这片热带雨林独特的生态景象,人们归结为“十大景观”,即美丽的空中花园、奇特的独木成林、残酷的绞杀、大板根、活化石、老茎生花、夫妻树、九龙攀凤、丛林叠翠、通天树,还有幽深的沟谷林地,让人感受生命的种种奇观。

云缠雾绕的吊罗山(图摘网络)
海南岛原始热带雨林有着无穷的奥秘和胜景,是大自然丰厚无私的馈赠,不仅给人们美的享受和乐趣,更给地球的气候带来影响;这片雨林最直接影响了东南亚的气候,因而尖峰岭热带雨林每年获得联合国一定森林保护资金,保护这片神奇的雨林,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