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川洋加油!

标签:
教育港大状元考生何川洋重庆杂谈 |
分类: 隨筆 |
晨报讯(记者罗德宏)因为民族身份造假,重庆文科状元何川洋今年将无缘北大。今天凌晨北大招办表示,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北大招办在核实全部事情之后决定,放弃录取重庆考生何川洋,并报学校批准。
“希望所有考生以此为戒,做诚信之人,行正义之事。”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鼓励何川洋同学积极面对现实,从自身找原因,改过自新,努力在今后的道路上不再犯原则错误,做一个真诚正直的人,未来的道路上北大依然欢迎他。
今年重庆文科状元何川洋由于少数民族身份造假而备受争议。据了解,日前重庆市巫山县对何川洋民族成分造假事件负有责任的三名政府公务人员做出处理,其中何川洋的父亲何业大被免职,何川洋的母亲卢玲琼被停职。重庆市教委证实,何川洋的加分资格被取消,但其录取资格仍保留。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是何川洋高考填报的惟一志愿。不过,何川洋的母亲之前曾称接到了香港大学的邀请电话,邀请何川洋前往该校读书。但据有关报道,香港大学一位老师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还没有录取何川洋的信息,而何川洋目前也不在已录取名单内。
香港大学也拒绝录取,主要原因是面试英语未达标,民族身份造假也有影响
因重庆市高考文科第一名何川洋民族成分作假,其所报考的北京大学已决定放弃录取他。
北大招办主任刘明利2日告诉记者,随着全国各地高考录取工作启动,教育部规定对有弄虚作假行为的考生和违规录取的考生,一经查实,取消其录取资格,已入校的不予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对违反招生规定的高校予以下一年度限制招生、暂停招生等“红黄牌”处理,并追究主管领导责任。
刘明利表示,依照教育部的规定,北大作出了放弃录取何川洋的决定。
据了解,何川洋成为重庆市高考文科第一名后不久,就被发现为全市查处的更改民族成分的31名考生之一,被宣布取消20分加分,但未取消录取资格。
香港大学也正式决定不予录取。昨天,港大中国事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港大拒录主因是何川洋英语水平未达录取标准,而并非其民族身份造假。
之前有媒体报道,何川洋母亲透露,香港大学曾给他们打过电话,邀请何川洋前往港大读书,表示不受内地录取之限制。于是北大放弃录取消息发布后,不少人都在观望,港大是否会向何川洋伸来橄榄枝。
“港大提前和何川洋沟通的消息是失实的,我们听后觉得很奇怪。”这位负责人介绍,截至6月30日为止,港大没有和何川洋及家人接触过,30日当天他主动和港大接触。但港大面试后认为,按港大录取标准,何川洋处于一个边缘位置。最后港大有关部门讨论后表决,最终决定不录取何川洋。“民族身份造假有一点影响,但并非主要原因。”
综合新华社、北京晨报
造假学生录取资格 是否取消暂未确定
目前,重庆市招办等部门对社会有关“是否取消民族成分造假学生录取资格”的疑问,尚未明确表态。
重庆市监察局牵头组织市公安局、市民宗委、市教委和市招办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公布了对31名造假考生的处理意见,目前尚处于考生加分资格公示期间,其行为尚未构成加分事实,鉴于此,取消31名考生享受聚居地少数民族高考招生加分资格。截至记者发稿,调查组有关人员介绍,这一处理意见内容并未发生变化。
记者从重庆市招办获悉,7月9日,重庆市高考录取工作将正式开始。届时,关于“何川洋等造假考生录取资格是否取消”的疑问,有望水落石出。
据新华社
加分信息再次公示 七万考生榜上有名
重庆市招生自考办公室2日起再次通过招办公众信息网,向社会公示2009年普招加分信息,逾7万考生榜上有名。这是重庆市继查处31名民族成分造假考生后,又一严肃高考制度的举措。
公示的高考信息有重庆市2009年普招加分信息;小语种录取公示名单;保送生公示名单和特长生公示名单。其中普招加分信息公示共分为聚居民族考生、散居民族考生、享受照顾区县考生、三峡库区考生、体尖生、农村独生女、民族乡汉族考生、奥林匹克竞赛、民族乡民族考生、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人民警察子女照顾等15类。
根据公示名单,在剔除31名少数民族加分存在问题的考生后,有1万多名考生享受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加分照顾。 据新华社
夜幕下,何川洋和他母亲只留给记者背影。
“人生本来就充满挫折,只不过,我17岁就碰上了。 ”挺了挺胸,何川洋用轻描淡写回应外界对这位高考状元命运的担忧。听到这句话,何川洋的母亲卢琳琼疲惫的脸上闪过一丝欣慰,转瞬又陷入了不安:“但,儿子的一生就这么被改变了。 ”
3年前,何业大将何川洋的民族成分更改为土家族,以便让儿子高考享受20分优惠。作为重庆31名考生违规更改民族成分的“加分门”事件的主角,状元何川洋为父亲的错误承担了最为严厉的处罚。在质疑声中,北大、港大相继弃他而去,在巫山县身居要职的父母被撤职、停职,美好前景毁于一旦。
7日夜晚,何川洋在母亲卢琳琼的陪伴下接受晨报独家专访。 “当媒体(为处罚决定)欢呼雀跃的时候,有谁关心过这个17岁孩子的不眠之夜?”卢琳琼的目光停留在有些瘦弱的儿子身上,眼神充满了无限的爱怜,接连抛出几个反问。 “这个责任,应该他(何川洋)来承担吗? ”
[面对父亲造假]
“父亲的错是出于对我的爱,我原谅他”
直到7日晚11时,何川洋才在母亲卢琳琼的陪伴下按响了记者住处的门铃。约定的见面时间应卢琳琼的要求不断拖延,她解释说,外面总有无数双火辣辣的眼睛,让人难受。
打开门,晨报记者看到一张稚嫩的脸庞。“哥哥好。”何川洋主动递上问候,挤出一个微笑,尽管看上去有些消瘦,但何川洋的精神状态不错。蓝色T恤、七分裤、黑色耐克鞋,一副清爽的打扮。
1991年,何川洋出生在巫山县官阳镇,父亲何业大、母亲卢琳琼当时都是乡镇干部,从童年开始,何川洋就展现出聪慧的头脑,学习成绩让父母长辈充满了期待。
2006年,何川洋以全县第四名的中考成绩考入南开中学。进入这所由教育家张伯苓创办的重庆名校,通常被理解为离大学仅有一步之遥。为了确保儿子能荣登名校,何业大开始着手办理更改何川洋民族成分一事,以便高考时获得20分加分。虽然明知这是个错误,但面对20分的巨大诱惑,在招生办工作的何业大决定为儿子铤而走险,不想却为何川洋3年后的高考埋下了苦果。
对于父亲因爱而错,何川洋扶了扶黑框眼镜,略带感慨地说:“父亲的确错了,但这是出于对我的爱,我原谅他。”说这番话时,何川洋镇定自若,不带一丝羞涩。
在何业大替儿子更改民族成分过程中,何川洋知情与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有助于厘清何川洋究竟应该为民族成分造假承担何种责任。
与晨报记者面对面,何川洋坦言,自己并不知情,语气笃定而坚决:“我一直被蒙在鼓里,父亲告诉我真相时,我不敢相信。”
卢琳琼也佐证了这一点,为了不让儿子因为享受加分而有所懈怠,夫妻两人从未对何川洋提及更改民族成分的事情。直到重庆方面对此进行调查,夫妻俩才对何川洋说出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面对无缘高校]
“我已付出了代价,请以我为鉴”
如果不是一封群众举报信,重庆愈演愈烈的违规更改民族成分骗取加分事件或许仍将持续下去,而何川洋也许会将冷门进行到底。
6月9日,有群众举报巴蜀中学多名学生以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考生身份报名,骗取20分加分,由此拉开了重庆加分门调查的序幕。随后,重庆市查实,确有31名违规更改户籍获取加分资格的考生,按照相关规定取消他们的优惠加分,但未公布详细名单。
6月24日,随着重庆高考成绩张榜,原本已经沉寂的加分门事件再次引人关注。何川洋以总分659成为重庆“文科状元”。此前,他甚至从未进入过年级前10名。然而,这匹黑马在媒体正要热烈报道他的时候,却失踪了。没多久,便有网友报料称,何川洋是因为民族成分造假被查,所以不敢面对媒体,而何川洋的父亲何业大还是巫山县招生办主任。
在媒体的追问下,何业大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愿意接受上级的任何处罚。6月29日,巫山县委免去何业大职务,对身为组织部副部长的卢林琼也予以停职反省。
何业大和卢琳琼为错误承担了责任,但坏消息仍接踵而来。7月2日凌晨,之前与何川洋签订预录协议的北京大学招办主任刘明利发过来一条短信息,称北大决定放弃录取何川洋。同一天,香港大学与何川洋的缘分也画上了终止符。那一夜,何川洋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彻夜痛哭。
何川洋只填报了北京大学一个志愿,北大和港大的相继放弃意味着他走到了本次高考的尽头。在重庆31名违规考生中,何川洋成为出局第一人。“不知道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一家人被逼到了绝境。”卢琳琼无力的手臂指指窗外,诉说全家人当时的心情。“不过,生活还要继续。”何川洋的性格偏内向,多数时间是卢琳琼和记者交流,何川洋在一旁话语不多,这是他为数不多地插话道。“最苦的,还是娃儿。”卢琳琼叹了口气,停顿了片刻,眼泪夺眶而出。“父母的责任应该父母来承担,不能以影响孩子一生作为代价。”
与母亲相比,何川洋显得异常平静。“我已经付出了代价,希望今后的考生以我为鉴吧。”何川洋淡淡地说。
[面对今后]“没通知书,状元的成色也不会黯淡”
7日晚7时,采访尚未开始,卢琳琼发来一则短信息,“重庆招办已经取消违规考生录取资格,(儿子求学一事)已不可能有转机。”此前,卢琳琼尚留最后一丝希望,盼望能有高校录取这个落魄的高考状元。
一切皆无可能之后,卢琳琼反而平静了许多。对于何川洋今后的打算,卢琳琼还未来得及作设想,“索性放下来,好好平静一下,再考虑今后的路吧”。
这时,卢琳琼鼓励何川洋说:“儿子,我对你很有信心,659的分数可是实实在在考出来的。”何川洋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卢琳琼留给记者对何川洋采访的时间非常短,大多数时间里,内向的何川洋只是静静地聆听。卢琳琼提醒何川洋和记者多交流几句,然后回家。“发生这么多事情,你用一句古诗词来描述下感受吧?你不是诗词信手拈来吗?”说到这里,卢琳琼唯一一次笑了。
何川洋低头思考了几秒钟,抑扬顿挫地念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接着,他解释说,在这段艰难的时间里,自己看到了来自天涯海角的祝福,让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暖暖真情。
对于记者拍照的请求,何川洋双眼一直盯着母亲,一言不发地等待母亲的决定,卢琳琼则婉言拒绝,竭力呵护着儿子。
走出房门口,卢琳琼提醒何川洋,“和哥哥握手再见”。握着何川洋伸出的右手,眼前这位高考状元竟面临着无书可读的命运,记者送上祝福。“高考状元,从哪里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谢谢。”卢琳琼示意记者留步。在房门即将关上的一刹那,何川洋回过头来对记者说:“放心吧,没有了通知书,状元的成色也不会黯淡。”
何川洋事件之我的看法:
PS:我也是一个经历过高考的孩子,明白高考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成绩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大学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这也许就是意味着我们的一辈子,多希望何川洋能快乐的生活在北大,一个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学府,能体会到他的失落,和被媒体当做反面例子的心理,希望你早日振作,重整旗鼓!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