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昌黎逸闻

(2024-05-30 15:28:34)
标签:

昌黎逸闻

娱乐

分类: 生活感悟

 

昌黎逸闻

第三十八章  明崇祯年间逸闻

张玉万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二年(1629年)冬十二月,地震,有声。五年三月,有鱼长九丈,浮海滨,鼓鬣翻波。三日死。人入腹割裂。取膏煎油。脊如楝,肋如椽。崇祯壬申(1632年)三月,有一条长九丈的鲸),浮于昌黎县南海滨,气蒸如雾,三天后死去。附近居民乘船捊取其骨肉煮油,数家分享,各均几百斤,用了10天才煮油结束。其脊骨如楝,其肋骨如椽。后来又游到这个地方,当地居民争相捕取,但这条鲸极力挣扎,几乎把船弄翻,不久就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崇祯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酉时,昌黎地震。九年夏,旱。六月,雨伤稼。秋,蝗。大饥。十年春,大饥。发帑赈之。大疫。十三年春,旱。夏,蝗。十七年春三月丙辰,大风昼晦,白气冲天。

清康熙十四年《昌黎县志》(乾隆二十八年增刻本)、清同治五年《重修昌黎县志》、民国二十二年《昌黎县志》:(明)庄烈帝崇祯二年冬十二月,地震,有声。五年三月,有鱼长九丈,浮海滨,鼓鬣翻波。三日死。人入腹割裂。取膏煎油。脊如楝,肋如椽。崇祯壬申(1632年)三月,有大鱼(实为鲸)长九丈,浮于县南海滨,气蒸如雾,三日而死。近海居人乘舟捊取其骨肉煮油,家数百斤,旬日方尽。其脊骨如楝,其肋骨如椽,至今犹有存者。然不知其为何鱼也。后又有一大鱼复至其处,土人争取之,鱼扬鬐鼓鬣,两目如双日,喷沫如雨,吐气若云,翻波卷浪,舟几为覆,而已不知何往矣。今近海之人犹有亲睹而能详之者。张庄临记。九年……是年夏,旱。六月,雨伤稼。秋,蝗。大饥。十年春,大饥。发帑赈之。大疫。十三年春,旱。夏,蝗。十七年春三月丙辰,大风昼晦,白气冲天。

昌黎旧志未载:崇祯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酉时,昌黎地震。崇祯五年(1632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酉时(17时至19时),昌黎地震,声若滚雷。十二月初七,陈瑾向杨嗣昌呈报地震受灾情况。《杨文弱先生集》卷五《疏·地震屡儆疏》记载:“崇祯五年十二月初七日,据关内道、右参议陈瑾呈,‘永平府呈:据昌黎县申称,十一月二十四日酉时分,地微震,从西北来,往东南去,虩虩有声,不知所止’等情,呈报到臣。臣惟永属州县六,而一岁间震者凡四,滦卢迁烽陷之邑也,昌黎拒敌仅存之邑,至是而亦震焉。”古人缺乏科学知识,又迷信天人感应,对于地震多予曲解。杨嗣昌之父——提出并实行“招抚为主、追剿为辅”策略的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杨鹤,已于崇祯四年(1631年)被朝廷拿办。一直欲代父赎罪的杨嗣昌,在向明思宗上疏奏报永平府一年屡震灾情时,不忘自称罪重,天谴难逃;愿再背上父罪,为皇上、为人民鞠躬尽瘁,消灾祈福。杨嗣昌疏曰:“占曰:地动,民不安。夫是难民也,又堪不安乎!一曰:冬动,其邑大水,十二月动,来年五月灾。今年已大水矣,来年又水乎?噫!此非民之灾,臣之咎也。臣自惟罪孽,蒙高厚异恩,抚疮痍之余,乏拯救之策,念欲贻民以安,而民未获安,其何以自解!抑又非特民不安,臣身不安也。臣身荷圣恩,简畀岩塞,而心念臣父俟罪,行间竭狗马愚驽,欲勉树尺寸以仰报洪慈,祈湔洗父罪者,臣本怀也。奈志力不逮,岁月如流,恐父罪未湔,臣罪已积者,臣苦衷也。所以彷徨日昃,忧虞孔多瞻顾后先,举措无适。《易》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危以动则民不兴也。臣之谓也,且地动主土,臣实守土之官,如蒙恩特斥,则天谴可塞,民灾可弭,臣从父荷戈槁项竆壤,有余荣矣。”明思宗闻报,轻描淡写地下旨称:“杨嗣昌亟宜惮力饬备,实图剿御,以奠岩疆,不必求斥。”让他别胡思乱想,安心工作,勿为天灾而影响军心、民心。陈瑾当年的呈报,可补史志之阙,其中的“地微震,从西北来,往东南去,虩虩有声,不知所止”等地震情形的真实记录,更可作为当今研究、预防地震灾害的宝贵资料。

清康熙二年修十八年续《永平府志》卷之二十四也记载:明崇祯五年(1632年)三月的“大鱼”,脊骨如楝,肋骨如椽。“扬髻鼓鬣,两目如双日,喷沫如雨,吐气若云,翻波卷浪”。前一条“鱼”的骨油“至今犹有存者”,后一条“鱼”“今近海之人,犹有亲睹而能详之者”。上述《永平府志》中的记载又见同治五年《昌黎县志》卷之十《志余·轶事》。而光绪四年《临榆县志》卷二十四《志余》也照录了《永平府志》中的文字,只是将“今近海之人犹有亲睹而能详之者”改成“近海之人多亲睹者”。《永平府志》中的记载明确标明“昌黎张庄临记”据当地人讲,1967年赤洋口二村发现一条抹香鲸。渔民们捕杀了它,由生产队分配战利品,每家均等分到五六十斤,大家用炼出的油(当时人们称“懒糊”)熬大白菜。

 

(图一:北戴河,被海浪冲到岸边的体型巨大的鱼,这条鱼很可能是鲸。外国人到此休假,用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拍摄了这两张罕见的照片1;图二:北北戴河,被海浪冲到岸边的体型巨大的鱼,这条鱼很可能是鲸。外国人到此休假,用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拍摄了这两张罕见的照片2;图三:鲸鱼浮海面)

 昌黎逸闻


1

 昌黎逸闻


2

 昌黎逸闻


3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昌黎逸闻
后一篇:昌黎逸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