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三探红鱼洞》

(2023-07-10 08:44:31)
标签:

读《三探红鱼洞》

文化

分类: 读书札记

读《三探红鱼洞》

张玉万

《三探红鱼洞》是我在孔夫子旧书网淘到的少年儿童文艺读物,上、下两册。作者程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5月版

这是一部由上海市建设局业余创作组创作的、反映地质工人战斗生活的长篇小说。按原书内容提要所说,作品通过一支钻探队在江南青莲山区为战备工程找水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生产斗争,展开了波澜壮阔的生活画面。小说着力塑造了钻探队新干部、青年钻工华克刚和支部书记钟慧民、老钻工庄福生、青年工人云翔、老贫农老胡爷爷红小兵吴小龙等英雄形象。作者以细腻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华克刚在党的“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和依靠了广大的钻探工人、贫下中农始终牢记党的基本路线,抓住阶级斗争的这个纲,同妄图破坏战备工程、腐蚀青年工人的阶级敌人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惊心动魄的斗争,揪出了隐藏的阶级敌人。形象地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小说故事生动情节曲折,形象鲜明,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网上有普通读者当年看过不下十几遍《三探红鱼洞》,如今简单地认为它是“图解政治的文学书”。20136月《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5卷第2期成建军、吕文玲《身体美学的狂热彰显——试论程建《三探红鱼洞》的人物塑造》比较客观,认为《三探红鱼洞》延续了当时“三突出”的创作原则,顺应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虽然这部作品在人物塑造上过于完美,典型的高大全式,但它塑造了一系列男性阳刚化、粗犷化,女性理性化、理智化气质的人物形象,具有相当丰富的美学意义和价值,可以说是身体美学的狂热彰显。本文主要从身体外貌特征和内在气质上探究了这部小说表现出来的美学意蕴。

由此说来,我从孔夫子旧书网上买下来,仔细看了一遍,并认真收藏起来,还是很值得的。

 读《三探红鱼洞》


读《三探红鱼洞》1

 读《三探红鱼洞》


读《三探红鱼洞》2

 读《三探红鱼洞》


读《三探红鱼洞》3

 读《三探红鱼洞》


读《三探红鱼洞》4

 读《三探红鱼洞》


读《三探红鱼洞》5

 读《三探红鱼洞》


读《三探红鱼洞》6

 读《三探红鱼洞》


读《三探红鱼洞》7

 读《三探红鱼洞》


读《三探红鱼洞》8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