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作漫谈》

标签:
读《写作漫谈》教育 |
分类: 读书札记 |
读《写作漫谈》
张玉万
回味流金岁月,读完老书一本:1975年5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青年自学丛书《写作漫谈》(复旦大学、上海师大中文系《写作漫谈》编写组编)。
据2022年11月8日艾尚说社会显示:1973年初,一套《青年自学丛书》(简称丛书)面世,以适应广大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自学的需要。
丛书内容也多讲究,题材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自然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实用农业技术知识等,相对比较宽广,显然是有相当积极意义的。
由于出版时间比较特殊,丛书题材比较宽广,策划该丛书的上海人民出版社,必须取得相关单位和作者的支持,摆脱和排除各种干扰,克服困难,组织撰写编辑,所以每种图书的出版日期前后不一、是逐步推出的。
丛书中的每本单种图书,书页规格统一为32开。在封面、封底以及书脊的上、下部分,分别留出约23mm、46mm的空白,空白之外偏中上的书页,分别按图书种类的不同,冠以不同的颜色。
封面的左上角,印刷有与该书内容相一致的方形图标,其余是“青年自学丛书”、书名及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字样。封底正中的标志则不作变化。因此该套丛书,相当容易辨认。
当年该丛书发行的主要品种有:《数学(上、下)》《代数》、《几何》《物理(上、下)》《有机化学知识》《无机化学》《天文知识》《气象知识》《生物基础知识》《人体生理知识》《医学卫生知识》;此外还有《社会发展史》《世界史话》《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军事基本知识》《写作漫谈》等;品种可谓丰富,也见证了时代的特征。
后来有人作过不完全统计,至1975年6月,丛书印有24种图书,3800多万册,向下乡知识青年赠送,或赠与兵团、农林场连队,帮助基层办起图书馆,充实各种书刊,方便青年学习。
丛书中的各种类图书,基本上都遵从突出政治、以利于培养又红又专的各项事业接班人的原则来编写。
岁月沧桑,1976年10月后,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随着1977年高考的恢复,上海人民出版社又及时重印了一共16册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以满足青年学子学好数理化,冲刺高考的急需。
当年立志科学报国的青葱学子,对“数理化自学丛书”,都不会感到陌生。丛书也为1980年代的科学春天,作了基础性的铺垫,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吹响了向科学进军,向四个现代化奋斗的号角。
现今,已经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朝第二个百年目标,踔厉前行。本文所说的两套丛书,也许不少人已作为收藏品来看待。的确,丛书的历史使命已基本完成了,但愿曾经的存在,会令人有所启发。
《写作漫谈》这一册共有7组:为革命拿起战斗的笔、根深才能叶茂;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以一当十、量体裁衣、标题的艺术;在繁杂中求条理、在条理中见周密、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迈好第一步、最后的冲刺;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语言要明确简洁生动;抓住本质击中要害(大批判文章的写作)、短小精悍一事一议(小评论的写作)、迅速及时报道先进(小通讯的写作)、总结经验宣传典型(调查报告的写作);诗歌的构思和语言、散文的寓意和联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戏剧中的矛盾冲突;谈文风。
《写作漫谈》的前面除有语录外,还在前言说了一番勉励的话。说到编写该书,主要供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自学用,力求在文字上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读《写作漫谈》1
读《写作漫谈》2
读《写作漫谈》3
读《写作漫谈》4
读《写作漫谈》5
读《写作漫谈》6
读《写作漫谈》7
读《写作漫谈》8
读《写作漫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