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赞
(2022-04-24 09:00:09)
标签:
孔子世家赞教育 |
分类: 古代蒙学教科书 |
第一课
太史公曰(1):《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2)。”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3)。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4),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5)。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6),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7),可谓至圣矣!
(初等小学堂五年完全科《国文教科书》第八册,学部编译图书局编纂、印刷、发行,清宣统元年十一月<1909年11月>印刷出版)
题解
世家:《史记》中用以记载侯王家世的一种传记,“世家”之体古已有之。赞:文体名。《史记》130篇,每篇最后都以“太史公曰”的形式,对所记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加以评论,一般称为赞。作者司马迁(前145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司马谈之子。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创作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注释
(1)太史公:司马迁的官名,用以自称。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舝》。仰,这里是仰慕、敬仰的意思。景行,大道。这里喻指高尚的品德。行,这里是效法的意思。止,句末语气助词,无意义。
(3)乡:通“向”。
(4)适:往。
(5)祗(zh)回:相当于“低回”。流连,盘桓。祗,恭敬。有的版本作“低回”。
(6)布衣:没有官职的人。
(7)《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折中:调和取证。
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我阅读孔氏的书籍,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去到鲁地,观看仲尼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无法离去。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完。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第二课
(课文略)
(清代学部第一次编纂,初等小学堂《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八册,江苏武进蒋维乔、阳湖庄俞编纂,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福建长乐高凤谦、浙江海盐张元济校订,清光绪三十一年岁次乙巳十一月<1905年11月>初版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六月<1906年6月>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