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北京天文馆

标签:
北京天文馆旅游 |
分类: 生活感悟 |
参观北京天文馆
张玉万
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很喜欢读天文方面的书籍。除去农村通俗读物《自然常识丛书》、少年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古代汉语》中的天文常识等以外,还专门阅读了青年自学丛书《天文知识》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经历了漫长的铺垫过程,我有2017年12月31日参观北京天文馆之举就成了历史的必然了。
北京天文馆位于北京西直门外大街,是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科学博物馆。1929年中央研究院在国立天文陈列馆(即北京古观象台)的发展报告中这样批道:“若论宣传天文起见,则德国蔡司厂之天象仪,美妙无比,但价值过昂,处现在状况之下尚谈不到。”嗣后,高鲁、张钰哲、陈遵妫、李珩等现代中国天文学的先驱者纷纷撰文,介绍和宣传有关天象仪和天文馆的知识,呼吁中国天文馆的诞生。1954年夏,中国驻前民主德国使馆向外贸部门反映说,前民主德国的蔡司天象仪是一种科学普及教育仪器,德方对中国有贸易差额,建议购买天象仪,作为一部分外贸补偿。随后这份文件转到中央文委,同年9月中央文委决定筹建北京天文馆,并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办理。中国科学院从年度经费中调剂200亿(人民币改革前的旧币)作为建馆经费。1957年,北京天文馆正式对外开放,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也是亚洲大陆第一座大型天文馆
经过改扩建,北京天文馆包含A、B两馆,共4个科普剧场。
A馆门厅正中有反映地球自转的傅科摆,西侧展厅陈列天文知识展览。庭院中有两座天文台,其中一座装有口径13厘米的望远镜,可通过它观看月亮、行星、星云、星团,白天观测太阳黑子。另一座是色球望远镜天文台,应用色球望远镜观测和拍摄太阳色球层的变化。西侧还有天文广场,陈列室外观测仪器。A馆天象厅是中国大陆地区最大的地平式天象厅,内部设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蔡司九型光学天象仪和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全天域数字投影系统,不仅能为场内400名观众逼真还原地球上肉眼可见的9,000余颗恒星,高达8K分辨率的球幕影像,还能实现虚拟天象演示、三维宇宙空间模拟、数字节目播放等多项功能。作为中国大陆地区最大的地平式天象厅,球幕内部直径达到了23米,内部采用红、绿、褐、蓝四区排列,确保每一位观众都有一个良好的欣赏体验视角;世界首创的13.1声道立体环绕声系统,能够让每个观众都体验到独特的环绕声音效果。在这里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见到并摸到了真的陨石,并且还不是一块;极其震撼地观赏了电影《UFO与外星人》。
B馆(新馆)于2004年底正式建成开放,内有宇宙剧场、4D剧场、3D剧场3个科普剧场,以及天文展厅、太阳观测台、大众天文台、天文教室等各类科普教育设施。其中,半径为18米的宇宙剧场拥有标准半球全天域银幕,能同时为200名观众呈现立体天幕效果。B馆由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外观上,呈现周边扭曲的“空间纹理”(这种现象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阐释的巨大质量天体迫使小质量天体扭曲变形,并吸引小天体坠入)。而在新馆内部,宇宙剧场、动感影院等重点空间被安放在巨大的小提琴形状的弦体中间,如同弦体震动中产生的基本粒子,其所依据的超弦体理论阐释了重力与基本粒子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在直径极为细小的弦体震动时产生的)。
参观北京天文馆1
参观北京天文馆2
参观北京天文馆3
参观北京天文馆4
参观北京天文馆5
参观北京天文馆6
参观北京天文馆7
参观北京天文馆8
参观北京天文馆9
参观北京天文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