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底,总是免不了要给下面的人打考评,用什么纬度如何打分排序也是很有讲究。一方面整体大部门业绩不错,大家都有贡献,给谁打低了都不好,但另一方面公司的考评指标是固定的,ABC的比例不变,所以人总是要分出个三六九等。当然业绩增长分到部门的总体奖金会多。
如果有高考这样的机制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全靠分数来定,相对也比较容易操作。但工作就不好这样定指标,市场可以用销售数据来考评。作为中间环节的支撑部门,只是简单的销售数据,会是个问题。所以还要结合其它因素,但整体子方案的赢利肯定也是个重要指标,毕竟公司是逐利的,首先需要有贡献有赢利。不可能以能力和工作态度为最高导向,这样的导向会让公司出了一批能人和勤劳者,但公司未必能生存,最终只能倒闭。但如果过于看重赢利指标,会让那些参与初创项目的员工觉得差距太大不公平,因此有时会有一定的照顾,但照顾也是有限的,如果连续几年不达标,那么对不起,可能整条线的员工都得下岗。这跟个人努力与否无关,只能怪入错行嫁错郎。
好的机制和导向能产生好的效率,考评是为公司生存服务,只是手段不是结果。最重要的还是员工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能有收获和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