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浪汉给流浪汉剪发 网友称爱心不分贵贱

(2012-06-25 21:46:28)
标签:

流浪

感动常在

火车站

牛游郑州

山牛夫

街拍

佳能7d

杂谈

分类: 2012

继天桥上记录下《郑州环卫工给流浪老人倒水喝》的感人瞬间之后,郑州知名网友、摄影爱好者“山牛夫”又用相机记录下绿城夏日里的温情一幕:6月24日早上6点多,郑州火车站东广场,为了给自己节省下六七元理发钱,流浪老人请另一位流浪者给他剪头发。( 详见 )网友阳光先生说,爱心不分贵贱,为真实生活的细节而感动。

穷人的夏日! 穷人的夏日!
穷人的夏日! 穷人的夏日!
穷人的夏日!


  郑州火车站广场寻访好心流浪汉

6月25日,知名网友“山牛夫”在微博中发布一组图片。图片中,一位流浪汉正在给另一位年纪稍大的流浪汉剪头发。

图片下边,还附有这样一段文字:为了节省六七元钱,流浪汉请另一位流浪汉给他剪头发,并绞掉四指长的胡须。

25日上午,中原网记者联系到网友“山牛夫”,他说,这些图片是24日早上六点多,在火车站无意抓拍到的。他并不了解两个流浪汉的详细信息,他们都没有联系方式。

抱着“碰运气”的心态,中原网记者和“山牛夫”来到郑州市火车站,希望能再次找到那两个流浪汉。

在火车站东广场东南角,一位流浪汉正坐在那里。“山牛夫”一眼就认出,他是昨天给人剪发的那位。上前询问他的名字,流浪汉腼腆地说,他叫赵尾(yi)巴,怕人没听明白,老赵又重复了一遍,并说这名字是家里人给起的,不好听。

老赵说,他今年50岁了,驻马店人,来郑州已经18年了。他说,昨天帮着剃头的那个人,今天一早就去捡瓶子了,现在找不到他。老赵还说,他和那人也不熟,只知道他叫“老八路”,大家都这样叫,因为“老八路”说自己当过兵,今年70多岁。

 举手之劳帮“老八路”省了7块钱

谈到帮“老八路”剪发的缘由,老赵说:“我前一天看到他的头发乱的很,胡子也应该有4个月没剪了,看不下去,就叫他去二马路理发去。第二天我又见到他,他还是那个样子。我就问他你怎么没有剪啊?他说太贵了,人家要六七块钱。然后,他问我有剪刀没,我说有,他就叫我给他剪。我说我剪得不好看,老八路说不嫌好歹,剪吧。我就给他剪了。

“剪了多长时间?”

“半个小时吧。”

“你还给他剪了胡子?”

“胡子是他自己刮的,我有刮胡刀片,平时自己也这么刮。”

交谈中,中原网记者还了解到这样一个细节:因为害怕头发丝掉在地上给环卫工添麻烦,老赵就用个塑料袋兜住头发茬,剪完后将塑料袋放进了垃圾桶里。

“你给老八路剪完后,他满意吗?”

“他说不嫌好歹,可凉快了。”老赵笑着说。

 

流浪郑州18年老赵至今没有个安稳的家

老赵没上过学,很小的时候就得了小儿麻痹症,瘫痪至今。他说,如果当年家里有钱治,自己就不会落了个终身残疾。

三四年前,老赵自己找人做了个小推车,整天用双手推着出去捡瓶子。

“有了这个小车,我比以前方便多了。”老赵抚摸着自己的小推车说。

在驻马店上蔡县的老家,老赵有4个兄弟8个姊妹,他排行老七。因为家庭贫苦和身体残疾,50岁的老赵至今未婚。

老赵告诉记者,他不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固定生活方式,喜欢到外面闯荡。于是,他老早就离开了家,只身来到郑州,并在这里一过就是18年,只在过年时回趟家。

老赵在郑州租不起房子,晚上就和其他的流浪者睡在大街上。

“像你这样夏天还行,要是冬天了还睡在外面怎么受得了?”

老赵有些不吱声,过了一会儿,他说:“冬天再说吧……”

老赵说,他每天早上6点左右来到火车站广场捡瓶子,他的矿泉水瓶子卖到6分钱一个,厚一点儿的饮料瓶是1.1角一个。问他为什么不把瓶子卖给废品收购站呢,那样收购价会高一些。老赵说自己走不了那么远的路,也带不了那么多的东西,所以就卖给附近的人了。

“一天就卖两三块钱。”老赵说。

但是,一天三块钱连顿饭都不够。

“我一天就吃一块钱的馍。”

老赵说,他靠自己的双手捡瓶子养活自己,从不伸手去要,累了就在广场的小角落休息

 

爱心不分贵贱穷人堆里的老赵爱帮人

中午12点,一位40岁左右的女环卫工,悄悄地塞给老赵两瓶水,冰冻的。

老赵指着环卫工告诉记者:“她经常给我送东西吃,可怜我。”

当记者举起相机想要拍下这位好心的大姐时,她转身急匆匆地走了。

12点17分,老赵的两位朋友走过来问老赵吃饭没,老赵憨厚地拍拍自己的黑色背包,说:“我这里吃的多着呢,有饼干有玉米。”

老赵的这些“储备”大多是好心人送的,也有一些是自己在垃圾桶里捡来的。

在和朋友聊天时,老赵顺手把一瓶环卫工给他的水,转手送给了一位老汉。老汉过意不去,接过水转身去自己的袋子中拿了一个空瓶子送给老赵,以此作为抵换,但老赵坚持不收。

像这样的“互帮互助”每天都在上演着。

老赵说:“我帮助人家了,人家也会帮助我。”

中原网讯(见习记者 殷海涛)

中原网:http://news.zynews.com/2012-06/25/content_2587172.htm

人民网河南频道:http://henan.people.com.cn/news/2012/06/26/626114.html

新浪河南:http://henan.sina.com.cn/news/z/2012-06-26/0929-6863.html

中国网: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2-06/26/content_14849997.htm

中国广播网:http://www.cnr.cn/hnfw/jdt/201206/t20120626_510020090.shtml

大公网:http://zy.takungpao.com/n/20120626/132177.html

手机晚报:http://henan.people.com.cn/news/2012/06/26/62634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