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东大街城东路口的商城遗址上,冒出了两座“黄土堆”,赫然成为新的“古城墙”,文物部门称这是对商代古城墙的“复原性展示”,市民说是豆腐渣。
7月的一场雨后,山寨古城墙被冲出很多豁口和裂缝,市民就开始质疑,而文物部门却说“比齐整整的好看多了,更富有沧桑感”。郑州市文物局和城墙施工方负责人表示,裂缝是雨水冲刷形成的冲沟,不会对城墙造成影响,并将建排水系统。
9月14号,连绵多日的秋雨过后,山寨城墙的两侧挂起白色塑料薄膜。老牛走近一看,原来是城墙塌方了,拿塑料膜遮羞呢。新修的、被寄予厚望的的排水沟也断裂了。雨水冲刷下来的黄土,堆积在墙脚下,变成黄泥滩。黄泥水顺着城墙跟,从东大街一直向北流,快流到商城路。城墙两边到处都是淤泥,一片狼藉,人行道被淹,绿草被染成黄草,东倒西歪。这还没交工就塌方,文物局又该如何解释?(详情请看视频)
老牛不反对整修商城遗址,但既然你修城墙,就要按修城墙的方法和标准。据老牛所知,古代修城墙的材料和工艺是很有讲究的,验收也很严苛,验收的方法也很多。有用弓箭射,如果能射如墙内;或用锥子的,若能刺入城墙一寸,不仅要返工,建城墙的人还要被砍头的。经过验收合格的城墙,能经受风雨的侵蚀,岁月的洗礼,历经千年,保存到今天。不是说随随便便拉些黄土一堆,就变成城墙了。
按计划,9月份东大街商城遗址复原展示工程将完工,咱倒想看看那位官员签字画押。
这真是:花钱整个黄土堆,市民说是豆腐堆。劳民伤财还雷人,丢人显眼当怪谁。
后话:
老牛预测山寨古城墙的未来:官员得过且过,不肯低头认错。年年花钱修补,更防塌方伤人。
如此将来,不仅苦了游玩的市民,天晴土拂面,下雨泥缠脚。也苦了周围的居民,风起关窗门,有雨难出门。既要担心坍塌造成意外,还要防止小孩爬上10米高的城墙。
请点击观看视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