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郑州市政府替微软做广告,不但免费并且永久。》被媒体关注,并派记者深入报道,可牛夫还是有话要说。
1、城市雕塑的立项程序应是很慎重的,郑州市政科却说没考虑那么多,那他们在想啥?是不是也能把青天白日做成雕塑,竖在街头。
2、郑州市政府没有收微软广告费,却又把微软商标做成雕塑,并奉为高科技的文化符号,让市民每天都忍受着商标的诱侵,影响祖国的下一代,成了文化毒瘤。
3、微软雕塑事件,不是什么文化趋势,这是典型的商业霸权,是文化侵略。郑州市政府变成了个不良的托儿,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违背了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涉嫌操纵商业垄断。
4、微软雕塑事件暴露出政府决策程序的缺陷,这样低级的错误已经明了,却没有补救措施,无人为此承担责任,无人向市民道歉。更可恨的是,没有从制度上避免再次发生。
5、联想到郑东新区的金麦穗事件,以及2008年以来,郑州市投资6000多万元建造23座城市雕塑,不能不让人说郑州市政府是拿市民的税金在往脸上贴金,可这金贴到资本家的脸上,只能让人背后骂你二蛋。


附:郑州街边雕塑给微软做免费广告?
西开发区交通要道出现“微软视窗”雕塑,引市民质疑
大河网-河南商报报道:近日,网友“山牛夫”发帖称,郑州市政府将微软视窗商标做成雕塑,安放在西开发区交通要道,是替微软做免费广告。
不过,也有人认为,微软视窗是一种文化趋势的代表,对此无须大惊小怪。
争议
“微软视窗”雕塑是文化趋势还是免费广告
被指替微软做广告的“雕塑”,位于瑞达路郑州市美术馆前的一个广场上。
“雕塑”主体是一个巨大露天显示屏,状似一台“大屁股”电脑,围绕显示屏,是个圆形的花坛广场,在广场内侧的圆形环道上,地板砖雕刻了8组凸出地面的“电脑键盘”。在两个花坛入口,还雕刻了两个微软视窗标志。
引发争议的正是这两个“视窗”。帖子中,“山牛夫”说,郑州市政府把微软视窗商标做成雕塑安放在交通要道口,可以“向比尔·盖茨推荐给郑州市政府发‘微软全球商业推广终身成就奖’”。
有网友直指,这是决策程序的残缺所导致的。不过,在高新区某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小韩说,广场上的微软标志并不是特别显眼,何况现在电脑的操作系统大部分都是微软的,很自然地就把微软视窗看成是一种符号,对此无须大惊小怪。
政府
按电脑键盘设计,没替“微软”做广告
昨天下午,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局张主任委托一位女士接受了商报记者采访。
该女士说,这个显示屏是当年和中原显示公司合建的,目的是为了宣传高新区。至于“替微软做免费广告”,她建议问问其下属的市政科。
市政科一位姓周的女士说,因为附近有几家电脑企业的园区,所以这个广场叫“信息广场”,是高新区的一个特色广场。
“当时设计的时候,想要配合显示屏,雕塑电脑键盘,因为大部分键盘上都有这个视窗标志,就雕上了。”周女士说,建设这个雕塑的时候没考虑那么多,更没有替微软做广告的意思。
■商报记者肖风伟实习生王世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