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1(2)年探哲路再回瞰22

(2023-02-02 10:20:22)
标签:

六篇译文

自然辩证法

俄苏哲学

物质学说

哲学译丛

61(2)年探哲路再回瞰22
       这里接续上文谈六篇译文情况。发表时间分别为1985年、1987年、1990-1992年和1998年。前几篇属自然辩证法领域,最后一篇属俄苏哲学领域。前面已经指出,1983-1994年可以概述为以俄语翻译为主同时逐步向事哲过渡的趋哲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在1983-1989年这段时间,我的俄语翻译涉及方面较多,自己对这种状况也有不好感觉,有的同事对此也有不同看法,这种批评应当说是正确的。不可否认,我对自然辩证法领域的翻译起步较早,以后更是成为主线。这里有以下原因。一是学生时代对理科尤其数理(力)学科兴趣浓厚,成绩优异。二是自然辩证法是我比较更感兴趣的哲学学科之一,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基础分支学科。三是从事自然辩证法领域的翻译有助于向有关专业学者提供参考,也有助于自己学习自然科学新知识,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研究过渡。
       这方面的第一篇重要译文摘译自苏联有关领域的著名学者凯德洛夫的文章《从“最近的自然科学革命”看物质学说》,该文载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84年第4、5期。我的译文发表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5年第4期。获1986年山东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89年山东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第二篇译文《时间、空间和时-空组织》,载《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7年第3期。由于该文编辑部请人校对修改较多所以我一般不把它列入自己发表的主要译文。第三篇译文《夸克物理学中整体和部分的辩证法》,载《哲学译丛》1990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自然辩证法》B2,1990年第7期。第四篇《经典引力时空观》,载《哲学译丛》1991年第5期。同上《自然辩证法》B2,1991年第10期。第五篇《协同学:新领域》,载《哲学译丛》1992年第3期,同上《新兴学科》C8,1992年第2期,获1993年山东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六篇《俄罗斯文化的永恒价值—对俄国哲学的一种诠释》,【俄】米.尼.格罗莫夫著,译文载《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本文原作者系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俄罗斯哲学史研究室主任。原文载俄罗斯《哲学问题》杂志1994年第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