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探哲路再回瞰4
1963年寒假后,我从济宁二中高四级二班转学至济南省实验中学高一一班继续读高中一年级下学期课程。班主任系担任我们政治课教学的一位男老师。他高中一年级三年级都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只是高中二年级的班主任由另外两位女任课老师先后担任。高一下学期,我随同学们上的政治课是这位男老师给我们讲授的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重要哲学著作。
毛主席这部著作写于1957年2月17日,是他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后来毛主席又根据当时记录加以整理,作了若干补充,在《人民日报》1957年6月19日上发表。
毛主席在这部著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来观察分析当时我国社会在人民内部同样存在着的矛盾,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颖见解。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一种创新性发展。他深刻指出,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天真的想法。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毛主席接着分析道,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事实证明,毛主席的这些论述,对我国社会事业生活的发展以致我们个人思想工作的发展都曾产生过极其深远的积极历史影响。
毛主席后面又着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说来,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毛主席这里接着列宁的话往下说,把对立统一规律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规律,并用它来阐释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道理。毫无疑问,毛主席的有关论述,有关一分为二的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通俗解读,对我们国家革命建设事业的继续向前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我自己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产生过极其有力的推广促进作用。
毛主席还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历史证明,毛主席的这些论断是正确的。它们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见解。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事实也证明,我们能够通过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努力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我们的革命建设事业必须划分为经济生产基础和政治思想上层建筑等三条主要战线来合作进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