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中医治疗用什么最有效?
(2013-04-05 16:48:53)
标签:
原文芍药茯苓红花尿毒症杂谈 |
分类: 健康工程 |
痛风的症状在四个阶段的症状都不一样:
1、一阶段即前期:又称高尿酸血症期,患者可无痛风的临床症状,只表现为血尿酸升高。
2、二阶段即早期:痛风症状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症状消失后关节会完全恢复,但可反复发作,是一般皮下痛风石的形成期。
3、三阶段即中期:由于急性发作的反复出现造成的,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破坏与功能障碍损伤,使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形成。可形成皮下痛风石、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
4、四阶段即晚期:会有明显的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显现,皮下痛风石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破溃会出现白色尿盐结晶。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有所发展,肾功能明显减退,可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了解了痛风的症状,我们就要知道痛风该怎么去治疗,复贝兹降酸茶含有更多的活性营养成份,有效纠正嘌呤代谢紊乱,调节尿酸,平衡血尿酸的浓度,达到调理痛风的效果。
复贝兹降酸茶以绞股蓝、东革阿里、车前子、葛根、冬虫夏草等草本为原料,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对痛风患者大有裨益。这也是复贝兹降酸茶这么受欢迎的原因.
一,1,风寒湿痹型: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药:薏苡仁汤加味,方中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薏苡仁、苍术健脾除湿;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生姜、甘草健脾和中。若风邪偏胜,以上肢游走痛为主者可重用羌活达30g,并加桑枝30g、片姜黄10~159祛风胜湿;寒邪偏胜,痛处不移,得温则减者可加细辛1.5~3g、草乌10g,温经散寒;湿邪偏胜,关节肿胀,重着不利,以下肢为主者酌加防己10~15g、土茯苓15~30g、木爪10~20g、萆薢15~30g,以利水胜湿。2,风湿热痹型:治法:清热通络,祛风胜湿。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化裁,方中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清热除烦;桂枝疏风通络。若发热,口渴、苔黄、脉数者可加银花、连翘、黄柏各10~15g以清热解毒;关节肿大者可加桑枝30g,姜黄、威灵仙各10~15g活血通络,祛风除湿;关节周围出现红斑者,可加丹皮、生地、赤芍各10~15g,凉血解毒;邪热伤阴出现低热、口干、五心烦热者,酌加青蒿、秦艽、功劳叶各10~20g,以养阴清热,疏通经络。3、痰瘀痹阻型:治法:化痰祛瘀,搜风通络。方药:桃红饮加味。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当归尾、川芎养血活血;威灵仙通行十二经络,可导可宣,驱风化湿。若有皮下结节者加白芥子10~20g、僵蚕5~10g,以祛痰散结;痰瘀久留者加用虫类药,如乌梢蛇5~10g、全蝎3~5g,以祛瘀搜风。4、肝肾亏损型:治法:补益肝肾,祛风散寒除湿。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味。方中熟地黄、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川芎、芍药养血和营;独活、防风、秦艽、细辛、桂枝祛风散寒,除湿蠲痹。若腰膝酸软无力甚者,可加黄芪30g、川续断15g益气补肾;关节冷痛明显者可加附子5~10g、肉桂3~6g温阳散寒;肌肤不仁者加用鸡血藤30g、络石藤20g养血通络。二、其他治疗:(1)雷公藤根去皮15g、生甘草5g,煎水服用,每日1剂, 14天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湿痹。(2)稀莶草、臭梧桐各15g,煎水服用,每日1剂, 14天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湿痹。三、非药物治疗:气功对于本病的治疗可辅以气功调理,如练习放松功和内养功,以帮助疏通经络,活血通脉,平衡阴阳,以平为期。
原文章摘自:http://wenwen.soso.com/z/q341834162.ht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