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参加厦门首届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院)长论坛会

(2011-11-01 19:20:46)
标签:

转载

分类: 心理咨询类

本次会议是由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课题组主办的,时间从20081115日至1118日,本次会议是首届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院)长论坛暨《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学术年会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我校承担其中一个子课题,会议主要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方面的内容。

一、主要会议议程

1、开幕式,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课题实验“四优四先”颁奖

2、中央教科所原所长阎立钦作《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3、北京师范大学、博导郑日昌作报告《以人为本,塑造学生良好行为——人本行为疗法在中小学的应用》

4、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博士利亚平作了报告《21世纪的呼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世界性的心理学革命》

5、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叶一舵做报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

6、与会代表分段观摩厦门市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厦门市金尚中学、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模式与特色

7、“校长行动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长论坛与经验交流

8、会议总结、闭幕式

二、            认同的内容及观点

本次会议主要是针对《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课题的学术年会,是为了保证该课题的质量,开展的课题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专家们强调了课题的“行动研究”的特点,认为各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从当前的“准政府行为”提升为“完全政府行为”,应强化“大课程”意识,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专家还呼吁将积极心理教育引进校园,认为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健康的人格,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培养健康的人格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具有阳光幸福的心态。

三、和我校工作的联系

课题组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我校接下去需要贯彻的意见和明年安排如下:

1、贯彻教育部于长学副主任、中央教科所田慧生副所长的讲话精神和阎立钦教授关于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

2、学习厦门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3、各实验校进行一次课题中期总结,课题要求已经与课题负责人交接

4、继续进行《父母与孩子心灵对话》实验并反馈教材实验的意见,没有订书的学校需要继续订书(附有文件)

5、继续做好课题实验区子课题的申报工作,在中国学校教育网上可下载相关表格

6、征集心理健康教育优质实验成果(附有文件)

72009年四月在北京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培训会议(附有文件)

8、将要开展课题指导,举办全国公益性报告会(附有文件)

9、即将出版《教师与学生心灵对话》,要求积极征订(附有文件)

10、办好第二届校长论坛2009年课题会

11、继续发展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理事成员,我校可根据需要选择加入与否。

(注:相关文件已交课题组负责人)

本次会议的关键词之一是积极心理学,这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我觉得我校美丽小故事就是一种积极心理学的体现,如果我们鼓励学生发现美、体验美,也鼓励教师去发现学生身上积极的优秀的品质和值得挖掘的潜力,同时,学校也更多从积极心理的角度来评价和管理教师,那么师生的幸福感会更多。

四、            今后我们的努力方向(建议)

1、课题组要积极做好课题中期管理工作

2、学校和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善于发现学生积极优秀的品质

3、参观金尚中学心育模式后的想法

金尚中学的经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开发校本特色的心育教材,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大课间组织做放松操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心理活动,实际上,我校也开展了一系列学生心理活动,我校教师的心理论文也非常丰富,尤其是在德育管理中能融入心育理念,相比于金尚中学,我感到我们还需要努力和思考的有:

1)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走心育特色之路,找到自己的创新特色,争创品牌;

2)我校心理辅导中心拥有一个接待室和一个咨询室,初步达到合格的心理辅导室标准,今后,还应继续提高和完善我校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的硬件条件,如果有条件,可增设宣泄室、放松室、心理活动室等。

3)我校能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让教师都具备一定的心育理念,今后还应重视骨干群体的培养和教科研的层次,这次实验校优质实验成果征集活动就可以作为一个契机,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

4)我校心理组应尽快开发校本特色的心育材料,心理组正在积极筹备这一任务。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