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繪畫治療理論與實務

(2010-10-29 10:12:22)
标签:

治療

理論

實務

健康

分类: 心理向导

繪畫治療理論與實務

講師:童玉娟

  文化大學推廣部講師

塗鴉期的心理特徵 

n無秩序塗鴉(兩歲左右):屬無意義的塗鴉,幼兒無法掌握所畫的線條,只是隨意、簡單、機械化及反覆性的操作。

n縱橫線條塗鴉(兩歲半左右):已能夠控制左右及上下反覆的線條。

n圓圈塗鴉(兩歲半左右):出現反覆繞圈式的不同方向順序及封閉性的線條。

n命名塗鴉(三歲左右):此期塗鴉已具意義,稱為命名塗鴉,但難以看出形象。

 

n自我中心出現:幼兒明顯的發展出「我」的意識(引自范瓊方,1996)。從成人的觀點來看,雖然只是單純的塗鴉,對幼兒而言卻是有意義的,如只是畫一個圓圈,卻很認真指著圓圈命名,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爸爸或媽媽。

前樣式化期的心理特徵

n幼兒已能畫出形體的特徵,如人物或動物的圖案,都是以圖式樣式加以表現,有時只畫一個小部分或做記號,便代表該形體的全部。

n此期特徵主要是以主觀的繪畫方式做表現,且經常改變自己的符號或使用透視畫法,在空間與色彩上的表現與運用則與實際無關,而是根據情感及喜好做呈現,在作畫的過程中,經常使用抽象符號,畫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事件。

 

前樣式化期的心理特徵

n幼兒多數以人物畫為主題,尤以畫自己的機率最高(林玉山,1980;范瓊方,1996;潘元石,1999)。

nLowenfeldBrittain1987)認為此期幼兒用色是隨機用色,但色彩的選擇可能具有深層的個別化意義。

人物特徵

1.開始表現對事物的慾望,停留在自我中心的主觀性描述。

2.幼兒每天與周圍的人發生最密切的依附和情感互動關係,所以通常先畫人物,即「蝌蚪人」或「頭足人」。

 

人物特徵

3.幼兒所畫的人物:圓圈是頭、圓圈內兩

個小點是眼睛,中央一豎直線代表鼻子,

一橫線是嘴巴。兩垂直線是雙腳,左右平

伸線是雙手,手指或腳指畫成雞爪狀或牙

刷式,這種造形是幼兒最早出現的「蝌蚪

人」或「頭足人」的人物畫。

人物特徵

4.出現擬人化的表現,把動物畫的和人一樣,太陽加上五官或表情。

5.人物畫可以發現許多的象徵意義,反映幼兒的人格(個性),並

  巧妙或暗示表達心理上的意義。

 

色彩特徵

n幼兒選用色彩和自己的人格特質具關聯性。選用暖色調的兒童,人格較為開放和溫暖;使用冷色調,較傾向於不參與和壓抑性,使用黑色的兒童,情緒較為空洞或平淡。

n幼兒在繪畫表現上的色彩與心理發展特質有明顯的關聯。塗鴉期的幼兒無具體意義的使用 色彩,只為興趣、好奇,並未考慮使用色彩的本身所代表的意義。

 

 

色彩特徵

n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開始注意色彩,喜歡色彩,並學習色彩名稱,稍知色彩是美的,於是描述時多以鮮明高彩度的顏色描述造形,對色彩運用喜做裝飾性塗色。

 

 

n隨著周圍環境的認識與觀察力的增強,逐漸發現色彩和物體間存在著某些關係,塗色轉為概念畫的表現,即對同樣物體施以同樣的顏色,稱之為固有色。

n兒童對同樣物體一再重複同樣的顏色,是兒童建立色彩與物體間關係的一項成就和自我肯定,具有發現和控制新經驗的喜悅感。

n幼兒既成的色彩觀念不易改變,只在具有明顯和特殊感情意義的經驗中,才會改變既定的色彩樣式。

 

n外向的兒童:主要是紅、黃、橘、白色

n內向兒童:主要是藍、綠、紫、黑、灰

n充分適應社會而個性安定的兒童:會使用四到六種顏色,傾向直率、溫暖的顏色表示均衡發展

n暗色:表示悲傷及敵對的傾向

n淺弱的顏色:顯示情緒尚未成熟或體弱多病

n在探討幼兒的色彩象徵時,必須加入其他的考量因素,如文化、個人、流行、線條和形狀等因素。

線條特徵

n兩歲左右幼兒開始能夠隨意塗鴉,畫一些紊亂不規則的線條,顯示幼兒無法進行需要肌肉協調的工作或活動,隨意塗鴉的線條粗獷或雅致反映兒童的性格(王德育,民75)。

n當發展到以視覺控制動作時,開始有意識的上下或左右線條,但經常可以把控制的線條和不能控制的動作混在一起。

線條特徵

n經過不斷的重複縱橫線後,便嘗試更複雜的動作,發展出圓形的線條。

n當在塗鴉時開始說故事,便進入命名塗鴉時期,能把動作和想像經驗連結在一起,從原先的肌肉運動轉變到繪畫想像思考。

 

n幼兒累積縱橫線塗鴉、圓形塗鴉、命名塗鴉的思考,便會對所處環境中,情感互動最密切的人物,以線條加以想像式描繪,構成頭足型人像畫,隨著幼兒心智的成長和周圍環境的刺激觀察及想像思考能力的增進,人像畫細節趨複雜和精密,並會加入具有情感成份的表現。

 

線條特徵

n在線條自然特徵的心理意義方面,從年幼開始即開始同化大自然所呈現的線條意義和情感,觸發幼兒對線條產生情感的表達。

n兒童的情感會投射在自己作品線條上,其情感、思想的線條表達會自然的流露在作畫過程中,經由視覺和知覺認知,會發現作品的動勢、方向含有線條特性的情感價值和個人意義。

 

幼兒繪畫治療常用的技術

鬆弛技術

n冥想。

n塗鴉。

n閉眼畫圖。

n利用左手畫圖。

n肢體畫。

媒材探索技術

n畫點、線及面遊戲。

n利用各種不同的紙張。

n複合材料製作染印畫或圖畫。

n手印畫。

n撕與黏貼畫。

n其他。

兒童生活經驗有關的主題

n自我畫像。

n畫人、畫樹、畫房子。

n家庭動力繪畫、喜歡的人。

n害怕的人/事件/情境、高興的事、害怕的事、常做的夢。

n朋友、學校裡的事、老師、動物、擬人動物。

n玩具、遊戲、秘密花園、一項秘密、幻想、特別的希望、現在的心情。

兒童生活經驗有關的主題

n一份禮物、生命線團體壁畫、傳遞畫、聯合塗鴉、夥伴交換畫像、家族樹、家庭畫像、團體畫像等主題式的表達活動,引導兒童對生活經驗有關的課題,進行探索。

 

繪畫詮釋應注意的事項(陸雅青,民83

n 對該畫作者詳盡的了解。

n 畫可能不要僅以一張畫來做診斷。

n 應先了解孩子的家族史、生產史、發展史和在家裡及學校的生活情形。

n 觀察孩子的實際作畫過程。

n 研讀一系列的圖畫,再做治療上的診斷。

n 以一種人性和理性的態度來診斷畫作,忌諱感性而主觀的詮釋方式。

線條與幼兒個性

n直線:幼兒比較精明、幹練、沉著、穩重,做遊戲時較具領導能力,對朋友重感情及情趣;若女孩子常畫直線,則帶有男性的心理傾向。

n曲線:代表幼兒具有溫和、柔順、內向的特質;若男孩子常畫曲線,則帶有女性的心理傾向。水平線代表幼兒具有和平、安全及穩定感,和同儕們容易相處的融洽。而垂直線代表幼兒具有積極、肯定、明快的情緒與性格。

線條與幼兒個性

n常畫粗線的幼兒個性比較強,有拓落之感,並且容易衝動,常有欺侮同學的行為。

n畫細線代表幼兒比較柔順、輕巧、膽怯及害羞。而又短又直的短線畫的多,曲線出現的少,銳利的角度出現較多,代表幼兒具攻擊性。

色彩與幼兒個性

n心情愉快、活潑時所用的色彩豐富,且傾向於明朗的色調黃色、粉紅色、紅色、黃綠色

n在憂鬱、煩悶、不安時,則傾向於暗調色彩之使用黑色、自色、暗綠、灰色,並使用在畫面上的顏色也較少。

色彩與幼兒個性

n經常使用暖色系紅色、橙色、黃色則是表現自由、愛情的滿足、自我中心、同情、依賴他人、協力、調和的,其表示幼兒是幸福快樂,家庭生活環境是良好的。

n常使用冷色系綠色、青色、藍色、茶色、黑色是表現壓抑、不適合、理性、意志、自私、反抗性的,幼兒在情感與情緒生活上需要加以疏導。

 

n個性開朗、生活經驗豐富、社會適應良好的幼兒,在情緒表達時,其主要的色彩是使用紅、黃、橘、白色。

n個性內向、與人相處困難的幼兒,其主要的色彩使用為藍、綠、紫、黑。

樹木造形

n畫出根部的樹木:幼兒在畫樹木時,如果把根部畫出來,根據統計畫出根部的幼兒,幼稚園佔15,小學低年級佔40

n假如他把根部畫的特別大,或是對根部特別關心時,可以查看是否受童話書的圖案或親眼看到栽種樹木的情形而影響。假如都不是則象徵體力、體能比別人差的那種劣等感的表示。

n有花和果實的樹木:當女孩對母親的化妝品感到興趣,男生發現自己的身體與女生不同時,會有這些樹木出現。但是也有幼兒是在果園或公園中看到這種樹木,受此影響而畫的,就不同了。

 

n只畫「樹幹」和「樹枝」沒有葉子的樹木:幼兒畫樹木只有26會畫上樹葉,因此不畫樹葉的多半是情緒安定的幼兒,他能控制情感,並且有禮貌。但是有些退卻嫌過分細膩和膽小。故樹木畫很大,表示男性的性格,個性活潑開朗、蹦蹦跳跳。樹幹畫的很細長,則表示幼兒欠缺活力,是和藹的幼兒。

手的造形

n手的向上與向下:觀察一張幼兒繪畫上的人物,他的手臂是向上舉開,表示快活、得意,對自己所要求的都能獲得滿足。

n若手臂部分畫的比較大,是屬於好打架,佔有慾強的幼兒。

n把手放下,貼近身體是比較溫順、神經質的幼兒;也有可能是畏縮、受欺負、不易交到朋友的幼兒所畫。

手的造形

n手放在背後:這種幼兒容易和別人妥協,很有禮貌,但過分壓抑自己的情感,日子一久,容易失去自己的個性。

n不畫手:幼兒四、五歲的時候,不畫手的居多,其原因是此時期的幼兒,還未確立自我,因此沒有把手畫出來。而一般的幼兒之中,過分溫順、聽從,不加反抗的幼兒也不會畫手。

 

情境化表現

n鞦韆:描繪破裂的鞦韆代表傷心。

n綻放的花朵或豐盛的果實畫面代表快樂等情緒。

n透過物體或影像的隱喻性之象徵表現方式,來傳達情緒感覺。

n幼兒在畫樹木時,如果把根部畫的比較大,或對根部特別關心時,則象徵體力、體能比別人差的情緒感受。

情境化表現

n畫出黑色的太陽,表示家庭生活有不安,幼兒所呈現的情緒感覺是表示對家庭生活表示不滿、不快樂。

n幼兒喜歡在畫面上出現電燈、日光燈、電爐等光體,表示孩子期盼父母給他快樂的生活。

n在幼兒心目中,太陽是「明朗」、「快樂」的象徵,其所呈現的情緒感覺,則表示快樂、開心、高興Winston,1995 ;鄭明進,1995

 

擬人化表現

n擬人化的表現即表示在太陽、動物或樹上出現有人的表情或動作,如快樂的樹,有微笑的臉或快樂的表情;生氣的樹,有憤怒的臉或不愉悅的表情;傷心的樹,有哭泣的臉或難過的表情;吵鬧的樹,有大聲說話或吵鬧的表情等屬之。

家庭動力繪畫的分析

n排列順序

n大小

n位置(左、右)

n距離(遠、近)

n空間(同一空間、不同空間)

n筆觸

n線條(粗、細)

 

n省略的人

n人物特徵

n細節

 

幼兒繪畫與親子互動

(一)雙親

n大小:幼兒對父母的愛,是以接觸的多寡來決定。愛他關心他比較多的人,在畫面上就被畫的比較大。一般情況下,接觸母親的機會比父親多,因此在畫面上被畫的比較大,以母親佔多數。

n位置:注意孩子對雙親在畫面上的安排,也能看出這個家庭誰是主宰者。孩子常把自己畫在雙親之間。若被畫在左邊的人,表示是這個家庭發號施令決定事情的人。

 

 

(二)太陽

n有光芒的太陽:太陽在幼兒心目中,是「明朗」、「快樂」的象徵。若畫面上出現電燈、日光燈、電爐等光體的描繪和描繪太陽是一樣的,表示孩子是在求得父母給他快樂生活的慾望。雙親若是離婚,或雙親之間吵的很兇時,孩子們的畫面上則會出現許多的太陽和電燈。

n擬人化的太陽:如果幼兒在五、六歲畫出的太陽是有眉毛、眼睛、嘴巴,則表示這個孩子是智力極高的孩子,懂得取悅父母。不過,受到童話故事書影響的幼兒,也會畫出這種太陽。

n黑色的太陽:幼兒們如果畫出黑色的太陽,表示他的家庭生活有不安,或表示他對家庭生活表示不滿。如果在黑色太陽之外,再加上很長的光芒,這是表示有一件很不尋常的事要發生的象徵。

 

n煙囪:在房子屋頂上畫煙囪,這是希望獲得別人關心的表示。雙親外出工作的孩子,多有此種表現,渴望多一些父母的關愛。

n樓梯:在畫面上把樓梯畫的特別大,特別長的幼兒,是意味孩子不想回家,對現有的家不滿,希望搬到理想的房子裡住,也顯示親子關係有待強化。

 

個案分析 岳冰

n名字

岳冰

 

n年齡

十歲

 

n學歷

小學五年級

 

n喜好

繪畫 . 英文

不太好動

背景

n家庭背景

父親¡V經理

母親¡V襄理

妹妹¡V就讀三年班

父母照顧非常周到

工作不太忙碌

n與父母之相處

媽媽相當溺愛, 保護, 遷就兒子

n學校表現

非 常聽老師話

不太多朋友

不懂照顧自己

童真.思想簡單

個案分析─小華

背景

背景

n與父母之相處

父親-小華較尊重父親,關係良好

母親-對小華多批評,少讚賞,有時會大聲責罵,小華有時會反駁     

母親,但仍算服從

n學校表現

有幾位較好的同學

算聽老師話,但會¡§欺負¡¨¡§好蝦¡¨的老師

渴望替老師服務

有時會打擾¡§好蝦¡¨的同學

學業成績尚可

 

感謝您的聆聽

─珍重再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