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一个家庭暴力案例的分析

(2008-09-30 15:00:04)
标签:

家庭暴力案例

教育

分类: 心理咨询类
                               关于一个家庭暴力案例的分析
2008-09-25 21:01:11 原文地址: http://q.blog.sina.com.cn/gyb123456/blogfile/509fa5590100bax4&dpc=1[查看原文]

这是一个朋友让我分析的一个案例。

核心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女儿、儿子(13岁)

核心家庭事件:爸爸和妈妈8年前离异,妈妈离开,爸爸带女儿和儿子长大

寻求解决问题:爸爸经常动手打儿子

 

既然发生了,那就是事实;既然是事实,我们就必须尊重。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有它自己的运作方式。任何形式的介入,对家庭而言,都是外在的干扰。干预他人的家庭系统,必须得到他人的许可。所以作为治疗师,去帮助人是有限度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暴力的案例。这种案例在国外,一般会进入司法程序。这是一种强制性干预的典型,对这个家庭而言,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好的变化,甚至是有害的。

 

表明上看,这是也是一例因父母离异,造成父亲出现暴力倾向的案例。

首先,我们要明白父母离异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很多时候离异是必然的。对有孩子的父母而言,父母双方都要为此承担责任,并付出相应的代价。

其次,表明上看父亲是一个施暴者,其实他也是一个受害者。在父亲的童年,他一定也有类似的暴力遭遇。父亲只不过是把他童年学到的东西,应用在自己现在的家庭而已。

其三,母亲表明上看是一个冷酷的母亲,离家之后就杳无音讯。我们只能说,她一定有把孩子完全交托给孩子的父亲的理由。其他的一切分析都只能是一种猜测。

 

最后,最重要的问题总是关于孩子的。孩子是暴力的受害者,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能做什么呢?一个施暴者和一个受害者,他们之间有很深的连结,同时他们又是父子,这种连结是极深的。我们去干预,必然打破了这个平衡,也必然导致这个家庭更加的混乱。如果我们干预了,我们还必须准备为后面的混乱承担责任。我不能假设后面的混乱较前面的暴力行为更好一些。所以,我不赞成外界的强力介入处理这样的家庭暴力事件。

 

当然,要解决问题,关键是父亲。所以,我们必须首先征得父亲的同意。

尽管我们对父亲的原生家庭一无所知,我们还是可以断定父亲是他原生家庭的受害者。要处理目前的问题,我们必须先处理父亲和原生家庭的问题。其他的处理方式,看似直接有效,但是也可能带来更糟的后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