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不是一语两言能说清楚的。
娜一直非常推崇日本的文化,影视直至日本历史。虽然我持不同意见,日本那一小段历史比起我国深远浑厚的历史来说,连用不值一提这个词来形容都觉得对他有所抬高。而影视方面,他们的电视剧做得很精致,但却连日本本国相当于国宝一级的艺妓在好莱坞的演绎,竟然找不出世界级的演员来演,只能用外貌相似的中国的国际大明星,虽然日本国人对好莱坞版的艺妓嗤之以鼻,就像大多数国内评论对于卧虎藏龙一样的嗤。我心里非常明白,日本,就像我们国家这头睡狮边上的小闹钟一样,时刻提醒着,我们身边有一个并不十分友好和善的大大小邻居。它又是一面直视我们的镜子,在人口少资源少国土小,但却在近代及二战后的迅速倔起,人家凡事从点滴做起,并保持天皇这个绝对的现实图腾。
经常能看到国人褒扬日本人和日本很多传统的文章。日本人对国民的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小学生外出的夏令营,看到的都是非常清一色的真挚的互助友爱;王石曾经在日本买的一架单反相机坏了,因为修理费跟买一台新的价格一样就想不要旧的,再买一台,而店主却不卖给他,说机械也是有生命的。日本人制造机械也像是对待一条生命一样有着严谨的态度;“日本人眼里干净和整洁是生活中的必须,不允许有一丝的杂乱,日本人告诉我们效率是把东西永远放在固定的地方;听说日本人吃饭会把用完的湿毛巾叠得整整齐齐,筷子放回包装里,有盖子的碗则盖上盖子,不会吃得乱七八糟让人去收拾;住酒店第二天也会把被子和睡袍叠好,还会把浴室里的牙刷等放整齐。对于他们来说,这叫传统,传统就是定势,就是千百万人千百万年的约定俗成的共识,我们称之为文化。”
在我们家里有个活生生的例子。老公的嫂子就是个日本人,她来我们家做客时,喝完水的杯子,全家人临行前她“呼呼”地帮我全部收拾到厨房;在北京有出游计划的,当天五点就起床收拾(美容),永远看着都是光鲜亮丽一直武装到指甲;哥说,她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我知道这个说法一点儿也不夸张。日本小孩从小帮妈干活,收拾厨房完了还要用柠檬去味。
日本人的细致入微是国人想像不到的,他们讲究的是一切以人为本,他们也真正做到了,而不是只喊喊口号,拉个条幅什么的。家里有个日本小挂钩,是挂在厨房洗手池下面的门或小厨柜板上,用来挂塑料袋装垃圾的;引用吉娃娃的张照片:
因为怕乘客觉得司机在看后视镜时左顾右盼引起乘客不安,日本的出租车后视镜全部安到了车头,对于他们来说,实用和效率往往比美观或面子更重要。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我觉得,他们对我们的影响远不如古代大中国对他们的影响。就像我听说一个普通的老外读了五遍孙子兵法,而我一遍也没读过,我觉得很羞愧,很羞愧。传统和文化就这样一点点被丢弃。有多少人在读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的同时,想到过古代有很多小品文同样是在摆事实讲道理,孔孟圣贤之士对于人生,世界观早就有了深刻的领悟。
我一直觉得哪国或地区文化传播,必定暗示着经济的发达。欧美对我们的影响,英快成了除汉语以外的官方语言;以前香港娱乐的繁荣引起粤的学习热潮,我们甚至觉得那个曾经是穷乡僻壤的地方语言也是那么的美妙;后来的日本语,韩语,一个也跑不到。
我经常觉得我们是自大的。我们早就把谦逊抛诸脑后,我们经常会看不起别人,一生中大部分时候都是褒扬自己,轻视或是看不起别人。说小点所有的人,说大点所有的国家,有长处就必定会有短处,在一方面短缺在另一方面就会有所长,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一无是处之人。我们在轻视别人的长处,夸大自己的长处的时候,何时能学会用自己的短处向别人的长处学习哟!
前段时间发的博文《美丽的谎言》,确实有点偏激,虽然是冲着绿色奥运的口号来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为了环保,我们的国家确实作了不少努力,包括很多地方在发放免费的布制购物袋。五一开始北京许多的公共场合下令禁烟,惩罚的力度很小,以说服教育为主,罚只是做做样子,10钱的惩罚金额是不是太小了点。新加坡以法律严厉著名,因为是热带国家,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有机构隔三岔五的会深入到各家各户,检查家里有没有超过二天没有倒掉的水(按这样来说,我的泡菜在新加坡没法生存了)。也许别的国家的发展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