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孩子的变蒸现象

(2017-01-09 10:44:49)
标签:

育儿

健康



    
当家长的人经常会遇到一个常见的问题:孩子突然发热,用体温计一测,三十八九度!这时很多家长就马上抱起孩子去医院打针。其实,从中医学的角度看,小儿发热不一定是病理性的反应,还可能是一种生理性的发热反应。有人可能不明白了,同样是发热,怎么还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区别?

 

    隋唐时期巢元方写了一部医论叫《诸病源候论》,此书在婴儿门里谈到一个很重要的学术观点叫变蒸。为什么小孩会频繁地发生高热呢?这就好比我们把一把豆子放在水里,如果我们天天用凉水泡它,它是生长不成豆芽菜的。一定要有适宜的温度,温度~升高,豆子就会开始生长、发芽。同样的道理,小孩在生长发育时,也需要一个升高的温度来促进他整体思维、意识、形体的发育成长,这个发育成长的过程古人就称之为变蒸。古人描述的有32天一蒸,有64天一蒸,有72天一蒸的。就是变化,实际上也当发热讲,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变化当中的发热,实际上也是指在发热中婴幼儿的肌体产生的一次生理性变化。


    
今天的医学界对于变蒸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只要发热就是病。我以前曾经听老前辈们讲过,说小孩发一次烧就是长一次脑子,不但长脑子,还长个儿。我仔细观察自己的小孩,确实如老前辈们所言,小孩前两天还不会叫爸爸妈妈,发一次烧,退烧以后瞬间就会叫了。小孩变蒸的时候尽量让孩子吃母乳,因为母乳中有很多类似于今天我们说的抗生素,吃了母乳以后,小孩的抵抗力会增强。发热其实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发热本身是不会伤害到小儿的大脑的。相反,狂用退烧药往往会引起孩子体液的大量丢失,严重时还会导致孩子血压下降、休克。那么,如何区别生理性发热和病理性发热呢?

 



    
生理性发热的症状与治疗


    
有一些孩子到十五六岁青春期的时候会无缘无故地嚷腿疼,家长带他到医院去检查却没有任何毛病,这就叫生理性的疼痛。我们上面说的变蒸就是属于生理性发热。    发烧跟变蒸既然一·个是生理性的,一个是病理性的,那么怎么去区别呢?生理性的发热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小儿发热只要是39度以内,小儿依然有精神,给他个玩具他还能玩,还能牙牙学语,能跟人交流;二是小儿的耳朵发凉;三是小儿屁股发凉。当小儿发热有以上三个特点时,我们就可以判断孩子得的是生理性发热,也就是说这个孩子正是在变蒸,建议家长千万不要着急,不要轻易地给孩子打针退烧。


    
如果我们在孩子变蒸时用人为的方法降低他的体温,反而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当孩子变蒸时,我们只需要在饮食上给他吃得清淡一些;如果小孩正在吃奶的时候,那么做妈妈的饮食就要清淡一些,帮孩子把这一关度过去。


    
遗憾的是人们遇到儿童这种正常的生理性发热也会马上送孩子去医院输液。孩子一年中会有很多次这种生理性发热,如果每次都输液,他一年最少也得输46次。但凡孩子有个风吹草动就会被家长送医院,去了医院高烧还是退不下来,这是因为大家不明白发热只是~个正常的生理变化过程。


    
小儿时期,人体体温的调节能力比较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面对小儿生理性发热,我们应该松解一下小儿的衣被,通风散热,同时还要注意给小儿补充水分,一般情况下很快他的体温就可以下降了。


    
有的小孩可能两三岁也没有一次变蒸,实际上小儿变蒸时,也不是只表现为发热症状,孩子有几天突然不爱玩了,懒了,也许这就是他正在进行一次生长变化。有时候,一些十几岁的孩子早晨起不来床,这也是一种生理变化在起作用。早上六七点钟正是孩子在长个的时候,其实人的生长跟万物的生长时间差不多,在夏季、春季时生长得快些,尤其是春天。这方面西方医学也做过统计跟观察,说小孩长个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春天,因为春主生发,夏主生长。我觉得学校应该把学生上课的时间都调到八点钟以后,这样对青少年的生长和发育是非常有好处的。

 



    
病理性发热的症状与治疗


    
什么是病理性发热呢?如果小儿发烧38度或者39度多一点或者只是发烧到37度多一点的时候,孩子就没有精神了。看着他昏昏欲睡,一摸感觉他的耳朵发热,手脚冰凉,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这种发热应该是属于病理性的发热了。


    
中医讲小儿病理性的发热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风寒,二是食积。大一点的孩子吃东西不知道节制,一不留神就会吃多了,就会得一种儿童常见病,叫食积。食积容易引起小儿发热,这个时候我们观察一下小孩的大便,会发现食积发热的小儿大便非常的恶臭。中医在治疗这种食积发热也有很多的方法,比如给孩子吃一些化食丹、化食丸。

 

    对于小儿疾病而言,除去先天性疾病,后天如果不乱治的话就两种病:一种是太阴肺,也就是风寒;另一种是太阴脾,也就是伤食。太阴肺和太阴脾的发热跟小儿在变蒸时的发热是不一样的,变蒸时小孩虽然也发热,也有一些感冒的症状,可是很轻微,不像病理性的发热那么严重。家长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这两种发热的差别。不过我们观察时,如果没有医生配合,一定要小心谨慎点,别等孩子发热到抽风了还不带他去医院。

    如果是一百天以内的或六个月大的小孩发热,我们应该怎么去治疗呢?这时候我们要母婴同治,就是让孩子的母亲吃一些清热解毒的药,再通过乳汁传给孩子来治疗。这种母婴同治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前几年,国际上提出了一个关于医学上什么是科学的命题,有人认为:一切治愈皆为科学,就是说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治好病就是科学的方法,母婴同治无疑就是一种治愈的科学。

                                                                                                                                      选自《养生就是养阳气》  武国忠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变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