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朴实、扎实的好课
标签:
蒋开键听课收获陈铮主席真实、朴实、扎实的好课杂谈 |
分类: 教育教研 |
真实、朴实、扎实的好课




约
清晨五时两刻,耳畔闹铃长鸣。迅疾钻出被窝,着衣,穿鞋,洗漱,走出家门,新的一天开始了。
走进校园,一切都还在沉睡中,打开办公室,泡上一杯茶,坐于桌前,刚好六点,于是拿出手机,开始每一天的第一个约定:跟孩子打电话,提醒他们可以起床了。
孩子在省城读书,一个高三,一个高二,学习较辛苦,每晚作业要写到十二点左右,他们担心自己第二天睡过了头,就请求我每天六点给他们打电话。希望他们能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我非常愉快的接受了这个请求,一晃就一年多了。
六点十分,我会准点出现在我的教室门口,一年四季,只要是在学校的时候,因为我跟我从教的学生们说过,惜时如金守时如命,把自己在校的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从当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老师做起!
也许是习惯使然,也许是孩子们渐次长大,明白了高考对自己的作用,抑或是……总而言之,现在的我的学生们已是全校每天到得最早、最齐且读书声最是琅琅的班级了,是不是我在自觉不自觉里就跟学生们有了一个约定?
高三了,高考近了,喜欢这样的句子“拼在高三,赢在高考”“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高三不当人,考后人上人”,于是每天跟孩子们相处的时间更多了,除排在课程表上自己的课外,早晨6:10——7:20,中午12:40——14:10,傍晚17:40——18:50,晚上21:25——22:00,我无一例外的跟学生们在一起,他们也习惯了有我的日子,高三,我们就这样一起走过。
早晨七点,伴着学生们一起晨练后,又会拨通家里那位的电话,温馨提示她该起床了,要不来不及吃早饭就得上班啦!不过这样的电话,一打就十多年了,这算不算我跟她的约定?
每晚的读报时间,虽然只有那短短的十五分钟,我特别的在意,在我的班上,无论当天的作业有多重,我都会让学生在此刻放下来读报、读杂志、读名著,大声诵读,有时老师遇上精彩名段或者时事热闻,会现场解读或诵读给孩子们,这一刻是我班最热闹最精彩的时段,当然大多时候我都会静静地坐在教室的前台,欣赏着孩子们心无旁骛的诵读,心里的那份愉悦是旁人无法分享的。这一来,不觉就三年了,聪明的你,能不能告诉我,这算不算我跟孩子们的又一约定?
每周五下午,一向拖沓的我却一反常态,显得特别的干脆利落,下午第二节课后,随即叮咛几句后放学,放学时亘古不变的一句话是:今天下午全体学生必须回家,现在你能每周一次回家跟亲人团聚,上大学后就一年两次了,多珍惜!也就是在这一天,我自会驱车回乡下看望我的母亲,无论天晴还是下雨,无一例外,从十七岁登上讲台,到如今,已经整整二十四年了,这又算不算我跟母亲、还有自己的内心的一个约定?
现在,每每孩子求学归来,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我带着他们一起回老家,这时无论我工作多忙,我都会挪出时间跟他们一道,坐在老家的餐桌上吃母亲的铁锅饭,听她的唠叨,看她小跑似的进进出出,眉梢眼角的笑意,一种温暖与幸福溢满心间。
每天忙完学校的事务,回家一番洗漱,坐在电脑跟前的时候,一般都十一点了,备课,制课件。更多的时候会在空间里梳理自己一天的心情与感悟,写下一些文字,这样一来,也有八年的光阴了,自己教过的很多孩子会在空闲时候去我的空间转转,有时也会来几句感悟,每每读到他们稚嫩的话语,心里就有一份成就感,于是跟空间约定:每天不见不散!
而今,我已步入不惑,虽时常困扰事务的繁琐,深感人到中年担子的沉重,却觉得每一天都丰盈充实,也特别的在意自己,于是又跟自己约定:好好活着!
什么是好课?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就是好课!
向陈铮主席学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