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冯居士离体经验:看到的宇宙真相(一)

(2010-03-10 08:50:11)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生感悟

 ***作家、作曲家-- 冯冯居士 简介 ***

  

  本名张志雄的冯冯,现名冯培德,旅居加拿大的佛法修行者。1945年出生于广东,父亲为乌克兰军官,母亲则是广西壮族人。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涯,一切凭着自力更生在香港与台湾两地成长。

  

  虽然只有小学五年级学历和各种生计烦恼,冯冯以其天赋,长期刻苦自修,通晓十种语言,16岁时,即以法文创作短篇小说《水牛》而开始在国际文坛崭露头角。曾获得两个国家的元首接见。两年后,以其畅销长篇小说《微曦》而荣膺国际青年商会举办的首屈『十大杰出青年奖』。然而就在名利如日中天的时候,他远遁加拿大,改名隐居,侍奉老母,过起艰辛贫寒的生活。

  

  他曾拜于宣化上人坐下,与虚云老和尚等诸多高僧大德都有深厚法缘。

  在佛教创作方面,因其天赋异禀,陆续著有《夜半钟声》、《禅定天眼通的实验》、《天眼、法眼、慧眼的追寻》、《太空科学核子物理学与佛理的印证》、《空虚的云》(虚云老和尚长篇传记)、《从巴西来的小男孩》等书,并且有不少为人称颂的神异事件,在港台、东南亚、北美,等地影响很大。

  冯冯从小也画艺非凡,甚至可以遥感到访客容貌并画下来,令人称奇。

  

  他自幼对音乐充满向往,虽然经受生计困扰和无情的嘲讽,但靠着自己不懈的自修和努力,其作品终于获得成功,其佛教圣乐感动许多人热泪盈眶,有震撼灵魂的力量。大型芭蕾舞曲《雪莲仙子》编曲极其复杂,甚至用了一些罕见乐器,97年在莫斯科联邦乐团和芭蕾舞团的演绎下获得轰动,因此获得俄罗斯卡尔诃音乐学院颁发的作曲家博士学位。

  他是美国荣誉公民,亦被不少音乐大师誉为二十世纪最后的音乐天才。

  

  可是这背后的艰辛也许只有他自己可以体会。清贫的他连五线谱都没有,要靠自己画线,作品出来后又经历各种嘲讽和四处碰壁的多舜命运,多年后才得缘发行。后面会有相关的感人经历和奇缘。

  

  冯冯居士凭着自修,在文坛、乐坛、画坛、宗教界、甚至折纸艺术都拥有非常的成就和名气。他却从不贪恋名利、不依权贵,人格高尚,始终都清贫、隐居、独身与清修,简单知足的生活。当今世间,这样的传奇人物恐怕不多了。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举世知名的虚荣又岂能永生不朽?一切都不过是电光火石般短暂的幻相而已,我何必为此幻相去著魔?患得患失,哭笑无常?

  所以我遁走了,所以我隐名埋姓,所以我一再迁居,宁愿做一个低微的小工,只求勉强维生,得免心为形役,于愿足已。今天我不修边幅,蔽衣入市,无人相识;我独行荒野,骋游冰原,固然距离逍遥之境尚远,也更谈不上快乐,我却感到自在得多。

 

〈序〉

  人到底有没有灵魂?佛经不称为灵魂,只称为神识,我信那是有的,自己有过不少无法解释的摇控心力实验及“离体”经验,世上很多人都有过此类经验,虽则程度因人而殊。

  

  我不时在修行佛家禅定时离开自己的躯体,看见躯体仍在打坐,而识我已经飞翔进入太空深处,从彼处可以看见娑婆世界的过去与未来,因为在宇宙深处,时间是零,空间多度综合交错,以无限观察有限,以静观动,一切因果、动向有一定的运动往复方向和轨道,都历历在目。

  

  很多人修禅定也有类似这样的经验,所谓禅定境界的四级,其实只是大概的划分,并无确定的界限。上面说我的低浅的禅定境界,大概也只能列入二禅阶段罢?实在不值得窃喜,亦更不值得以之告人。在这里,只不过是拿我这种幼稚的初境来作为研究实验话题而已。

  

  如果这种“离体”的经验,可以认为“心识”的自由活动,那么,识就是灵魂。佛经教人学佛找寻真如自性亲证,转识成智,因智发慧,在我个人感受来说,这正是佛教我们达到“如来”的方法,也是唯一进入永恒不生不灭之路。我多次在拙作各文中讲过,人人都有潜在的“心力”,只有被自已的物欲六魔五蕴所封闭!被七情六欲所禁锢。唯有从修学修习禅定或念佛,理入行入,才可获得佛力接引自力而释放自己的心力与识力(灵魂)。

  (详述可参考冯冯著:《世界尖端科学家对于遥控心力与灵识的追寻· 诺贝尔物理学家与医学家的观点汇述》)

  

   以我尚未入门之肤浅心灵经历来妄说这些话,自己也觉得十分幼稚可笑,不过这的确是内心的感觉。自从我在《内明》开始公开个人的肤浅心灵经验之后,不时会有人表示怀疑,褒贬俱来。我趁此表白一下,我说的都只能代表个人的心灵现象,距佛法本意尚远,我才学了多久佛,怎敢说有什么进境呢?只不过都是自己的心灵历程罢了,安知不都是虚幻?安知不都是心魔所设的「小雷音」?一切都应视之为幻!

                      小雷音

  

  我时常在定中或梦中看书,所看者往往是些古老的书籍,醒来有时记得全部,多半只记得一部分,有时也能将它笔录下来,但多半残缺不全,往往不解其意,而且不知道书名为何。我常在梦中或定中去到一处藏经楼,楼中有靠墙而立多层高高书架,每一格都堆放很多石印的古旧书籍,累千累万,都不是汉文,可能是藏文,一字不识,但是我常常回到此楼看书,直到佛殿钟响,我才突然而醒,身已在加拿大家中。而那处之佛殿景物,仍然历历在目,无法解释,也不知该处在何地?那些经卷,多达数十万卷。

  在那处藏经楼上,没有什么僧人,只有我独自取阅经典书籍,偶然有一两位僧人出现,都似未看见我,从未对我注意,我有时向他们发问,也不会获得反应回答。他们连望都不望我一眼,查完就走。倒是外面楼下的大殿,有很多僧众,都不似中土人,有些披着红色?有些黄色,亦有些灰色的僧袍,我也曾从楼上飞身跃下,但是从无一人注意过我。

  我记得有一次又身在彼楼看书,突然看懂那些奇怪的文字一部分,其大意如下:「彼众来自小天狼星,上身是人,下身是鱼。 」又说:「小天狼星,距此亿里路,肉眼不可见,唯佛眼可见之。」又说:「小天狼星,隐于大天狼星之后,星球表面均为弱水。」「小天狼星,物体重于世界十有六倍。」

  

  遍查天文学书籍,方知有小天狼星,果然是肉眼不能见之小星。更有天文学者说:「非洲 腹地多哥土人,数千年以来已经知道有小天狼星之存在,多哥族人奉祀之神像,是一座上身是人、下身是鱼的半人半鱼怪物。多哥族人自古传说,半人半鱼的神人教给人类智识与文明,这些神人来自于小天狼星之大海中,来到地球,居住于地中海。

  多哥族五千年前居住于地中海南岸,后来被后起的民族压迫而避居非洲至今。 

我那常去之藏经楼,书籍都编有年代,记得我取阅过一卷是卷轴状的,编年为佛陀之前八千七百二十三年,质料似纸而非纸。

  如果不妄,我相信所去之处是喜马拉雅山附近。对于天文无任何知识的我,实在无理由会知道有个什么小天狼星

一次,我去到藏经楼看书,看到一段,也不知道其是梵文还是藏文?但我突然看懂,大意说:「巨岛从南方漂来,碰撞西藏平原,大雪天山升起,夹在中间,成为耸入云霄之高峰,藏地变成高原。」

  

  我百思不得其解,与一科学界友人谈及,友人终于找到加拿大著名地质学家威尔逊博士之名著《大陆漂移学说》,指出告诉我:印度在亿万年前,渐渐漂移北行,终于与西藏一带互撞,地片拱起,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即使是最高峰上面的土壤,仍有海底之贝壳化石土层。

  

  藏经楼有一卷,指出南方有一个大洋,有一个古国,突然全部陆沉,形成大洋。国人逃生者,有人到达天竺,携来「卍」字与佛像,奉祀之无源古佛,再经十万八千劫,转生为释迦。

  这一段,尚没有找到可以佐证之文献,姑妄在此录之存疑。那一段文字解释说:「卍」字就是太阳之光华旋转之象,象征智慧与生命。

  

  这些解释,未知是否符合佛教?这都是我梦中或定中飞往雪山一藏经楼看书看到的片段。其他零碎尤多,不及一一叙述。

  

  (天华出版社编案:明报145--一九七八年一月号,有篇根据七七年四月的Scientific American最新研究资料写成的《印度冲击欧亚大陆使中国发生大地震》一文,中说“印度次大陆每年向北移动越五公分”,“喜马拉雅原是平原”,“印度次大陆已走了两公里”,“西藏高原……承受了六至七百公里的面积”等科学研究论断。

  

  

  有时候我也在定中和梦中进入罗马教廷图书馆,翻阅平时不懂的拉丁文古籍羊皮巨册,甚至有些是古代契形文字的巨册,使我得知很多很多沿革与隐秘,因系他教,在此不便讨论。

  

  

  有时候我又翻阅一些外文书籍,回来后历历在目,甚至可以打字记录下来,有条不紊,只是不知道属于什么书籍,而且记忆只能仅存半小时,逾时印象全失。

  我很难描述这种经验,这好象摄影,经我眼中一看,全书各页一一都摄了底片,但一经暴光,就全都消失不见。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人之经验,不少佛友都有此种经验吧?

  

  话说回头,假如我梦中或可说是定中所见之书籍可靠,然则佛教之历史,实在已不只是数千年而已,已经不知是多少万年经几千万劫了,而且佛教中之古籍对于宇宙所知,既早而渊博。

  

  相信佛友中有人曾去过喜马拉雅山与西藏,假如能提供些微指教,指出我梦中所见之佛寺与经楼,大约在何处,那就感激不尽了。假如能因此引起研究该处之古籍发掘知识,岂不甚好?

  

  我仍能再多作一些描写:殿佛像下面,殿中有两根巨大龙柱,那两条金龙是会旋转的,绕着圆柱旋转,有点像走马灯一样。大殿外面是很高的巨石砌成殿基的下半层,高高的,像一城墙,整座大殿,就好像是置放在半山是崖上似的,十分险峻。我看不见有汉字的牌匾,大殿也不很似中国式的佛寺。木料都很陈旧,并无油漆,呈褐色的天然颜色。

  

  天知道我这常游之地这一座大殿与经楼,是什么地方,我有时坐在顶面,有时贴顶而飞,有时在座前拜佛,都没有理睬我,那些僧人,有些貌似蒙古人,有些似汉人,有些似印度人。有时后我想起:莫非这是我自己的心魔?像西游记中的「小雷音」似的?

  

我想起虚云大师所讲的:「魔来魔斩,佛来佛斩」之语。所以我亦不当这些境界是真,我有所见,也不敢喜,亦不敢惧,随它去好了。 我历来所见异象太多,也分不清孰是魔来孰是佛?有时我觉得,倒不如一无所见最好,一无所见,最为清净!至人无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