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学论文 |
实验目的:
了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结构
掌握火焰原子化和无火焰原子化的优缺点
了解如何优化实验条件
实验原理: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采用石墨炉使石墨管升至2000。C以上,让管内试样中待测元素分解成气态的基态原子,由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吸收其共振线,且吸收强度与含量成正比关系,故可进行定量分析。它属于非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试样用量小的特点,方法的绝对灵敏度较火焰法高几个数量级,可达10-14g,并可直接测定固体试样。但仪器较复杂、背景吸收干扰较大。工作步骤可分为干燥、灰化、原子化和除残四个阶段。
通常使用偏振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它具有利用塞曼效应扣除背景的功能。
实验仪器和试剂: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管:25ml容量瓶
铅标准溶液(1ppm);水样;1%稀HNO3
实验步骤
1.按下列参数设置测量条件
1)分析线波长 (283.3nm)
2)灯电流
3)狭缝宽度(0.5nm)
4)干燥温度(122℃)和时间(30s)
5)灰化温度(400℃)和时间(20s)
6)原子化温度(950℃)和时间(3s)
7)清洗温度(2700℃)和时间(3s)
8)氩气流量(2L/min)
2.取铅标准溶液用1%HNO3稀释到刻度,摇匀,配制5.00,10.00,20.00,50.00ng/ml的铅标准溶液,备用
3.配置浓度低于50.00ng/mL 的水样量
4.用1%稀HNO3配置空白溶液
5.采取自动进样方式进样,进样量20μg
结果与数据处理:
1.数据记录
SAMPLE ID |
SIGNAL Abs (峰高) |
CONC.(ng/mL) |
CORRECTED CONC.(ng/L) |
空白 |
0.002 |
0 |
|
标准1 |
0.003 |
5 |
|
标准2 |
0.007 |
10 |
|
标准3 |
0.011 |
20 |
|
标准4 |
0.033 |
50 |
|
试样空白 |
0.003 |
4.7367 |
0 |
试样标识 |
0.03 |
46.188 |
41.4513 |
2.绘制工作曲线
从标准曲线中,查得水样中铅的含量:
根据y=0.03,从而得出铅的的浓度为49.33 ng/L
讨论
1.进样针的调节
进样针将试样溶液注入石墨管中的位置 (水平位置和垂直深度) 对分析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影响很大 , 须认真进行优化调整 , 以获得最佳分析结果。在实际操作中 , 先进行进样针水平位置定位校正 ,使进样针处于石墨管的正中 (左、右方向) ; 然后反时针调节进样针垂直调节螺丝 (调低) , 把进样针从较高位置调整到针尖恰好落到石墨管底部 , 此时在进样臂上做一标志 , 再顺时针调节垂直调节螺丝 , 将进样臂调高1mm , 即使进样针针尖离开石墨管底部 1mm。用该方法较正毛细管进样针的定位 ,简便易行 ,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波长的选择
本文选用 257. 4 nm,若用铝灵敏线 309. 4nm,空白的吸光度值较高 ,样品的吸光度值超出曲线范围 ,需要多次稀释 ,易产生误差。在 257. 4nm波长检测时 ,仪器信号较稳定 ,精密度也较好。
3.升温程序的选择
为保证样液完全干燥不会发生爆溅 ,本文采用斜坡升温模式 ,选择两步干燥。灰化和原子化温度是测定过程中的关键 ,适合的灰化温度可以消除基体干扰 ,而适合的原子化温度可以使元素的原子完全蒸出而不残留 ,且可延长石墨管使用寿命。
4.非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的特点:
优点是试样用量少,液体几微升,固体几毫克;原子化效率几乎达到100%;基态原子在吸收区停留时间长,约为10-1s。因此,其绝对灵敏度极高。但精密度较差,操作也比较复杂。
5.样品中存在基体干扰物的处理方法:
基体干扰来源:由于溶液的粘度,表面张力等物理因素,影响溶液的输送速度,雾化效率及原子化效率。
消除:可通过配制与试样溶液具有相似物理性质的标准溶液,消除干扰。也可通过适当稀释溶液,减少干扰。在基体性质不清楚或比较复杂时,使用标准加入法能较好地消除基体干扰物理干扰(基体效应)。加入基体改进剂:加入某些化学试剂于试液或石墨管中,改变基体或被测定元素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避免了化学干扰。
6.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应用广泛的微量金属元素的首选测定方法(非金属元素可采用间接法测量)。
(1)头发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微量元素与健康关系;
(2)水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分布规律;
(3)水果、蔬菜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4) 矿物、合金及各种材料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5) 各种生物试样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7.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1) 物理干扰
配制与被测试样相似的标准样品,是消除物理干扰的常用的方法。在不知道试样组成或无法匹配试样时,可采用标准加入法或稀释法来减小和消除物理干扰。
2)化学干扰
消除化学干扰的方法有:化学分离;使用高温火焰;加入释放剂和保护剂;使用基体改进剂等。
3) 电离干扰
加入更易电离的碱金属元素,可以有效地消除电离干扰。
4)光谱干扰
减少狭缝宽度;降低灯电流;选择无干扰的其它吸收线
5)背景干扰
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中,背景吸收的影响比火焰原子吸收法严重,若不扣除背景,有时根本无法进行测定,测量时必须予以校正。
(1)用邻近非共振线校正背景
(2)连续光源校正背景(氘灯扣除背景法)。
(3)塞曼效应校正背景
(4)自吸效应校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