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这样的人让我
(2024-03-12 12:44:30)
标签:
教育杂谈语文教学 |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动笔行文之前,应在题目横线处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如“尊敬”“佩服”“感动”“叹息”等,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训练目的。七下第一单元写作训练目的是《写出人物的精神》,如何写出人物精神?书中有明确的方法指导:抓住典型细节,借助写作手法,借助抒情议论句子。关于这三种方法,教师一一指导。
第二:模仿名家作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看得更远,这一单元有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可以学习其小标题的写法,学习其议论抒情的句子。还有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这一篇文章是极好的写作模仿对象,其对人物细节的捕捉是值得再三品味和学习的。至于《孙权劝学》,我强调的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以及详略的处理。
第三:审清作文题目。《这样的人让我——》这样的作文题目,很明确告知我们:“这样的人”该详写,“我”该略写。同时“让我”二字提醒我们在写作时要注重感受。不仅仅是写一个人,更要写我对这个人的情感态度。
这样的人让我思念
刚背上小书包的那个初秋,在记忆里,只剩下崭新的校园里枇杷树的甜香,和你牵起我的那只稚嫩的小手——那么柔软,那么温暖。
放学的铃声一响,你抿着小嘴,急急地奔过来牵住我的手,二话不说,拽着我冲出教室,一路跌跌撞撞,等我恍过神,你我已面对面身置校园一个隐蔽的角落。
点点斑驳的阳光穿透枇杷树繁茂的枝叶,打在你神秘兮兮的脸上。从此,我们有了秘密基地,还庄重地埋下了一颗纸折的星星,金色的。我惊叹着问你是怎么找到通向这里的小径,你笑而不语,转身又牵住我,说该回家了。你转身时,我看见了你白衬衣背上的泥点和划痕。
我生病了,烧得迷迷糊糊。在家躺了三天,才重新回到校园。放下书包,我第一时间从桌肚翻出落在学校的语文书和几份试卷——那正是我所担心的。打开书,我一惊,这几天落下的课文,小节都标得清清楚楚,笔记也记得明明白白!我赶紧翻开试卷,订正一一呈现在我眼前。那工整的字迹挺眼熟,而令我奇怪的是,你却死活不肯承认,也绝口不提此事。后来,偶然听见同学说,那几天你被老师批评了,说是做笔记太潦草。
牵起的两只小手,肩并肩走着走着就长大了。却未曾松开过。
体育课玩得实在太疯,一不留神就把校服裤子勾了一个口子。我登时愣在原地,你知道这几天我跟妈妈关系正僵,当场便执意要与我互换裤子,第二天,你把我的裤子带给我,一看已被缝原如初。
没看清你的表情,因为我的视线模糊了。
六下,你期中考试发挥失常。你喊我的名字。你的眼圈红得吓人,却无畏地直视着我眼睛,我本能地躲避了你的目光,这是六年来的头一回,你一字一顿,说誓必在期末考试超过我。
你确实也做到了,你总是这样。但你在我面前毫无高傲甚至高兴的表现,你一直都是这样。
毕业的那个盛夏特别热,枇杷成熟得比往年都早,第七次把甜香送进教室。毕业典礼怎生热闹,倒记得不大清楚了。只记得分别时,我俩潦草地拥抱了一下,便匆匆擦肩而过。尽管平时的我们从不吝啬自己的喜怒哀乐,但这次,我不愿让你看见我流泪。我知道,你也不愿让我看见。
……
如今,我们已穿上了不同的校服,就读于不同的初中。听说你也是班长,你的校园生活也和我一样快乐吗?有时走着走着,身侧冷飕飕、空荡荡,不由心生一阵失落,紧接着,取而代之的是思念。剪不断,理还乱,缠在心头,但我不想剪,也无从理,任凭它裹挟着记忆碎片将我埋没。
听说校园里那个“秘密基地”近期已被夷为了水泥地。基地不存在了,但那颗星星封印在地下,定会永久地闪着微弱而坚定的金光。
我好像在我的右侧,又感受到了那伴我走过小学六个春秋的呼吸和心跳。我握紧右手,那熟悉的温暖由掌心直冲入体内,灼热在我的心。
【语文老师说】
这是一篇读来让人流泪的作文。不过,流的是热泪,为年少的友谊,为不得不接受的离别,为时光的流逝,为所有少年的心事……小作者将关于朋友的回忆从记忆里撷出,慢慢地,一点一滴的从初识写起,记忆是零散的,但情感却是一以贯之的。仿佛有一双多年之后的眼睛,在时间的河流之上俯视,手的温度,衣的划痕,字的工整……这些原本以为湮没在时光深处的细节却依然历历在目。
细节越清晰,情感就越浓烈。这是我在讲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时告诉大家的。付熠然同学的这一篇作文有萧红的味道。萧红怀念她的鲁迅先生,付熠然思念她的小学好友。一样的只写小事,一样的满怀深情。
这样的人让我思念
邱思琳(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韩附实验学校)
春雨润湿了我的肩,春风撩起了我脸颊的头发,我落寞地远眺,万家灯火与湿沉沉的夜幕,仿佛分割出两个不同的世界。在这阴雨的天气里,我想您了,我的爷爷。
记忆里的爷爷却是温暖的,像阳光一样。
那天也是这样的阴雨天气,我放学回家,牵着爷爷的大手,匆匆走进小屋,一股土豆炖牛腩香气溢满每个房间。爷爷抖了抖伞上的雨水,我从一层层衣服中掏出爷爷刚给我买的新绘本,奶奶用手擦了擦灶台上的水,一口锅撑得满满的,盖着锅盖,冒着大小不一的泡泡,咕噜咕噜地叫着。
爷爷突然从他那老旧的衣袋里,用粗糙的手摸出一些好吃的东西,偷偷放进我的口袋中,并笑眯眯地对我说:“偷偷去吃,别被你爸妈发现了哦!”说完便慈爱地摸了摸我的头。
爷爷,我想您了,在天堂的你,是否还会偷偷藏着小糖果,送给你小小的孙女呢?
每每到春天,我和爷爷总迎着春的步伐,在草坪上放风筝,我在后面牵起风筝的一角,爷爷在前面随风小跑。后来,我们不再放风筝,爷爷总是说,他老了,跑不动了,但,在小小的我看来,爷爷怎么会老呢?爷爷还是那么强壮,只是走路越来越慢,腰越来越弯,像地里的老牛,慢悠悠地挪着。.
爷爷,我想您了,在天堂的你,是否还会偷偷跟在您的小孙女后面,悄悄地看着她长大?
爷爷总是穿着一件黑外套,一头银发,笑容灿烂。镜头回到爷爷从生病到故去的那两个多月。记得爷爷生病时,亲朋好友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他已瘦得快要皮包骨,病痛的折磨使他看起来那么虚弱,仿佛是烈日暴晒下的水渍,下一秒就会蒸发。他的腿浮肿,皮肤松垮,我走进房间,望着床上的他,他仿佛想跟我聊天,却已说不了话。我跟他说我去上学了,他点点头,没想到那竟成了我和爷爷的最后一面。
雨不知不觉停了,静谧的夜空中,星星探出了头。爷爷好似是那颗最亮的星,纵使我们再也无法相遇,但每当我抬起头时,总能看见一道缝隙,透出爷爷慈爱的目光。
夜深了,我又想起了您,我的爷爷.....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床上,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窗外传来熟悉的呼喊声:“卖煎饼啦!”这声音勾起了我对一位令人敬佩的人的回忆。
我走出家门,发现是那位卖煎饼的阿姨正在摊前忙碌着。她个子不高,头发乱糟糟的,满是银丝,脸上布满皱纹,手上也是厚厚的老茧。然而,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充满了朴实和善良。
“来份儿煎饼啊?”她用沙哑的嗓音亲切地问道。
我点了点头,她开始忙碌起来。她舀起一团面糊,在鏊子上转了几圈,面糊凝结成了薄如蝉翼的煎饼。她又拿起一个鸡蛋,在鏊子角一磕,蛋清和蛋黄顺利滚落到了煎饼上,顿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对她的手艺赞叹不已,而她却谦虚地说:“算不了什么。”
她边忙碌边告诉我:“我每天三点就得起床,准备鸡蛋、榨菜、青菜等,六点才能收拾利索。这会儿就来人了,一般都得忙活到十一点。”她停顿了一下,然后说:“为了家里,为了娃儿,能多挣几个钱就行。”说到这里,她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吃着她做的煎饼,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味道。看着她不辞劳苦地工作,我心中充满了敬佩:这位普通的阿姨,凌晨三点起床,深夜才能收摊,为了家人,她默默奉献,长年累月,周而复始……
这让我想起了许多其他辛勤工作的人:外卖小哥、清洁工、工程师……他们为家人、为社会、为国家辛勤工作,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坚实的柱石,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初升的太阳散发出万丈光芒,穿透朵朵云层,像阿姨这样的普通劳动者,给世界带来温暖的朝阳。我敬佩这样的人,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让我们学习他们,努力工作,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