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东济南丨《推窗风来》
(2023-05-03 08:25:54)
标签:
语文教学杂谈教学 |
2022山东济南丨《推窗风来》
2022山东济南丨《推窗风来》
命题背景:
中考作文本质上一般都属于话题作文。命题方向有四大类成长感悟类、感恩感动类、家国情怀类、审美感悟类。山东济南市近年中考作文题大都是短语形式出现,例如2019年的题目《走向深处》,2021年的题目《为自己赋能》,短语的提示好处是会给考生一些背景、次数或者频率等提示。考生需要认真审读短语,把思路打开,虚实结合,领会写作方向。
2022年山东济南卷以《推窗风来》为题。在写作时需注意“窗”和“风”的含义解读。题目分为两部分推窗和风来,学生在审题时,很容易联想到题目中前后两个短语的因果关系“推窗”可以让学生联想到具体的情景,比如遇到了什么问题,遇到了什么阻碍,有了什么动机,所以才会做出这样主动的一个动作。这能让学生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情景,所以写起来很容易上手。“风来”是结果,是和“推窗”有直接关联的另一种境界。这个题目从文体选择上说,写记叙文更容易让考生联系平时的生活积累。当然也可以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结合具体的情境导入,然后产生联想,最后自然就会有了一种新的理解或者境界提升。
一、整体解读
1.这个题目情境化:作文题目情境化,又称情景化,是指在某一种场合、某一种景象、某一种情节之下出发,进行写作。今年的作文题目,由生活场景中的“窗”与“风”而来,说白了很多与自己相关的故事,很多成长中的点滴,都可以通过它来表达,每一位考生都可以借助“窗与风”,有画面感地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2.这个题目比喻、双关:“窗”既指现实之窗,如家里的窗、老屋的窗、书房的窗、文人故居的窗,同时又有它的深层含义,如成长路上的选择与困惑,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与隔阂,家乡故土的坚守与执着,传统文化的怠慢与冷落。同理,“风”既指自然之风,同时也有着它的深层含义,如一份扑面而来的温馨与感动,一股油然而生的自信与力量。两个名词,主要决定了文章的选材和立意。同时,因为比喻与双关,就得需要兼顾行文中的虚与实,眼前所见的窗,为实写,作为比喻义、引申义的窗,是虚写;触觉感受到的风,是实写,以及作为比喻义、引申义的风,是虚写,虚实都需要兼顾。
3.这个题目是短语:题目是一个动宾短语,补充作文缺少的地点状语,故事的背景及选材方向就确定了。比如学校的窗,师生故事、同学故事;家里的窗,亲情故事,叛逆波折之后的重归于好等。
同时,关注题目中的两个动词“推”和“来”,要考虑两个动词的因果关系或顺承关系。“推”是因,要写出“推”前后的情感变化或认知变化;“推”的顺畅与波折,顺畅即为层层递进,波折即为欲扬先抑;“来”是果,要描绘出“来”时的画面细节和触情瞬间,细节是文章情感娓娓道来的具体体现,触情瞬间是画面定格,是特写,更是文章抒情的前提。两个动词,主要决定了文章的结构和布局。
二、选材立意
因为题目并没有限定主语,也没有限定具体情境的地点状语与宾语,所以,充分地发散思维和联想,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素材就会“千变万化”,这就是多元作文素材的精彩与魅力所在。
1.亲情类:平时与父亲少有交流,临近测试,自己练习许久的排球还是难以合格,牢骚、抱怨时时挂在嘴边,父亲却在一旁沉默不言。又一次失利,心有不甘,推开窗子,一股暖风扑面,小区的角落,父亲正吃力地练习颠球,他想帮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的动作并不协调,甚至有些滑稽,但我的内心却温暖无比。自己总是想追求卓尔不群,总是想追求万众瞩目,总是想站在舞台的最中央,但每每总是碰壁。推开窗子,黄昏的风吹在脸上,温柔、细腻,爷爷和奶奶手臂相挽,散步的身影温馨、甜蜜,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平凡和平淡才是生活的真谛。
2.成长感悟类:最近的几次测试,成绩总是不理想,烦闷、焦虑之情油然而生,推开窗子,窗外夏风灼热,栾树绽放出淡黄色的小花,挤挤挨挨,美丽非常。在春天里,它常常被人冷落,因为它既不开花,也不出众。在这个嘈杂的社会中,人们更注重的是占得先机,先人一步,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而栾树却懂得慢下来,反而成了夏天的主角。自己学业不乐观时,也要学会慢慢积累,厚积薄发,只要执着,有耐心,生命才会大放异彩。自己练习乐器多年,时而喜欢大气磅礴,时而喜欢含蓄婉约,却总难取得进步。推开窗子,清风拂面,爷爷在窗外拉起了二胡,二胡声音宛转悠扬,让我深深沉浸其中,它没有古筝的千变万化,没有琵琶的大气磅礴,它的造型简单,它的声音单调,但正是因为这份简单与单调,反而造就了它无与伦比的纯粹与细腻。
3.家国情怀类:再次回到家乡的老屋,老屋的窗子临街,古朴且沧桑,窗前,承载了自己对家乡和童年无限的追忆与过往。推开窗子,清风掠过,风中夹杂着泥土、青草和牛羊粪便的味道,袅袅炊烟升起,轻盈、准时;三三两两的农人披着晚霞,荷着锄头,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儿童散学归来,背着书包,打打闹闹;晚饭时,父亲总喜欢端着碗筷,走出家门,和几个邻居在马路边,或站,或坐,或蹲,一边吃饭,一边唠着家常。这一幕幕的过往,在我的眼前一遍遍地浮现,我思念家乡的这份和谐与静谧,思念家乡人的这份勤劳与朴实。家乡主动打破与外界的隔阂,开窗迎接外界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家乡也很快实现了脱贫,实现了小康。疫情当下,人人积极配合,推开窗子,寒风已去,春风已来。
4.社会生活类:做风筝的老人,无人光顾他的生意,无人欣赏他的手艺,我曾问他坚守的原因,老人笑了笑,推开窗,一阵清风袭来,老人说,窗外总会有风,只要有风,自己的风筝就可以飞上天。我凝视天空,窗外,一个个精美的手工风筝正在春风里越飞越高。卖豆腐的老人,每天总是“当当当”地敲着他的梆子,穿梭于小区之间,每当梆子声响起,我都会推开窗子,窗外清风拂面,春意盎然。老人憨厚实在,每次小车上就放两簸箩豆腐。老人乐观热情,总是笑呵呵地和每一个人交流。他的微笑,如一缕清风,温暖着我的心。
5.传统文化类:老舍故居,张养浩旧宅,各种老街老巷,推开窗子,阵阵清风袭来,眼前总会浮现出老舍、张养浩曾经的身影,奋笔疾书,心怀天下。
三、结构布局
“推窗”之前,是整篇作文的铺垫部分,这部分主要进行背景的交代,不宜写得太多;“推窗”之后,是整篇作文的中心内容,要写出与“推窗”前相比的情感变化或认知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文章的主题。“风来”是我所见或所想的内容,是整篇文章的中心画面,因此需要对“风来”的场景进行细致的描写及触情点的定格。
具体的布局参考
开头情境式开头点题
小画面情绪背景+铺垫情节
中心画面1情感变化+认知深入
中心画面2细节刻画+认知变化
画面定格抒情升华
小画面群多事件再抒情
结尾:前后照应+扣题
结语:作文提升在于平时对生活的关注,对精彩生活细节的挖掘,更在于对生活瞬间余韵的品味,写作的亮点与素材都在生活中。
推窗风来
山野诉说着晚风的温柔,远方的理想化作一缕清风轻敲着我心中的窗。我推开那道心的屏障之窗,让清风除去阴霾,留下一片种子,盛开如火繁花。推窗风来,你推窗,风便来。
从小学开始,我几乎都是坐在角落的窗边,那窗一直紧闭着,从来没有寒风侵扰,亦不见夏风吹拂。在班里近平透明的我,心中也仿佛一直有一扇紧锁的窗,严丝合缝。
日落西山,火烧云造访窗外,那是连蒙尘的窗户都不能挡住的光彩,漫天的彤云令我不由得想去伸手触碰。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连老师坐到了我的身旁都没有发觉。她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学校最近在咱们年级寻找演讲比赛的人选,想不想试一试?”
她的嘴角微微扬起,鼓励的眼神温柔地落在我的脸上。听到老师的邀请,我的心瞬间“扑通扑通”地狂跳,但余光看见那扇灰扑扑的窗,我缓缓低下了头。其实我是想去的,从小我就有站上演讲台的理想,可这个理想逐渐被名为胆怯的阴霾给吞噬。
“我觉得你一定可以的,口齿清晰,作文也每次都是全班前几,为什么没有信心呢?我看好你,希望今晚可以看到你在办公室填报名表。”她说罢准备起身离开,却突然顿住了,似乎也被窗外的美景吸引了。“今天的晚霞真美,不如推开窗看看吧。”
“不如推开窗看看吧。”脑海中循环播放着老师的话语,我抬起手,努力忘却那些害怕与担忧,略带迟疑地推开了面前这扇窗……和煦晚风穿过久未开启的窗,缓缓拂过我的脸庞与发间,也吹动了老师留在我桌上的那张报名表——原来推开窗,真的会有风来。
远方的理想随着那日的风,徐徐地降临我心上。我克服了胆怯与自卑,通过一番努力,被选中作为学校的代表前往市里演讲。演讲台上刺眼的白光竟没有让我心生胆怯和退缩,理想的风在场地内缓缓流动,给予我发声的勇气。我用流利铿锵的话语振奋了每一位观众的心,那一阵阵的掌声久久萦绕在我的耳畔。成功的乐声随着风热烈地吹向我,心中理想的花儿如火绽放。
此后,学校组织的演讲活动中常常出现我的身影,我的左臂也如愿以偿地系上了“学生会播音员”的袖章。我不再胆怯,不再被阴霾束缚,活出了我理想中的模样。
推开心中的那扇阻挡前进的屏障,理想的风热烈地吹进我的心中,青春的赤色之花正如烈火般绽放。
推窗风来
对于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像我,能够打开书房的窗户,并非一件易事。那刺眼的阳光,乱入的灰尘,实在令人生厌。
我又是一个性格倔强的人,要我开启心灵的窗户,实在有些艰难。
在那个梧桐飘香的季节。我挥别故乡的乐园,插班到了现在的学校。也许是我的衬衣过于鲜艳,也许是头发太长、肤色太黑……总之,那天在众目睽睽之下,我感觉无数眼光一起落在了我身上,我瞬间后背发麻,面色潮红,汗水从额头、鼻尖渗出。本就抗拒新环境的我,更是关紧了自己的窗户。
那天正好是数学课。教数学的张老师看看我,又看看全班,和蔼可亲地介绍:“这是咱班的新同学,同学如兄弟姊妹,大家要互相帮助!”
老师说要推荐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按平时成绩,我觉得这事与我无关。没想到,班里十位选手,居然有我!顿时,我感到一阵紧张与不安,心想:这不是成心让人出丑吗?便不由对“自以为是自作主张”的张老师多了一些厌烦。
想不到,几天后宣布成绩时,班主任杜老师的话如空中霹雳:“这次竞赛,全年级最高成绩42分,还是刚来插班的同学!”
下课后,同学们羡慕不已,议论纷纷。张老师跑过来向我祝贺,说:“怎么样?我没看错你!”
我抬头看了他一眼,他的眼神中满满真诚与期待。渐渐地,我喜欢上了他的数学课。
过了一段时间,不知为什么,张老师请的假明显多了。后来,竟然办了病休。
再次相见时,是在家中,我与两位同学去探望他。他头发很长,面容发黄,口齿不清。颤微微地,他扶着我走到墙边,很吃力地推开窗户,指向远方。窗外没有风景,是低的山坡。再远呢,是群山。群山之首,是巍然耸立的泰山。
张老师说:你们!要打开视野,就要走出去……我看着他,轻轻点了点头。
转眼之间,芙蓉花开,到了考试的日子。
张老师托人捎来一封信,鼓励我们全班同学积极准备,争创佳绩。
又过了几天,听说张老师永远地走了。
那天晚上,我推开窗户,一阵风吹来,我看见芙蓉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我还看见了一双满含期待的眼睛,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我在心里说,老师,我一定像你希望的那样,好好考,以后也要好好生活。
推窗风来
把窗儿打开,一阵清风扑面而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无名的困倦瞬间被驱赶的得无影无踪。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个夜晚了。连日来我被一种莫名的烦恼包围,生活过得一塌糊涂。我躲进深夜里,埋首于故纸堆里,在一页页发黄的字里,寻找精神的慰藉。
窗外是一团漆黑的夜,透过不远处的路灯,可以看见附近的建筑工地上,夜班的工人正在拼命地抢夺工期。我看不清他们的脸,可以想象得到,那一张张疲倦的脸上,肯定是汗珠不断。
挥汗如雨,我不由得想到了这个词。此刻,也许只有这个词可以形容他们的现状。我虽然没有置身其间,可是,我远在他方的兄弟也和他们一样,正在为了生计拖着赢弱的身躯在与命运抗争。我完全可以理解他们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妻儿老小而劳作的心情。
如果将目光投向身边的同龄人,我们就不该埋怨命运的不公,我们就该对眼前的生活知足了。窗外,无边的暗夜里,和我一样的人也许正为生活的鸡零狗碎而烦恼着,虽然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有各种各样的烦心事,可是,只要我们能将目光投向远方,想一想那些比自己更加不行的人,也许我们心头的烦忧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我们的烦恼不快也就都会作鸟兽散,逃遁得无影无踪了。
我又将自己的思绪来回来,我的目光在眼前的书页上挺住了,我看到了一行醒目的大字,也许正是命运之神对我的提醒,此刻,我眼前摊开的书页上是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是的,生活中自然会有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但是,只要我们心头生出不灭的希望,任何艰难险阻又其奈我何
推开厚厚的窗扇,窗外的清风自然会扑面而来,让你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