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专题:放飞想象,丰富内容
(2023-03-20 10:19:37)
标签:
语文杂谈语文教学 |
写作专题:
放飞想象,丰富内容
【片段放送】
骄傲的毛病谁都容易犯,除非圣人或傻子。那块被雕成英雄像的石头既不是圣人,又不是傻子,只是一块石头,看见人们这样尊敬他,当然就禁不住要骄傲了。
“看我多荣耀!我有特殊的地位,站得比一切都高。所有的市民都在下面给我鞠躬行礼。我知道他们都是诚心诚意的。这种荣耀最难得,没有一个神圣仙佛能够比得上!”
他这话不是向浮游的白云说,白云无精打采的,没有心思听他的话;也不是向摇摆的树林说,树林忙忙碌碌的,没有工夫听他的话。他这话是向垫在他下面的伙伴大大小小的石块说的。骄傲的架子要在伙伴面前摆,也是世间的老规矩。但是他仍然抬着头,眼睛直盯着远方,对自己的伙伴连一眼也不瞟,这就见得他的骄傲是太过了分。他看不起自己的伙伴,不屑于靠近他们,甚至还有溜到嘴边又咽回去的一句话:“你们,垫在我下面的,算得了什么呢!”
——节选自叶圣陶的《古代英雄的石像》
【品文说法】
老师:这个片段描写的是一块被雕成英雄像的石头的骄傲情状,从哪些描述中可看出这一点呢?
生乙:从“那块被雕成英雄像的石头既不是圣人,又不是傻子,只是一块石头,看见人们这样尊敬他,当然就禁不住要骄傲了。”这一句可看出。
老师:嗯,这句话中“既不是圣人,又不是傻子,只是一块石头”仅仅是强调这只是“一块石头”?
生甲:我觉得作者这样表述是想说,圣人不可能骄傲,傻子压根儿就不知道骄傲,只有既不是圣人又不是傻子的石头才会骄傲。
老师:是这样。那么,作者又是怎样表现这块骄傲的石头的呢?
生乙:通过语言“看我多荣耀!”“没有一个神圣仙佛能够比得上!”和神态“抬着头,眼睛直盯着远方,对自己的伙伴连一眼也不瞟”来表现。
生甲:还有心理描写——“溜到嘴边又咽回去的一句话:‘你们,垫在我下面的,算得了什么呢!’”
老师:不错,作者是怎样把一块石头表现得如此栩栩如生呢?
生乙:借助联想性想象,就是由英雄的石像联想到英雄,进而构思出一种新形象。
生甲:这个新的形象就是一个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英雄,他已不再是石像所代表的哪个英雄了。
老师:看来想象真是作文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构思方法,你们一定要学会运用。
【老师讲授】
在上面这个片段中,作者通过绘声绘色地描绘,赋予一块被雕成英雄像的石头以人的思想和情态,从而将其骄傲的神情和姿态生动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除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外,主要得力于想象手法的运用。运用想象,不仅可以拓展作文的思路,而且还可丰富文章的内容。以下几点更能彰显其妙:
一、突破时空,放飞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说的是无边无际的想象在纵横驰骋。大胆放飞想象,突破时空界限,和古人对话,与未来接轨,一定会让你的文章新奇悦目,构建出与众不同的主题。
二、角色错位,扩展想象。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场合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如果改换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让其变成与原来完全相反的另外一个人或物,即角色错位,那么就可以导演出一幕幕新的人间悲喜剧,演绎出一个个新的“天方夜谭”。
三、运用修辞,辅佐想象。巧妙运用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想象的空间就会得到无限的扩张。如果我们把想象的触角深入大自然深处,用拟人手法让山川含情,使草木说话,以生动的描写展示人生,用精彩的情节表现哲理,就会让我们的作文增添异彩。运用夸张的手法,合理放大或缩小描写对象的细节,会收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依据生活,联想想象。想象作文必须是以作者在生活中所积累的记忆表象为基础,同时对原有表象进行综合分解,创造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形象,勾画出一幅幅神奇美妙的画面
总之,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因为我们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
【佳作呈现】
那儿,让我变得更美丽
我只是蚕,一条在这个高速运转的世界里被人们遗忘了的蚕。我只知道生命起点是生,终点是死,我准备安安稳稳,平平淡淡地走过只有几个月的生命历程。我和同伴被主人关在一个盒子里,周围铺满鲜嫩的桑叶,我们成天躺在这桑叶堆里,慵懒地蠕动身子,一点点啃着叶子。作为一条蚕,我从未想过什么是梦想。
听见冬天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来,只见盒子外春光明媚,有一种叫做“蝴蝶”的生物挥动美丽的翅膀,游戏于花间。我渴望像她们一样,于是,那颗叫做“梦想”的种子植入我的心房,它在萌芽。
我总算明白我每天吃桑叶是为了什么。
我吃力地抬起头,白色丰满的躯体泛出隐隐的青色。经过无数桑叶的饲养,我日渐成熟,和同伴一样,准备吐丝结茧。我挺着前身,一下一下地吐着丝。吐丝是件很累的事,可我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我不知疲倦地织着茧,日复一日,慢慢地把自己包裹起来。我曾经想过放弃,脑海中却闪过那蓝天,那白云,那彩色的蝶儿!这些,都是我一生执着追求的目标!或许,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吧。我被紧紧地封闭在黑暗的蛹里。我结茧,我自缚,我忍受着刻骨铭心的痛苦。成败就在一念间。为了梦想,承受,承受吧。
那一天终于到来,我咬开茧,扑扑那对小小的翅膀,奔向阳光。我正幻想着自己翅膀的色彩,还有无与伦比的飞翔姿态。
借着阳光,我回头看看自己的翅膀。啊!竟是这般丑陋:枯黄,暗淡。犹如秋日里凋零的树叶!
为什么?为什么?不是说付出就有收获吗?果实呢?它在哪里?
同伴嘲笑我说:“别犯傻了,蚕只能蜕变成蛾!想成蝶,你做梦吧!”我再次看见那些美丽的精灵在翩翩起舞,却感受到自己的卑微。梦想成为泡影,我已无力飞向花田。
我活在自卑中,只敢在别人看不见的漆黑夜色中兀自飞行。心中的梦想幻化成火花,呵,它在引领我前行。终于,我扑了过去。于是,我消失在火光中。
我的灵魂正悠悠上升……
经过极长一段时间,我醒了过来,发现我置身于花海中,身旁是美丽的蝶儿。鲜花赞美我翼上的花纹和独特的触须。我不再是丑陋的飞蛾,阳光洒在我身上,点点光斑像是闪闪黄金,光环笼罩着我,使我成为花海中最夺目的蝶。梦,圆了。我再次蜕变,这次变的是我的心灵。
幼小的梦想之苗最终结出梦想之果。我美丽,因为我蜕变成蝶。我美丽,因为我是一个执着的追梦者。
老师批语
本文借助想象,将一个看起来是痴人说梦话的故事,写得一波三折,一只内心充满梦想的蚕因看到一种叫做“蝴蝶”的生物挥动美丽的翅膀,进而梦想自己也成为一只美丽动人的蝴蝶,先是满怀信心的努力拼搏,接着是失败,再是兀自飞行,最终是灵魂悠悠上升,自己竟然梦想成真。小作者用这样的一个故事来表达一个拼搏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主题,可谓别具一格,独辟蹊径。
不能没有你
你又湿又重地扎入了我的童年记忆,像沉入墨水瓶底的一根蓝羽毛。
我喜欢紧紧地抱住你,感受你扑扑的跳动,击打着我的胸口,犹如我的另一颗心脏,推动我的一腔热血,四肢百骸。在阳光下的你更是风情万种,借了风的梳子一遍又一遍地梳理秀发,它们飘飘扬扬,拂过了我的脸庞,拂过了我的内心,搔得我很是心痒痒,于是不断催促时间快马加鞭,好让我在不远的未来得到你。
后来长大了,烦恼也缠住了我,我失去了与你在一起的机会。每当我趴在课桌上昏昏欲睡时,我总相信在老家的田野,有一位身着绿色长裙的少女在面容憔悴地等着我,盼望着我,思念着我。而每当这时,我内心的每一个犄角都会变得金光灿灿起来,我总会精力充沛,努力去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即使午后的阳光抚摩着我,哄我入睡,我也会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我要衣锦还乡,我要补回这些年来我对你的愧疚和你的失落,我要你不再面容憔悴,我要你风风光光地进我的家门!
我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你。面对阳光时,没有了你的婀娜多姿,总感觉苍白暗淡,像上世纪初叶的黑白默片;面对佳肴时,没有了你的陪伴,总感觉扑鼻而至的香味像黑夜中忽逝的闪电,只有一瞬间的灿烂便消失得不可寻觅。
可是我淡淡的忧伤中自有无限的柔情蜜意。我盼望着与你一起共睹柳树的抽芽,我盼望着与你一起享受遮天蔽日的绿荫,我盼望着与你一起惊讶于小草这神奇的吸管把苍黄大地的水分变成绿色的油漆,我盼望着与你一起欣赏漫天大雪将太阳逼成一院幽幽月色的离奇,然后陪你一起老去。
在这个弥漫着烟岚的季节,我回到了你的身边。我看着奶奶轻柔地握住你,然后温柔地割断了你的动脉,你一直都在温暖地微笑,却不见我眼眶中晶莹的泪珠。
后来的你,成了我面前的一道盘中餐,油油的,咸咸的,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你堆积在身体内的泪水,但是它以一种恒远的温馨,包含着淡淡的苦楚,沉淀我心。
终于发现,我不能没有你——韭菜。
老师批语
本文想象丰富,描写细腻。一般读者看开头读不出“你”是什么,读到中间也读不出,读到结尾才啊“一声,回过头去验证,确实啊,人家写的就是韭菜。这时会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再普通不过的韭菜都能入题,都能写得这样内容丰富,描写细腻,抒情浓郁。
带一本书去旅行
旅行是个漫长的过程。枯燥的漫漫征途上若定要有什么相伴,那便是一本书了。徐志摩在《翡冷翠山居闲话》中说过:“这样的玩顶好是不要约伴……因为有了伴多少总得叫你分心……”可见,以人为伴是不太好的。总有那么多人,旅途中习惯于把自己躲在小小的手机屏幕后面。待到电量耗尽、手机黑屏,便只能仰天长叹白日漫漫了。但书籍是个忠实的伙伴,它是不会半途抛下你的。
带一本书去旅行,这件事本身就是富有诗意的。
试想一下,在拥挤混乱的车厢中,谈话声、、叫骂声不绝于耳,各种食物的气息和旁边人身上的汗臭味逼得你几乎要窒息。打开车窗祈求一丝自然界的清风路过此地,赐予你一些清凉,然而,只有带着汽油味的热气扑面而来,更增添了旅途的不适。吱呀作响的老古董车在颠簸的路上龟速前行,这绝望的旅途似乎永远也到不了终点……这时,若你打开一本书,一种清新之意会向你袭来。它不是自然界的风,然而却来得更加迅猛,吹灭心中所有不满的火焰。你祈祷过什么东西出现而救你于水火之中吗?那就是它了!它会给你带来福音,给你智慧的启迪,带你逃离这苦海。沉浸在一本书中,飞翔、遨游,你的身心便不再被束缚于那一个令人不快的铁皮罐头了。别以为在这喧闹的环境中是不宜读书的,一个人的孤单在众人的热闹之前才显得更为可贵,一个人的思想在这种孤单中才更为透彻。在喧闹的旅途中读书,这不仅是一种诗意,一种参禅悟道的雅兴,更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
即便不是一趟具体的旅行,在人生这趟旅途中,我们也是需要以书为伴的。前路未知,忧心忡忡,有书籍的指引便不会迷失方向。
带一本书去旅行。慢慢走,细细赏。
老师批语
本文想象丰富。小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设想了没有带一本书旅行的窘迫之境:在拥挤混乱的车厢中,各种纷繁复杂的声音和味道令人窒息,窗外只有带着汽油味的热气,吱呀作响的老古董车颠簸着龟速前行……通过描绘这种“绝望的旅行”,反面揭示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