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漳州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A卷)

(2023-03-13 09:48:49)
标签:

教育

语文教学

杂谈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A卷)

九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涂到答题纸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亲爱的同学:本次“开启读写胜境,畅享奇妙之旅”活动正式上线,现邀请你一道穿古今,读经典,听古训,悟生活,探成长,向未来!

 

第一站:循光而行(25分)

 

1.下面是“开卷寻光”阅读交流活动。请依据情境,将下面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16分)

晓语同学:我在古诗文里寻光。“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俯瞰广袤中原,燃烧着炽热爱国激情; ”,刘禹锡遭受贬谪弃置,保持着乐观进取态度; “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奔赴陕西赈灾,胸怀着世间苦难苍生;“ ”,文天祥兵败被俘,用生命书写壮烈誓词!高风亮节,辉映史册。曹刿肯定“ ,必以情”,这是民本之心;诸葛亮告诫“不宜妄自菲薄, ”,这是治国之策;范仲淹道出“先天下之忧而忧, ”,这是古仁人至臻之境。真知灼见,烛照前程。(10分)

晓文同学:经典名著中也有一道光。诗人艾青饱含深情,以“ ”和“太阳”为主要意象,表达眷恋祖国的情怀和驱逐黑暗的美好愿望;传奇人物简·爱坚守自尊,在得知罗切斯特妻子的存在后,她选择 ,她的灵魂熠熠生辉;斯诺笔下,小小的红星在艰苦卓绝的困境中求索,最终汇聚成满天星光!(2分)

晓华同学:是啊!“理想是光,照亮复兴之路。”还记得吗?这是20229月“开学

第一课”的第四篇章。我想套用这句话——《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束光,照亮我的人生之路。比如,“红小鬼”一节,那些少先队员无论行军多么疲乏,都保持着乐观的姿态,这种姿态消除了我的悲观情绪;再比如,“长征”一章, 4分)

2.消防员,是逆向而行的光。下面文字是中国消防宣传短片《我们的样子》所配的画外音,请帮忙完善。(9分)

我们是什么?我们是市井烟火的守望,是高山林海的守护,是风雨背后的zh挡;我们是逆向而行的强光,是洪水(   )中带你回家的轻舟,是火魔(   )时护你安宁的屏障。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我们的成长是什么?是在海拔高处丈量过的热血青春,是在林海最深处磨砺过的坚rèn内心,是在浓烟烈火中锻造出的丰满羽yì,是在每一次救援中豁得出去的生命。我们是“火焰蓝”,有青春的样子,有热血的样子,有(   )的样子。我们是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是新征程的奋斗者。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zh   )挡        yì(       rèn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翻覆   摧残   赴汤蹈火        B. 翻覆   肆虐   负势竞上

C. 翻涌   摧残   负势竞上        D. 翻涌   肆虐   赴汤蹈火

3)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是一场奔赴,义无反顾,用分秒定义希望;是一路逆行,披坚执锐,用生命托举生命

B.是一路逆行,披坚执锐,用生命托举生命;是一场奔赴,义无反顾,用分秒定义希望

C.义无反顾,用分秒定义希望,是一场奔赴;披坚执锐,用生命托举生命,是一路逆行

D.披坚执锐,用生命托举生命,是一路逆行;义无反顾,用分秒定义希望,是一场奔赴

 

第二站:聆听言训(22分)

(一)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37题。(22分)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乙】与十二侄(节选)  欧阳修

自南方多事以来,日夕忧汝。得昨日递中书,知与新妇、诸孙等各安,官守无事,顿解远想。吾此哀苦如常。欧阳氏自江南归朝世蒙朝廷官禄; 吾今又被荣显致汝等并列官裳当思报效 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 但存心尽公,神明亦自佑汝。慎不可思避事也!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阙此物。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安此为戒也!已寒,好将息。不言。吾书送达通理十二郎。                                    

【注】多事:指农民起义。欧阳通理当时在南方任职。哀苦:欧阳修当时正为母守丧。归朝:指欧阳修的先辈归附宋朝。

3.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至于临难死节

汝于官下守廉

关联教材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多应者(《陈涉世家》)

(1) 死节:     

(2) 宜: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具:具有,具备;酒肴,饮食;供应,准备;详细。

3)具:     

世蒙朝廷官禄

参考字源释义,联系语境形成新的解释

累:从畾,畾同雷,表示雷声连串;从糸,表示织物由细丝积累而成。

4)累:      

4. 把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但存心尽公,神明亦自佑汝。(3分)

2)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阙此物。(3分)

5. 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今又被荣/显致汝等并列官裳/当思报效     

B.吾今又被荣显/致汝等并列/官裳当思报效

C.吾今又被荣显/致汝等并列官裳/当思报效

D.吾今又被荣/显致汝等并列/官裳当思报效 

 

6. 下列对甲乙诗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开篇交代写诗的背景,坦荡磊落;乙文则从时事起笔,引出对侄子一家的关心。

B.甲诗颈联中“横”指高度,“拥”状广度,这两个词形象地描绘出壮美奇丽的景观。

C.甲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如行云流水,奔放不羁,又抑扬顿挫,笔势纵横。

D.甲乙诗文的作者均位列“唐宋八大家”,内容、情感各有侧重,但都抱有家国情怀。

7.甲乙诗文都回顾作者本人的为官经历,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第三站:感悟生活(2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22分)

山楂红了  李东红

今天,天气晴朗,但不温暖,阳光中透着丝丝凉意,还有点风。

小区里,人们老练地排着队,低着头看着手机,开始新一轮的核酸。只是,做核酸的大白可能换成了志愿者。起码昨天是。那些辛苦的医护工作者也许累了该歇歇了,也许去了更需要的别处。

一墙之隔的中学操场上,绿色的假草坪上坐着几个男人,半躺半卧,懒洋洋地沐浴着阳光,等待着一切都快点过去。一对年轻夫妇带着看上去只有十岁左右的女儿,走着路锻炼。“啥时候能解封出小区啊?”女儿问。“快了,要有信心。”父亲回答说,尽管他也不知道解封的日子。他一定也很期待,像很多已经封控了半个月的人们。

是的,信心。这个时候需要信心。

小区里有一个人工湖,很小。湖的旁边,不知道是谁家的一只猫爬到了树上,三个身材稍微有点胖的女人正在拿着手机拍树上的猫。猫很乖,站在树上一动不动,让三个女人肆意拍照着。“这个猫也不跑,真勇敢,比有的人都勇敢”,一个女人说。她的话也许有别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在说疫情下的某些人。

拍完照,她们聊起了瑜伽,说要减肥。看她们的身材,好像应该减肥了。不过,她们这样说,心里面应该有追求,还有信心。犹如杨绛先生说的那样:“人生,一岁有一岁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你的年龄应该成为你生命的勋章,而不是你伤感的理由。”这话,很对。

昨天晚上,老家村里的大姐忙完回到家已是深夜11点了,她也是在为疫情防控忙碌着,既要温情照顾好返乡的人们,还不能放松防控疫情。她是村支书,要为村民的健康负责。和她通电话,她的声音有点沙哑。也许是累的。

前些年大姐高票当选村支书的时候,娘就叮嘱她一定要做好,要为全村的老少爷们负责。娘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她爱村里的人。娘谆谆教诲,还给姐强调了三条:第一,公家的钱,一分也不能占;第二,低保,俺家的亲戚不能吃,先让着村里的其他人;第三,要想法带着村民致富。这么多年,姐也是这么做的,而且,做的很好。

电话里,姐说:“我和村干部每天24小时在村头值班,晚上就住在村头,不冷,不用担心,这个时候,不敢掉以轻心,村民们也很配合,战胜疫情没有问题。”话里,是一种信心。很坚定。

有时候,信心比黄金都重要。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

大学刚毕业时,我在另一个城市工作,当时工资很低,我在城中村租房把娘接来一起生活。一起生活的还有刚毕业的妹妹。娘很疼爱她,我也是。当时的生活虽然清贫些,但每天和娘在一起,也很快乐,只是不知道啥时候能多些工资,还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每天都在想。那天,听我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娘说:“改革开放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对将来要有信心,眼下你只管好好工作。”

娘没上过学,没有啥文化,但她对生活好像一直很有信心,即使在村里那个饥饿、艰难的年代。我不知道娘的信心来自哪里,也许来自对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也许来自内心的美好,也许来自这个时代。时代,是永远不会停滞的。土地承包制后,我正在上高中,偶尔回家帮娘下地干活。那天收完麦子,娘高兴地说:“咱有地了,以后吃喝都不愁了,你好好上学,将来考上大学,咱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话里始终透着信心和憧憬。那天,天很蓝,空中还飘着几朵白云。

目前,一切都如娘所愿。想必她在天堂都看到了。她一定很高兴。

因为疫情,好久没有回老家了。想老家了,想娘了。昨天下午,姐发来了院子里的一段视频,视频里,树叶已经黄了,几串金黄色的玉米在桂花树上挂着,没有摘吃的苹果红着脸呆在枝头,山楂树的叶子在风中摇晃着。

“你看,山楂红了”,视频里,姐说。

(有删改)

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我”的视角,通过多幅画面展现城乡居民在疫情下的生活状况。

B. 3段写几个男人“懒洋洋”情态,旨在与辛苦的医护工作者形成对比。

C. 文章善于借助视觉、触觉描写环境,渲染和谐的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

D. 文章用不少短句,如“这话,很对”“是的,信心”,语言风格质朴平实。

9. 文中回忆了与母亲相关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分)

10.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6分)

猫很乖,站在树上一动不动,让三个女人肆意拍照着。“这个猫也不跑,真勇敢,比有的人都勇敢”,一个女人说。

(1) 赏析加点词语:                                                  3分)

(2) 赏析画线句子:                                                  3分)

11. 文章第6段引用杨绛的话,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4分)

12.“信心”是文章的主旋律,篇末以姐姐的话语表达“我”对未来的信心。请探究这一信心的来源。(6分)

第四站:关注成长(21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1分)

劳动不仅是流传在我们血脉中的民族基因,更是新时代的教育重任。如何落实这些重任?老师引导班级同学搜集材料,开展“爱学习·会劳动”主题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评论】

挑水接力、双轮车运粮、泡沫板插秧、剥玉米比拼……在某中学的操场上,一系列比赛项目模拟了农作物从播种到丰收的全过程,学生们玩得尽兴,也受教良多。

“农耕运动会”之妙,在寓教于乐。有别于传统运动会的体能比拼、速度竞技,它将农耕劳动创造性地融入运动之中,形式新颖且内容硬核。这些运动体验高度还原农耕劳作,让大部分此前“五谷不分”的学生们真切感受到“锄禾日当午”的辛劳。以插秧为例,看着东倒西歪、疏密不一的秧苗,不少同学直呼“太难”。而在同学们比拼之后,学校还邀请专业的农场师傅出马授课,让学生们更深理解了农耕的基本常识与苦乐酸甜。

劳动可贵,学以成人。“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不只关乎技能养成,更涉及价值涵养。今年秋季学期,中小学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传递了“双减”背景下加强劳动教育的鲜明信号。几个月来,许多中小学校都在大力探索劳动教育的多元形式。有的择一片空地种植农作物,引导学生参与耕种,让劳动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过程”;有的要求学生勤做日常家务,从简单的收纳整理到相对复杂的烹饪洗衣,让孩子习得自立自理;别出心裁的“农耕运动会”更生动说明:丰富劳动教育的“打开方式”,关键要尊重劳动规律,善于运用巧思,将身边的资源最大限度盘活起来。

“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劳动教育的课堂不局限在学校,更蕴于广阔的生活中,需要教学设计、家长引导和社会氛围共同发力。不可否认,如今不少家长总喜欢包办代劳,以“宠爱”之名“剥夺”着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机会,久而久之更形成了不好的社会风气。如今劳动教育的回归是难得契机,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得以成长。

劳动教育是所有孩子成长的必修课。“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喂马劈柴,做饭种菜”,从劳动中培养起的自立精神、探索习惯与合作能力,必会在他们走向社会之时结出丰盈的果实。

(摘编自《北京日报》20221025日)

【材料二·数据】

111 11111 图一                                    图二

(注:图一数据出自“京师杏坛”;图二数据来自《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2)》)

【材料三·声音】

文本框: 我看到隔壁学校,用劳动课加社团活动,用劳动课加课外活动……很有意思!羡煞人了!不像我们学校,照本宣科,太无趣了!1670214897152 文本框: 真是太卷了,我儿子小学二年级,有一次学校安排他们手工制作学校模型。哪做得了呢?最后还是我帮忙完成的。 文本框: 你瞧,被他爸带去工地搬了两天砖,

13.下列是小明同学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多数学生在下田辛勤劳作之后,都对劳动产生了畏难情绪。

B.材料一结尾处作者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景持有乐观态度。

C.中小学生对炒菜这一相对复杂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不尽人意。

D.劳动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内,校外实践是劳动教育的广阔天地。

1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6分)

15. 从搜集的材料中,班级同学发现当前家校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请你提出三点解决的办法。(6分)

16. 假如你所在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未能得到家长理解,作为学生代表,你将怎样从课程价值方面与家长沟通?请概括要点。(6分)

                               

第五站:我写我心(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时代的一缕光,照在一个普通人身上,就是熊熊炬火。         

不够完美又何妨,万物皆有裂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如果说奔赴高光的过程通常伴随着奋斗与执着,那么刹那芳华之后的选择就更显智慧

和眼光。

                                                           (摘自 2022《人民日报》)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因为有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照搬试卷中的素材;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