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受益匪浅的5篇中考满分作文
(2023-02-10 11:59:53)
标签:
教学杂谈 |
让你受益匪浅的5篇中考满分作文
一检|2023漳州语文卷及答案
漳州2022-2023初三上教学质量检测作文题: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 分)
时代的一缕光,照在一个普通人身上,就是熊熊炬火。
不够完美又何妨,万物皆有裂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如果说奔赴高光的过程通常伴随着奋斗与执着,那么刹那芳华之后的选择就更显智慧和眼光。
(摘自 2022《人民日报》)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因为有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照搬试卷中的素材;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600 字。
写作技巧之运用“五觉”法:
我们描写物品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点。采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点写,切忌支离破碎。此外,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最难忘怀是麦香
往事纷繁,梦影翩跹。小时候,快乐总是那么简单。记得每到五月我就和小伙伴常到麦地里跑。找个人烟稀少的旮旯里,用手摘很多青麦穗。然后,我们就在空地上拾些柴火来,把麦穗拴到竹子上烧烤,等闻到一股特别浓的麦香时,我们就撒上盐,再烧烤一会儿。熟了后,我们就用手把皮搓去,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填。那时,虽然我们的脸上、手上虽然全都抹上了灰,但我们却那么快乐。那股淡淡的麦香在我心中荡漾,至今仍令我回味无穷……
爷爷最懂我的心事。我正在房中学习,一股熟悉的香味隐隐飘来。我连忙跑到院子里,只见爷爷半蹲着身子,边烧边擦额头上的汗滴,丝丝银发在火光下熠熠生辉,犹如一轮明月,为我的心灵带来光辉。
伴随着几声咳嗽声,麦穗终于烤熟了。烧好后爷爷把麦子端到桌子上说:“涵涵,咱家地里种的麦子熟了,刚烤出来没多久,快趁热吃吧!”
一股烤麦的清香扑鼻而来,这可是我从小时候开始就爱吃的美食啊!我迫不急待地用手搓去皮,用嘴一吹,品尝着好吃的麦子,真正地品尝到了食物纯粹的香气,也品尝到了人间的真情与快乐。
晚上我和妈妈电话,妈妈问我味口好点没有,我兴奋地答:“我品尝到了人间美味,那是大自然的味道”!正在一旁看电视的爷爷听到了,站起身来说:“明天中午我再到地里摘一些。”我赶紧劝阻:“别去了,天这么热,虽然还没有立夏,可这温度一点儿也不比夏天逊色。”爷爷似乎从未听见,第二天中午干活回来就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就出门了。一点多了,他才回来,汗未擦一把,水未喝一口,就开始烤麦子。熟了,屋子里弥漫起麦子的清香……
此时此刻,望着爷爷脸上的汗水,我深深地感到了深沉的爱,这份爱正化作麦香,丝丝缕缕,沁人心脾。
阳光自窗边倾泻,我心释然:这份暖香,这份深爱,便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写作技巧之说明法: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3、不少于600字。
特别的经历
那是我六年级时的一个秋天。
瑟瑟的风刮落了树上摇摇欲坠的叶子,我走在枯叶铺满的小路上,沙沙的足音,唱着寂寥的歌,那样凄凉。无望的我向四周望了望,这样的一个场面让我停住了脚步:
就在不远处低矮的灌木丛之间,一只很小的麻雀被粘在了巨大的蜘蛛网里,不停地挣扎。不知道它是如何闯入这“天网”的,也不知道它被困了多久。蜘蛛网的丝纠结在一起粘在它的翅膀上,甚至不能张开。我并没有马上去帮助它,我想看看这个小生灵如何面对它所处的困境。那只麻雀不停地扇动翅膀,想从蜘蛛丝里脱落下来。但是蜘蛛网却像涨起的海水一样把它死死地笼住,渐渐地疲惫似乎充溢了它,它停下来不动了。“它一定累垮了!”我这样想着。突然那只麻雀又开始重复刚才的动作,但是这次还是没有逃脱。它一次次的努力着,扇动翅膀的速度越来越慢,力气越来越小,最后竟一动不动了……
望着那只苟延残喘的小生命,我的心剧烈的跳动起来。也许它再也无法飞出去了,我呢,完全可以帮助它,但我却看着它挣扎而袖手旁观,这有些残忍。
一种罪恶感从我心中荡开,我开始内疚。正当我走向前想把手伸向它的时候,它的翅膀再一次开始扇动起来,好像积聚的力量突然迸发,我发现蜘蛛丝开始稀疏起来,我为它祈祷。终于,它的翅膀挣脱了蜘蛛丝的束缚,从网中飞出来,在它飞向空中的那一霎那,我的眼睛一片朦胧,我被这个不屈的生命感动着。
从那以后,每当我受挫而灰心时,就会想起这次特别的经历,想起那奋飞不止、努力不懈的小生命,这便让我不放弃任何一次奋斗。我告诉自己,永不绝望。
写作技巧之物品自述法:
发现离不开用心观察
只可惜,我似风般路过,没有发现她少女的娇美,忽略了她母亲的温柔。
莲叶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翩然而至,带来了莲,也带来了叶,一池清水,荡涤着叶对莲的深情。
缤纷的幻梦中,莲蓓蕾了,叶却恪守着古典的荣誉;修炼于泥土之中。多情的莲绽开娇艳的花,却忘了将目光投向你。可你无怨悔,只是在太阳毒辣时,将莲荫护在你浓浓的情意之中。
又可惜,我没有在池边稍作停留,于是,错过了莲的妖艳,和叶的奉献。
秋露心轰轰烈烈的夏落下帷幕,秋带着一身宝物悄然降临,我漫步丛林,踏着落叶,呼吸清新,却不曾发现,那么多晶莹的露珠心碎在我的身后和脚下。
露,至纯至清,她在夜幕中现形,太阳下隐匿。她滋润着秋风中斑驳的落叶,饱满了庄稼地里贪婪的稻谷,但是,她的存在无声,她只求默默奉献出爱,不渴望太多的赞美。
她太渺小,却又如此伟大。
白雪魂
她是不小心坠入人间的天使,她是迁客*人笔下永远的神圣,她是童话故事中不老的女王。
雪,是世间的精华。她折射出冷冷地光,却带给农民最火热的希望;她不苛言笑,却让孩子们欣喜若狂;她习惯沉默,却在无言中引发着哲人的沉思……
她的纷飞,是灵魂的升华。
只可惜,我穿过她的身体,却没发现她的纯洁与忧伤。
我请求上天赋予我善于发现美的慧眼,那么,若再有春天,我将投入杨柳的怀抱;再有盛夏,我将赞美莲叶的和谐;再有金秋,我将聆听秋露的心语;再有银冬,我将仰望白雪的灵魂。
写作技巧之内外结合法:
从外面看建筑物,主要了解建筑物的轮廓,使读者对建筑物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从内部看建筑物,主要了解建筑物的构造,因此要作详细的介绍。从外面观察建筑物要着重从整体上进行描写,切忌写得支离破碎。从内部观察建筑物要细致,因此要按方位顺序依次进行介绍,这样才能条理清楚,读者也看得明白。采用内外结合法描写建筑物,要注意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法。
写作技巧之内外结合法:
故乡的天井
建水的民居如同这个城镇一般小巧,多是四合院式的小方块,也称之为“一颗印”。从空中俯视,一枚枚小巧的印章印在这一片宁静和乐的土地上,而那中间小小的阴刻,便是“天井”。天井不大,四周都是较高的石阶,多用青石板,中庭用石板密铺,雨天的阴柔配上青石的冷冽,别有一番江南的韵味。边上有一个引水的小孔,为的是防止下雨天雨水积起来,漏进屋里。天井中间多留空地,不放什么摆设,只是夏天铺张凉席,冬天支个火盆,家人围坐,邻里时常光临。大人们拉着家常,小孩子则比谁的弹珠多,偶尔争上两句,也更增几分童趣。曾外祖母曾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有幸住过祖屋。虽然从外面看起来多是些汉文化的正统体现,走进去映入眼帘的依然是一样的天井。对于孩子们,“大户”这一封建名词可不如弹珠作数,在一起总是不分彼此,一同挤在天井里。
夏夜,一同躺在凉席上数星星,好不惬意,时常不知时地睡过去。大人们兴许是因了孩子,也放了身段拉家常。月光下,十分融合。后来离开了祖屋,一家人搬到了乡下。两层楼的水泥房,却依然在中间留了天井,虽然比以前小了许多,邻里间也似是因为空间不大而不常来,但一家人坐在天井中,吃着邻里互送的小吃,分享叔公到哪个邻居家帮忙遇到的趣事,依然满心温暖与安逸,其乐融融。然而,天井在消失。
已有些年头没有回过故乡,再回去,却发现那里变得太快,我已不再熟悉。也许是因为社会在进步,高楼开始增多,那些小巧的“一颗印”越来越少,偶尔几个韵味古朴的院落,也不过是作为文化遗产供人参观。街上立着些所谓“复古”的门面,招摇着,深凝的灰色增不了它的厚重,反而更显轻浮。乡下的情况也不大好,水泥楼间的小小天井已被封了顶,一条长桌充斥着它。用脚步丈量天井,却没了雨天的水帘滴下在天井里开出无数晶莹的水花,也没了凉席上星星伴着的梦。天井,已不在。
每日饭后,偶尔聊两句,其余时间便是盯着电视。汪曾祺先生认为时代的发展必将淹没一些文化,比如胡同。这也许是一种进步,因此,他告别胡同时是伤感又乐观的。
然而,我觉得,天井的消失,似乎只是物质的前进,是掩在科技发展背后的无奈,让人惋惜。可是,我依然只能告别。别了,天井。
前一篇:演讲稿写作导练
后一篇:初中作文五大主题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