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适应性练习

标签:
教育语文教学 |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适应性练习(B卷)
班级:
一、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悲伤。刘长卿用“秋草独寻人去后,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早春时节,草木萌发,万象更新。在海内外瞩目中,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了。代表委员聚首北京共商国shì ,汇聚众智众力,在全社会激扬起团结奋斗的精气神。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团结奋斗,
甲
了一种精神、气质和境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尤须铭记,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 丙 的季节,满怀希望,孕育收获。随着两会上激荡起的团结之声、奋斗之势,必将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力量,定会让中国奔赴更加壮阔的征程。
(1)根据拼音为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家的共同奋斗 |
成就更好的自己 |
个人的勇敢拼搏 |
铸就集体的辉煌 |
A.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3-4题。(6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淏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乐府古题,李白在诗中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
B.诗的开头两句用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被赏识的愉悦心情。
C.“闲来'两句运用典故,诗人期望有朝一日得到明君重用,宏伟的抱负得以施展。
D.这首诗是以浪漫的笔法来书写作者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的。
4.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唱出的最强音,历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请说说为什么人们在身处逆境,失意苦闷时常常引用它来自我励志? (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7分)
沈怀清勘案
(清)徐承烈
绍兴沈怀清先生,名嘉征,由巡检仕至臬司。居官廉干和平,故自下僚洊历大位。
公任江西浮梁令时,曾暂署某县篆。适城中常被盗,公履任后严缉之。凡城门出入者,皆盘诘焉,而绝无影响。一日大雪崩腾,署后有三层楼最高,可俯瞰山川城市。公治酒邀友至上层赏之。见城中万屋比栉,皆被雪漫,惟一家平屋数间,无片雪凝积,而微见烟起。公异之,使人踪迹其处,则邑中巨室也。主人远宦北方,携眷以往,楼屋厅堂悉皆封闭,而留一仆居门首守之。公疑其为盗薮,集兵役围其前后,入而搜之。至无雪之屋,果群盗潜伏焉。盖伙盗甚众,恐突烟起而动人疑,因就地作数灶,以供饮煮,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搜出脏物无算。有跳屋而逃者,悉为邻佑所禽。公讯之,则盗贿其家守门之仆,借屋以为巢穴,食物皆托其代购。群盗日惟高卧,夜则出劫,邑中富饶之家,无得免者,已数月矣。因公履任后,查缉严甚,不敢出城,而人初不料其窟于此处也,遂悉置之法。
〔选自《听雨轩笔记》〕
(注释)巡检:县级负责社会治安的官员,正九品。臬司: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正三品。下僚:职位低微的官史。
5.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
文言词句 |
方法 |
解释 |
(1)万屋比栉 |
参考成语法:比翼双飞 |
__________ |
(2)因就地作数灶 |
查阅词典法:接近,靠近,趋向;完成,达到;即使。 |
______(填序号) |
(3)群盗潜伏焉 |
课内迁移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 |
__________ |
(4)悉为邻佑所禽 |
语境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
__________ |
6.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
B.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
C.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
D.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凡城门出入者,皆盘诘焉,而绝无影响。
(2)公异之,使人踪迹其处,则邑中巨室也。
8.沈怀清“由巡检仕至臬司”,在仕途上能这样快速升迁是偶然的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3题(21分)
鸟窠
贾平凹
在我小的时候,村里有了一所磨坊,矮矮的一间草屋,挨着场畔的白杨树儿,孤零零地呆着;娘是那里的磨倌,我跟着娘,在那里也泡过了我的童年。
过去了一个冬天,又过去了一个冬天,我们只是呆在这磨坊里。娘是经管箩面的,坐在笸篮边上,将箩儿来回筛着,面粉扬起来,雾蒙蒙的,她不说不笑,也不大变换姿势,眉儿眼儿就像个雪人儿一般的。我是专赶着那毛驴:它的眼睛被布蒙住了,套着磨杆,走着一圈,又一圈;我跟着毛驴的屁股,也走着一圈,又一圈。石磨“呼呼噜噜”地响着,像在打雷,先还觉得有趣,慢慢就烦腻了:毛驴耷拉下耳朵,一圈比一圈走得慢了,我也走得慢了下来,歪过头去,无精打采地看那窗外的世界。
窗外五十米的地方,有着一棵白杨,是四周最高的白杨了,端端地往上长,几乎没有什么枝股,通身灰白灰白的,尤其在傍晚的时分,暮色里就白得越发显眼,像是从地里射上去的一道光柱。就在那稀稀的几根细枝的顶端,竟有了一个鸟窠,横七竖八的柴枝儿,筑个笼筐儿形似的;一对鸟夫妻住在那里,叫不上名字,是白的脑门、长的尾巴那一类的。它们一早就起飞走了,晚上才飞回来,常常落到磨坊门口,双脚跳跃着觅食;我撒一把麦粒过去,它们却“忽”地飞去了。
我觉得这些小生命可爱了,想它们一定也很寂寞,那么,来和我呆在一起,它们唱歌就有我听,我说话也有它们听了,它们可以一直飞到我的磨盘上,我一定会让它们把麦粒儿吃饱呢。我便从光溜溜的树身爬上去,一直爬到树顶,那里风真大,左右摇晃,使我更觉得这里不安全,就小心翼翼地抱下那个窠来了。用绳儿系着,棍儿架着,我把鸟窠安放在磨坊的门口,想晚上鸟儿回来了,就会歇在里边,赶明日我一到磨坊,就看得见它们了。
但是,第二天我来的时候,那鸟窠里却空落落的;从窗口看那白杨树,鸟夫妻在叽叽喳喳叫着,焦躁地飞上飞下。它们是在哭啼呢,还是在咒骂?我大声地说:窠在这儿,窠在这儿!它们却并不理会。飞过一阵了,双双落在一枝树股上,母的偎着头,欲睡未睡,公的却静静地盯着远方,叽叽喳喳了一阵,便又都飞开去;很快,它们分别衔着一根柴枝儿,又在那梢端儿上,筑起新窠了。
我真有些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那么傻呢,它们飞过磨坊,难道没有看见窠在门口吗?但它们还是不停地衔柴枝儿筑窠,一根,两根,横竖交错,慢慢看出有个窠形了。我想,它们一定会疲倦的,疲倦了就会飞进这门口的窠里来的。我再也不去看它们,只是赶我的毛驴,毛驴蒙着眼,走着一圈,又一圈,我跟着毛驴屁股,也走着一圈,又一圈。
一天过去了,那窠编好了底。一天又过去了,那窠编好了顶。鸟夫妻已经十分疲劳了,衔一根柴枝儿,要歇几次,才能衔上梢端;但放好一根柴枝儿,就喳喳地叫着,你一声,它一声的。
我很嫉妒它们,但终于内心惭愧了,觉得我不该移了它们的窠,苦得它们又去创业,便将那门口的鸟窠放到白杨树下,让它们不必远路去寻材料;一放下鸟窠,就立即飞跑回磨坊。害怕它们看见造孽的是我。
新窠又筑起来了,筑得比原先那个更好看呢。它们又在上边过它们的日子了,早晨依然是吵吵闹闹一阵,就双双飞了去。天总是晴朗的,有着微微的风,它们一前一后,斜着翅膀,一会儿飞得很高很高,一会儿又飞得很低很低,末了,就又一呼一应,倏尔在云天里消失了。
(选自《意林(原创版)2021年第9期,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冷清寂寞的气氛,为下文的故事情节做了铺垫。
B.“我”把鸟窠安放在磨坊门口,是因为“我”认为鸟窠在树上的话,鸟儿会很寂寞。
C.文章第段“我”嫉妒它们是因为它们在白杨树梢又筑成一个更好看的窠。
D.文章的标题“鸟窠”,既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10.“我”初见鸟儿时有什么感受?表达出“我”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4分)
11.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6分)
(1)娘是那里的磨倌,我跟着娘,也在那里泡过了我的童年。(赏析加点词语)
(2)它们是在哭啼呢,还是在咒骂?我大声地说:窠在这儿,窠在这儿!(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12.文章两次出现“毛驴蒙着眼,走了一圈,又一圈,我跟者毛驴屁股,也走了一圈,又一圈”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3.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理?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了哪些启示?(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0分)
汉字很奇妙也很有趣,充满生活气息,亦不乏哲学意味,可见先人造字之煞费苦心,让我们受益至今,玩味无穷。譬如,“静”中藏了个“争”字,“稳”中藏了个“急”字,“忙”中藏了个“亡”字,“忍”中藏了个“刀”字。个个都寓意很深,别具情怀,充满了相辅相成的辩证法、亦正亦奇的大智慧。
就说这个“静”字吧,分开来看,一边是个“青”字,一边是个“争”字。而在我们的一般理解中,静和争是无法并存的两件事,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人既然求静,像陶渊明那样挂冠而去,寄情田园,那就不要去争了,争得面红耳赤,你死我活,还怎么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这只是一种片面理解,静还有另外一种不同诠释:争中有静,静中有争,要想静,须先争,越想争,心越要静。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到底都在争什么呢?如果是争名争利,那确实也静不下来,每天争得不亦乐乎,受困于名缰利锁,教他如何能静下来?但还有另外内容的争,争境界,争格局,争水平。这些争则大都是在静态中进行的。可以通过静静地学习、读书,默默地内省、觉悟,悄悄地磨炼、升华,来达到争的目的。三国大将吕蒙被嘲有勇无谋,就发愤读书,手不释卷,后来学问大增,被人刮目相看。民国时,沈尹默的字曾被嘲笑为“其俗在骨”,他也没有争辩,而是回去静心反思,苦练多年,终成一代书法巨擘,也给自己争了一口气。
所谓与世无争,其实是一种无奈无能,佛系生态。但争也要争得有理、有利、有节、有序。争有两态,即“闹中争”与“静中争”。赤壁鏖兵,长平大战,是闹中争,结果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十年教训,十年生聚”,“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是静中争,不声不响间就奠定胜局,不露声色就稳操胜券。闹中争是刀枪相对,唇齿舌箭,擂台较劲;静中争是养精蓄锐,集聚实力,苦练内功。闹中争是百米跑,比拼的是爆发力;静中争是持久战,需要耐心与韧劲,沉得住气,不求一时之高下。善争者皆是静中争的高人,平时不显山露水,不喧嚣浮躁,表面平静,但心中可能有万丈波澜、气势如虹;而一个骄狂闹腾的人,看似气势汹汹、咄咄逼人,实则腹中空空、胸无点墨。
静是相对的,争是绝对的,静与争就是静止与运动的关系。争的最高境界是不争之争,其实也就是静中之争。要想静,须先争。心静,就是不去想那些柴米油盐的琐事,但你要把这些东西先争来,才能不去想;心静,就得有一个安静的环境,窗明几净,远离闹市,这也要靠自己去争来的。越想争,心越要静。争,就要全力以赴,排除各种杂念,心无旁骛,聚精会神,这时,心静如水,不受干扰,才可能一击而中、一争而胜。
人生在世,只静不争是懦夫,只争不静是莽汉,皆不可取。还是争中有静、静中有争的好,可以争得气象万千、精彩纷呈。而且,当以静中争者为上。事实证明,喜欢闹中争的,多是浅薄粗俗之辈,固可以获小胜,但不足以成大事;善于静中争者,能忍辱负重,肯卧薪尝胆,早晚会拨云见日,一飞冲天!
(选自齐夫《意林》2022年第4期,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从汉字造字说起,首然引出本文的话题,视角独特。
B.陶渊明挂冠而去,寄情田园,说明静与争是无法并存的两件事。
C.文章举吕蒙的事例论述了可以通过静静地读书达到争的目的。
D.文章认为,喜欢闹中争的是莽汉,不足以成大事,是不可取的。
15.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16.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又是从哪两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4分)
【材料一】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会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1年11月9日共同发布《听力健康蓝皮书;中国听力健康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称,青少年长期使用耳机等不良用耳习惯已经成为非常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未得到广泛重视。中国报道的青少年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1%~19.23%,且男性发病概率高于女性。噪声的暴露强度、时间及个体易感性差异是目前公认的独立危险因素;
报告显示,由于青少年较其他年龄阶较人群更热表于参加各类娱乐活动,所以娱乐性桑声暴露(领繁使用个人音频设备,如耳机,播效器,游戏机,以及接触各种强声刺激,如经常到KTV等娱乐场所)是青少年群体产生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
报告指出,在噪声中长期累加暴露,会直接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听力损失,尤其是早期的双耳高频听力损伤容易被忽视。而这种高频听力损失未及时避免而继续暴露在噪声中,久而久之则会造成全频率段听力过早进入不可逆的严重听力损失阶段,而噪声性听力损失目前尚无特效药可以治疗。
报告还指出,课业负担过重和精神持续紧张、体育锻炼减少造成的身体抵抗力降低,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造成单侧听神经永久性严重损伤的情况屡见不鲜。突发性耳聋有年轻化趋势。青少年监护人对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及外耳道胆脂瘤等疾病认识不足而延误青少年治疗,进而造成青少年听力损失的情况,也未能引起全社会足够重视。
【材料二】
2021年WH0听力损失分级标准给临床听力学珍断带来新的珍断标准,为听力损失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珍断依据。如果按2021年WH0听力损失分极标准推算,我国和全球的听力减退和听力残疾的患病率会大幅度上升,也能够及早发现安静和噪声环境下的听力损失的问题。“防聋治聋”工作也显得更为重要。
【材料三】
不管是对小孩还是老年人来说,听力预防大于治疗。但是由于听力是主观的感受,很多人在察觉到听力下降的时候,已经是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情况了,因此听力测试在我们预防听力下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听力正常的人来说,听力检测有助于听力受损及早被发现。专家表示,听力下降?7天以内治疗效果最佳,超过一个月则很难康复,容易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失。定期检测听力,有助于听力受损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对于患有听力疾病的人来说,定期听力检测有助于了解听力状况,及早应对。如突发性耳聋患者、波动性听力损失患者、听神经瘤患者,梅尼埃病患者就属于听力随诊患者。发病早期、治疗时期、康复后期都需要定期检测听力,掌握听力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听力。
对于听力已经受损的听障人群,定期听力测试有助于了解自己的听力状况,及时调整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合适的辅助听力工具可以减缓听力下降速度。
17.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青少年听力损失发病概率男性高于女性,而娱乐性噪声暴露是造成青少年群体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
B.2021年WHO听力损失分级标准可用来对个人的听力情况进行评估,也是听力残疾的评估选择的唯一参考标准。
C.对于多数成年人而言,如果听力阈值为55dB,在噪声环境下大部分交谈都很困难,则存在中重度听力损失。
D.由于听力是主观的感受,往往不能引起注意,当人们察觉到听力下降的时候,多数是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情况了。
18.听力检测意义重大,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3分)
19.结合材料一、材料三,请你对青少年预防听力损失提出四条建议。(4分)
(六)名著阅读(6分)
20.(1)艾青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选段出自《水浒传》中的哪个情节?简要叙述出故事的原委,这件事之后林冲做出什么举动?(4分)
21.冬奥会开幕式上,奥运五环以“破冰”的形式出现,震撼人心又精彩纷呈。张艺谋导演说中国人用“破冰”来形容人和人之间排除困难,使沟通更接近,更温暖,生活更美好,未来更亲近。
对于“破冰”,你有怎样的体验、感悟和思考?你可以叙写经历,可以阐述观点,可以编写故事……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适应性练习(B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10分)(1)月是故乡明 (2)寒林空见日斜时(3)人迹板桥霜(4)静影沉璧(5)野芳发而幽香
(6)雾凇沆砀(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10分)(1)(2分)A
(2)(2分)甲
B
(3)(3分)两会上激荡起的团结之声、奋斗之势,必将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力量,定会让中国奔赴更加壮阔的征程。
(4)(3分)B
二、阅读(70分)
3. (3分) B
4.(3分)因为这两句诗体现出一种奋发振作、一往无前的精神,以及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意思对即可)
5.(4分)(1)挨着、靠近
6.(3分)B
7.(4分)(1)凡是出入城门的人,都要接受盘查和询问,却没什么收获。
(2)沈怀情对此感到奇怪,派人追寻踪迹到这个地方,发现这是县里的大户人家。
8.(6分)不是偶然,沈怀清为官尽职严明,履任后严缉盗贼,使之不敢出城;他有敏锐的观察力,治酒邀友赏雪时,见城中一屋无片雪凝积,微见烟起,就觉察到异常;他有准确的判断力和很强的指挥能力,当他得知这是县里的大户人家,而主人又远在北方时,就判断这些房屋已经成为盗贼聚集的地方,立刻派人包围、搜查,并将盗贼捉拿归案,这些都是沈怀清能快速升迁的原因。
译文:绍兴沈怀青先生,名嘉征,由县级负责社会治安的官员做官做到省级负责司法的官员。为官清廉正直平易近人,因此从职位低微的官员升迁为职位高的官员。
9.(3分) C
10.(4分)觉得鸟儿可爱、寂寞。情感示例:表达出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和同病相怜之感。
11.(6分)(1)“泡”指“我”长期生活在磨坊里,表现出“我”童年生活的枯燥与单调。
(2)运用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我”的天真活泼和童真童趣。
12.(3分)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突出了“我”生活的单调无味:有助于读者理解“我”将鸟窠抱至磨坊的行为。
13.(5分)示例: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启示示例:要善待动物,善待生命,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鸟儿筑窠所表现出的坚忍执着及乐观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4.(3分)B
15.(3分)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突出了争的两种形态以及不同后果。
16.(4分)争中有静,静中有争,要想静,须先争,越想争,心越要静。从“争的内容和两态”“争与静的关系”两方面来论述。
17.(3分)B
18.(3分)有助于听力正常的人出现听力受损后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有助于患有听力疾病的人及时掌握听力健康状况,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听力;有助于听障人群了解自己的听力状况,及时调整辅助听力工具,缓减听力下降速度。
19.(4分)示例: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合理使用耳机等音频设备;远离环境噪音现场;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定期进行听力检测。
20. (1)(2分)《大堰河﹣﹣我的保姆》,太阳
(2)(4分)出自《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故事原委:林冲刺配后,几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半夜看见草料场火光一片,林冲出门救火,却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富安和差拨的谈话,得知自己被陷害,而且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并将陆谦剖腹剜心。林冲的举动:林冲对于官场的希望化为泡影,然后雪夜上梁山。
21.(60分)
参考例文
破冰
当今社会,一部智能手机仿佛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装备,信息查询、交流沟通、游戏娱乐、便捷支付以及各种功能的app,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高效。然而,随着低头族的日渐庞大,
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却变得越来越淡漠。
一个许久未见的朋友甚至远在家乡的父母,你或许只是偶尔想念;但离开手机一天,你可能就会坐立不安,心神不宁。手机掉在地上,你一定会赶紧捡起来查看一下好坏;一个老太太摔倒在地,你是不是犹豫着到底是扶一把还是冷静旁观,说不定还会揣测一下,这是不是传说中那个碰瓷的坏老太太。对门的邻居你从不打招呼,姓甚名谁毫不在意;而手机里却存着无数偶像的照片,各种八卦如数家珍。。 .
苹果公司的总裁库克说:“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他所忧虑的也正是这个。现代社会里,人类对手机、计算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如果强到不知不觉被手机、计算机掌控、牵引、同化,丧失了作为人类特有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和同情心,那么人类不再是人类,而只是一具具人形机器,那真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
所以,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我们都要保持最基本的人性,也就是要树立正确价值观,要具备一颗同情心。价值观是你对一切事物重要与否的认知和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将决定他一生的命运走向。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本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却在了解到祖国的困难之后,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开发水稻的工作中去。他曾在采访中说,“身边的人都笑我,说我没事找事,我也确实就想种种田,下下地,为国家分忧罢了。”这就是每个人的价值观的不同。袁隆平将祖国的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才会有如今如此的成功!而当时嘲笑他的那些人呢?他们追逐的东西比袁隆平现实许多,有的是金钱,有的是名利。或许其中有人得到了想要的,但他们却不能像袁隆平那样,被人民所铭记,被历史所记载。而最惨的是被手机操控的人形机器,盲目相信手机告诉他的一切信息,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就是没有价值观的概念,从而有可能一生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碌碌无为。这就是价值观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
而拥有同情心的表现,则是对弱小、不幸者赋予理解、关怀和帮助。同情心就是同理心,我们同情关怀老人,是希望在我们老去的时候也能被善待;我们同情理解弱小,是希望当我们有一天面对强者时也不会怯懦;我们同情援助不幸者,是希望有一天当我们身处困境,也有人能够对我们施以援手,不再绝望。不要当键盘侠,在不清楚事实真相时,就对网络上所谓的热搜事件冷嘲热讽,对我们根本就不认识不了解的人恶言相向;不要当揣着一部手机闯天下的独行侠,对人冷着一张脸,一副我不欠你的你也别烦我的模样;不要在微信、qq里聊得热火朝天,真的面对面时却无话可说。
如果说,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人生方向,那么同情心则让人生充满善意,充满情感,变得立体、生动、鲜活。
所以,手机、计算机等等一切科技产物,的确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却不应该改变我们的人性,更不能控制我们的人生,让人类社会陷入冰冷。现在,让我们把手机揣进口袋,抬起头来,展露笑容,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热情、智慧和力量建立起一个温暖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