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适应性练习(A卷)参考答案

(2022-04-05 13:50:23)
标签:

语文教学

杂谈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语文适应性练习(A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默写(10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紧紧儿贴在心窝上(2)率妻子人来此绝境(3悄怆幽邃

4)波撼岳阳城(5)挑兮达兮,在城兮 (6)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7)海内存知,天涯若比邻

2.10分)(1)(2分)A  B  2)(2分)B  A   

3)(3分)中华诗词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精髓、精华)

缺少宾语,修改后的句子,符合原句句意,符合语法、语境即可)  

4)(3分)C

【解析】

1)“籍”和“藉”同音、字形相近。“籍”基本释义是书、书册,而“藉”基本释义是垫在下面的东西。根据语境选择“籍”。

 “潜”读音为qián,不读qin

2)甲处“传递”意思是传送、辗转递送。而“传承”是传递和继承,“中华历史”应该选“传承”;

乙处“苍白无力”形容贫弱无力,多用来形容语言。“软弱无力”形容身体衰弱无气力,也可比喻处事不得力、不中用。“没有诗意词韵的文字”应选“苍白无力”。

3)修改病句:成分残缺。“中华诗词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缺少宾语中心词,应补上“的魅力(精髓、精华)”等,修改后的句子,符合原句句意,符合语法、语境即可。

示例:中华诗词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4)排序注意句子前后逻辑关系:应当先是“生活情趣”,接着“内心情怀”,再到“文化自信”,最后“民族精神的根基”,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整体。

故选C

二、阅读(70分)

3.3分)

【解析】D 这首诗抒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之情,而没有绝望情绪的流露。

4.3分)这首诗抒发了求而不得的惆怅和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理想)的追求、向往

(答到一方面,意对即可)

5.4分)(1)靠近    2)清清楚楚    3)大约    4)饮酒

6.3分) D

7.4分)(1)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2)把小船放在水中,(它)能够随着风而行,完全不会倾斜(或一点儿也不倾斜)。

8.4分)

【甲】文对船上五人的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可感。如用细节描写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生动逼真;

【乙】文对船上五人的描写概括、简略

或:【甲】文用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五个人物,各具情态;【乙】文概括地写了五个人的动作,比较简洁。

参考译文:

成化年间,有个乐工,能把木头雕刻成小船,约两寸大小,船篷、桅扦、桨橹、尾舵都齐备。有两个人在船上对饮,酒壶、酒杯、各种食物摆满了桌子。还有一个人在拉篷索人在摇橹,-个人在掌窕,都装设有机关控制转动升降。放置水中,能随风行走,一点也不会偏斜。一艘这样的船卖银一两,言不二价,喜欢新奇的人都竞相去买。


9.3分)C(“不修边幅”有误。应是体现麦客夫妻干活时的辛苦和投入。)

10.3分)画线句运用比喻手法, 对自然环境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1) 写出了天气的酷热难耐, 衬托了麦客夫妻在烈日下劳作的艰苦, 同时也表现了麦客的吃苦耐劳(勤劳朴实)(2)

11.6分)

1)“眉开眼笑”意思是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生动地刻画奶奶听到土地丰收被称赞时内心的愉悦和自豪

2比喻将麦客夫妻比作掘土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客夫妻割麦速度之快,赞扬了他们的勤劳肯干、技术娴熟。

12.4分)插叙1分) 内容上, 补充交代了麦客夫妻家乡的情况, 解释了他们外出当麦客的原因。(1分) 结构上, 承上启下, 承接上文麦客夫妻对奶奶家土地丰收的夸赞, 引出下文麦客夫妻继续割麦子的场景。(2分)

13.4分)选文通过对童年时麦客夫妻割麦子的场景的回忆, 赞扬了麦客勤劳朴实、踏实肯干的美好品质;(2)同时结尾又慨叹现代机械碾碎了麦客的足迹, 表达了作者对逐渐消失的传统行业的惋惜之情。 (2)


14.3分)B 【解析】结合第段“先加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次加皮弁(用白鹿皮做的冠)……最后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顶冠)”,可见B“加冠时先戴赤黑色的平顶冠....最后戴用黑麻布做的冠”,表述错误。

15.4分)身份不同“冠”不同;(2分)注意题目又字数要求

         “冠”因场合不同定规各异。(2分)

16.3分)示例:“冠”是古代男子身份的象征;加了“冠”,男子要摒弃儿时的玩性,社会和家庭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男子本身,也会因为加了“冠”对自己要求更高。


17.3分)D

18.3分)注意标题提示,按点作答。

(1)大部分未成年人对青少年模式持赞同态度。

(2)超过一半的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青少年模式

(3)“限制收发私信”和“限制发布某些内容”认同度低。(或者青少年模式中限制使用时长功能认同度最高。)

19.6分)学生应丰富线下生活,多进行现实中的与人互动和交往;学校要加强网络素养提升的教育,增加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方式;家庭要做好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不给孩子配备专门的手机等电子产品,并严格控制其使用时间;社会要把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落到实处,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20.6分)

1)(2分)《傅雷家书》

2)(4分)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到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三、作文(60分)

22.参照中考评分标准。

【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以《晒晒我的            》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充满生活情趣、富有生活感悟的文章。“晒”可以理解为展示、公开、分享,而且是与自己紧密相关的甚至可以说是自己值得去“炫耀”的东西。写作的时候可以有以下几个参考角度:晒什么,所晒的东西有什么特点,晒的东西对自己对他人的意义,也就是说,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阅卷老师感受到你所晒的东西的意义。再从本质上看看这篇文章,还是偏重情感类,如内容可为“晒晒我的幸福”“晒晒我的家人”“晒晒我的闺蜜”“晒晒我的生活”等。还比如“晒晒我的梦想”“晒晒我的范儿”“晒晒我的哲学”等。“晒”的范围很广泛,可以说无所不包。只要是自己想展示的、想分享给大家的都可以作为材料来写,选材范围非常宽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注意选材的新颖性和立意的正确性。立意要传播正能量,要积极阳光,不要传播暴力、低俗、游戏人生等负能量。

【范文】

晒晒我的似水流年

谁念西风独自凉

       一个人走在公园的小路上,除了晚风,无人陪伴。又走到熟悉的石凳,回忆起熟悉的人和事。

       那是一个充满惊喜的夜晚,我一个人出来散步,就在那个石凳那里,遇到了她。在那之前,我们刚刚和好,因此我觉得,那是件异常幸运的事,因为是她,所以激动。

       那天,我们互相比着含花字的歌,你一首,我一首地对唱,不亦乐乎,直到我们数不清唱了多少首,直到星星眨着困倦的眼。

       心中却因和她在一起而激动,无法平息。回忆中转醒,只有我,和石凳依旧。西风独自吹过,带走淡淡又不散的离别疡。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一想起她,关于她的一切便像要喷薄而出的洪水般,无法遏制。

       与她初见,是在烟雨蒙蒙的午后,她带着清新的笑走在小路上,朦胧中,与她擦肩而过,便为她倾心。

       不管之后与她的交心、争执、和好,抑或现在,初见的一幕总是盘踞在心里,挥之不去。我想,不仅仅只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更是因为那一秒的震撼,因为她的淡然。

       人生若只如初见,总保持着最初的美好。那该多好!因为那样,就没有后来的争吵,没有离别之殇……只是,终还是舍不得那段回忆,若再选择一次,我定还会与她相交、相知。

当时只道是寻常

       挥挥手,像是要甩掉对她的思念,转身,向公园更深处走去。

       却忘记,那里也留下无数我们的回忆。丁香树前,我们对峙,互不相让,却仍关心对方,只是故作掩饰。

       还是丁香树前,你问我可愿做你的五瓣丁香,我未答,却想说:“只做四瓣,最后一瓣由我们的感情来组成。”

       那些点点滴滴,那些似水流年一幕幕展现眼前,那时只道是寻常,却在她转学后,找不到她的踪迹时,悔不该当初……

       青春总在不经意间流逝,那些情,再想追,也只是惘然,指缝太宽,时间太窄,对于那些似水流年,也只有珍惜,而永远无法抓住。


【点评】本文题目新颖,立意高远。作者写了自己与“她”的交往过程中的种种,小作者用大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娓娓道来,文字之间透露出一些感伤。小作者对“她”转学后的“思念”是一种欲说还休的怅然。另外,文章采用小标题的结构形式,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各部分井然有序,从整体结构上看又浑然天成。通过对相识﹣﹣离别﹣﹣思念﹣﹣感悟的抒写,道出了青春的无限感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