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素材请收好
(2022-04-02 08:21:21)
标签:
教学语文教学杂谈 |
美育素材请收好
名人金句精选
1.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 蔡元培
2.美术可以表见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鲁迅
3.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成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 王国维
4.人生目的不是单调的,美也不是单调的,为爱美而美,也可以说为的是人生目的。因为爱美本来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诉人生苦痛,写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说是美。——梁启超
5.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蔡元培
6.美是上帝的微笑,音乐是上帝的声音。——苏格拉底
7.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柏拉图
8.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柏拉图
9.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苏霍姆林斯基
10.美的情感,或将象人们所说的审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差别之一。——赞科夫
11.美教给人识别恶,并与之进行斗争。我想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
12.美,就是人性。善良情感和诚挚态度的具体体现……在我的想象中,在美的面前微笑、叹赏和惊异,犹如一条应当通往儿童心灵的小径。——苏霍姆林斯基
13.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习近平
14.加强对地方和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督导,强化结果应用。要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教育部门政绩考核和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把美育工作从“软要求”变成“硬指标”。——陈宝生
15.人性之美,刚柔相济。美学家朱光潜把刚性美和柔性美化为两句诗:“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多么形象的表达啊!
16.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17.奥黛丽赫本普说过:“想让你的眼睛美丽,请看到别人的光芒;想让你的嘴唇迷人,就赞美别人的优点。”奥黛丽赫本不就像那颗钻石一样,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美,故成就了自身的熠熠生辉。
18.旷世奇才——纳兰性德,他谈笑之鸿儒皆为汉人学士,对酒言诗,高谈阔论,正是因为纳兰看到了汉人文化的光芒,并虔诚以待,才有了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时秋风悲画扇”的千古绝响。
19.人无完人 真诚地对待他人的美,既展现了一份求上进的认真美,也在无形之中受到他人美的熏陶。有这样一句话“你其实就是你所想的那个样子”。
20.费孝通老先生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1.巴金说:“我们不能光靠吃米活着。”是啊,生活不光有眼前的奋斗,还是美妙的诗和令人憧憬的远方。
精品段落
1.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人们不仅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大同美究其本质而言,就是拼合不同的美而达到的一种平衡。从整体上理解了这句话,我们不难得出坚持个体美与追求大同美之间并不矛盾,也就是说“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保障。
“各美其美”是指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各自有一套自己认为是美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别的民族看来不一定美,甚至会觉得丑恶。然而,民族接触的初期还常常发生强迫别的民族改变他们原有的价值标准来迁就自己的情形,能容忍“各美其美”是一大进步。只有在民族间平等地往来频繁之后,人们才开始发现别的民族觉得美的东西自己也觉得美。这就是“美人之美”,这是高一级的境界,是超脱了自己生活方式之后才能得到的境界。这种境界的升华极其重要。再升华一步就是“美美与共”。不仅能容忍不同价值标准的存在,进而能赞赏不同的价值标准,那么离开建立共同的价值就不远了。的确,“美美与共”是不同标准融合的结果,那不就达到了我们古代人所向往的“天下大同”了么?
相较于德智体劳的教育,美育是一种更高级、更有趣的。如果说德育让我们用善良的心灵对待世界,智育让我们用理智的态度认识生活,那么美育则告诉我们,用美的眼光看待一切。这种眼光既是李白亲临庐山时挥笔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的由衷赞叹,也是杜甫登泰山时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乐观自信,更是王羲之面对兰亭美景时发出“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幽情畅叙。可以说,善良,让我们成为高尚的人;理智,让我们成为智慧的人;而具备美的眼光,则让我们成为有情趣的人,让我们成为情感丰富的人,让我们成为能发现世间之美的人。著名的审美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以陶养吾之情感为目的,使之有纯洁有趣之习惯。”可见,推广美育,真是善莫大焉!
生活之美——生活处处有诗意。一个善于发现生活诗意的人,必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一箪食一瓢饮,到底是真实生活或精心演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传达的中式生活之美,在赏心悦目之际让人愿意接近。李子柒的视频里,每一个物件、每一道美食、每一个场景,仿佛都在讲述生活的酸甜苦辣,又在不经意间,让人们感到勤劳、友爱、自强、保护自然等理念。静水流深,沁人心脾。这是生活的诗意,道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与热爱。
所以我们可以从李子柒身上得到的第一个作文思考角度:生活处处有诗意,善于发现生活的美。
乡村之美——美在风景,美在乡愁。在李子柒的短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乡野的原生态之美:韶春,落英缤纷;盛夏,佳木繁阴;静秋,桂子飘香;凛冬,白雪素裹。视频中乡村的原生态之美、宁静之美,不仅给我们极佳的感官体验,而且给了我们重新认识、认真审视当代中国乡村的机会。其实,这种乡村美不仅在于田园牧歌式的风景,更在于其中蕴含的淡淡“乡愁”。
由此,我们可以从李子柒身上得到的第二个作文思考角度:乡村美丽的田园风光和乡村淳朴的风俗人情。
亲情之美——亲人在侧,岁月静好。爷爷离开之后,阿婆生了一场重病,李子柒就决定回农村照顾奶奶。在视频中,李子柒总是会把自己做的饭先夹给奶奶吃,而且都是最好的一部分。比如说做了鸡肉,就把鸡肉先夹给奶奶吃,煲了汤,就会先给奶奶盛上汤,然后看着奶奶幸福的笑容,子柒也会甜甜地笑起来,真的是很温暖很幸福的画面了。
所以我们还可以从李子柒身上得到的第三个作文思考角度:感悟亲情 。这也是中学作文最常考的作文主题之一。
文化之美——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文化是中国故事的底色,央视曾称赞李子柒:“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三个要素:真实自然的状态、传统文化的融入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而李子柒的视频正是把这三点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她的视频之所以能打动人,也是因为她用心呈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无论是桃花酒、琵琶酥等美食,还是文房四宝、缫丝、刺绣等工艺,都按照古法流程,一步步精心制作。因为要亲自学习掌握一些工艺过程,一段几分钟的视频常常要拍数月甚至一年。也正因如此,李子柒受邀参加了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并推选为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大使。
由此,我们可以从李子柒身上得到的第四个作文思考角度:中国文化之美、文化输出 。这也是近几年初高中文化类作文的高频主题。
4.个人的完美依托于同时代人的完美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个人的完美依托于同时代人的完美。马克思的这段话,是对青年人说的,教育青年人在择业时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强调职业的高尚情怀和奉献精神。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这句话绝对算得上是高大上,是青年人人生观教育的好素材。
青年选择职业,可以考虑“我们自身的完美”,这一点马克思并没有否认。但是在绝对正确的个人完美之上,还有一个更正确的“人类的幸福”。那么怎样认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呢?马克思认为,个人完美与人类的幸福并不是对立冲突的两种利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成就的。一个人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时,他的个人完美也才难得到更好展现。说得简单通俗点,就是青年在选择将来的职业时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完美,还要想到他人的幸福。
热点素材
奥运赛场,多元审美世界奥运会已正式落下帷幕,但关于奥运健儿的话题热潮并未减退,“奥运会狠狠修正了我的审美”等话题讨论更是频频登上热搜,引人注目。苏炳添的线条,吕小军的肌肉,张雨霏的水灵,李雯雯的可爱,赛艇姑娘们的小麦色皮肤……在“白瘦美”“小鲜肉”满屏的审美世界里,这些奥运健儿突然让大众发现了更加多彩的审美世界,那就是运动之美,力量之美,健康之美……这些运动员们集速度、力量、技巧为一体,为我们展示了更加多元的美的世界,拓宽了我们对美的认知范围,也让我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在这个“网红脸”“水蛇腰”一类审美风格大行其道的时代,一些人的审美趣味变得日益偏狭,甚至有损害身体健康的极端做法。如此畸形的审美,既是荒唐的,也是可怕的。一些三观未成熟的年轻人容易盲目跟风,他们不仅拿着偏激狭隘的审美观念来评判别人,也以此来约束自己,如此害人害己,实不可取。
【对接主题】多元审美,不可偏狭
【速用示范】你有你的姹紫嫣红,我有我的额黄素雅。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美是多元的。正如“苏神”苏炳添雕塑般的身材让世人过目不忘,“军神”吕小军背部夹物的视频让网友啧啧惊叹,沙滩排球姑娘们紧致的小麦色肌肤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东京奥运会上,奥运健儿们以其速度、力量和技巧的组合刷新了我们对美的认知。其健康之美,刚劲之美,力量之美让人过目不忘。美是多元的,选择积极健康的审美方式,而不要陷在偏狭的泥淖中不自知,不自拔。
围观式“审丑”,时代审美的错位
南京夫子庙某酒店门前附近人头攒动,附近的交通也陷入瘫痪。这是哪位明星顶流的排面?原来是某平台人气网红郭某某到南京旅游,引发众网友去“偶遇”。郭某某,河北人,以“真性情不造作”的人设在网上走红,坐拥六百多万的粉丝。视频里的郭老师不修边幅,邋里邋遢,她的直播内容更是奇葩到了极点,又哭又闹,放屁啃脚,打滚对骂,可以说是低俗不堪。比如她的爆款视频“猕猴桃”:她对着镜头吞食一个猕猴挑,丑态百出。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奇葩网红,在平台上博得不少网友的关注,她的一次出行竟然导致目的地交通瘫痪。
为何有这么多人沉溺于这种小丑表演式的低俗狂欢中?郭某某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人们要审丑,我就丑给他们看。”短视频“审丑”现象的出现,折射出了部分人的“围观”心理,这种缺乏营养的审美输入通过反套路表演刺激人们的感官,看似让人们的情绪得到纾解与宣泄,其实却体现了时代审美的错位与狂癫。
【对接主题】提高审美能力,培育理性审美
【速用示范】艺术的“审丑”不等同于世俗的“审丑”,当众人把围观低俗当做常态,把荒诞怪异的审美裹挟当做快感,在无知与疯狂中迷失底线的危险便在远方露出了邪魅的微笑。审美需要感性,更需要理性,不能模糊是非的边界。
清澈的水底世界,一位仙子翩翩起舞,水随舞动,衣袂翩跹,她时而舞袖轻摆,时而拨袖回转,矫若游龙,翩若惊鸿,美不胜收,摄人心魄,令人赞叹连连。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禁不住在推特上为它点赞,说它展现了“难以置信的美”!这便是河南卫视为迎接端午节而推出的爆款视频《洛神水赋》,这也是河南卫视在继年初《唐宫夜宴》成功出圈后推出的又一爆款。
《洛神水赋》为何如此受欢迎?首先,它给人们打造了一场视觉盛宴,这场视觉奇观给人们带来了超乎想象的审美体验,激发了人们对美和未知的扩延想象,这与舞者和创作团队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它植根于深厚的中原文化土壤,带着千年前曹植的绮丽情思迤逦而来,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创新。正如其中的舞者何灏浩所言:“真正出圈的不是我,而是中华文化。”精益求精的匠心,传统文化的厚重,现代科技的融入,让这个作品成功出圈。
【对接主题】创新为媒,展现传统文化之美
【速用示范】水为媒,舞为魂,风华绝代,举世无双。河南卫视端午节舞蹈视频《洛神水赋》引爆网络,让中外的网友啧啧称赞。《洛神水赋》的出圈,离不开舞者和创作和的匠心,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泰戈尔曾说:“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有一座名为“雅典人”的书店,它的营业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是全球第二大书店。这座书店以其独特之美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据统计,它每年接待的访客都超过100万。雅典人书店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它的前身是1919年开业的大光明剧院,后来又发展为影院,最终在2000年易手为书店。虽然这里几经岁月的淘洗,但建筑的精髓都得以保存,曾经的观众座椅被一排排书架代替,靠近舞台的包厢成了阅读区,舞台也被完整保留下来,只是现在这里变成了饮品区。出现在台上的不再是演员,而是一边喝咖啡一边看书的读者。
很多游客将它称为“全球最美书店”,这家书店的价值不仅是售卖图书,也在于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的今天,电子书日益盛行,对于那些愿意前往书店购书的人来说,他们眷念的或许不仅仅是纸的质感,更是一种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对接主题】培养审美情趣,走向诗意栖居
【速用示范】艺术之美,涵养世人对美的认知,让人在熙熙攘攘的世间能找到心灵的憩息之所。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雅典人书店便是这样一座艺术书店,它保留着剧院前身的艺术之美,以其典雅和大气涵养着公众对“美”的认知。同样的还有葡萄牙的莱罗书店,那里的建筑古典华丽,曲线形楼梯浪漫而梦幻,据说《哈利·波特》作者罗琳便是在此获得了创作的灵感。美的艺术创造,能承担起美育的功能,提升人们的审美和素养,为人们找到诗意栖居之地,提供一片远离尘嚣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