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考押题作文:那时花开

(2021-06-08 08:15:21)
标签:

教育

杂谈

语文

中考押题作文:那时花开

2021备考冲刺:10篇“成长”主题作文,助力中考
书法里的人生智慧(2021年新高考II卷教师下水作文)
勇做后浪青年,奔赴理想殿堂(2021年全国乙卷教师下水作文)
中国要复兴,我辈当自强(2021年新高考卷教师下水作文)
努力,让弱小变成强大(2021新高考1卷教师下水作文)
磨砺以须成伟器,及锋而试铸国魂(2021年全国乙卷教师下水作文)

成长

余余落辉,我爱一抹最美;涓涓潺水,我掬一捧最清;回顾走过的树林,我独恋枫叶最红;回眸成长的足迹——我不忘毅者无疆的坚强。
7岁时,我爱看《西游记》。孙悟空便是我的信念,纵然可以千变万化,也要忍受五指山下的嘲讽。一压就是五百年,一忍就是风吹雨打,谁能顶天立地,坚强,被一只猴神化得如此悲壮。这便是开始,即便寂寞也精彩,大丈夫能屈能伸,猴哥,就应该这样。
10岁时,我迷上《三国演义》。原先只是喜欢打打杀杀,敬佩关羽而怨恨曹操,那一夜,考试失利后难眠的一夜,心头一触,原来曹操才是英雄。这位大将军在宛城丧子折兵后的痛定思痛;这位汉丞相败走华容道时的嘲笑诸葛亮、周瑜;这位魏王在割须弃泡后巧施反间计,连遭挫折到始终不忘统一天下的抱负,不像刘备,被火烧七百里联营,烧回白帝城后一病不起;不像孙权,夺会荆州,守者父兄的基业就面南称帝。曹操把坚强演义到顶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公的诗好不令人痛快!
那一夜,我醒了,困难打不败,挫折打不倒,我学会了坚强。
13岁,我长大了,渐渐孤傲了,但《名人传》却逆转了我。他们都有伟大的成就,而他们也都是磨难造就的人,他们在漫漫黑夜中摸索前进,而坚强是他们心中的航标,即使看不到光明,他们却将坚强表现得淋漓尽致。贝多芬在双目失明后继续创作乐曲,坚强是他音乐的音符;米开朗琪罗在教堂中,即使心不情愿,也全神贯注的雕刻,坚强是他的灵感,直到生命最后仍在坚持。我心中孤傲的火焰慢慢熄灭,化作一泓平静泉水。
今年我15岁了。回眸成长之间,我懂了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既然上天已降大任于你我,那么,就让我们带者坚强出发吧!
去奋斗,去拼搏,去履行生命的诺言!绽放毅者无疆的成长之花,一路芳香。


努力,让弱小变成强大
                       惠州中学 于金泉

 青春最大的魅力是什么?我想就在于它能叫枯枝长出鲜果,让沙漠布满绿洲。是的,青春的价值在于,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将弱小的自己变成更加强大的自己。
回看现实之中,“生而弱者”更易让人抱怨。工作劳累时,看着略显疲惫的自己,我们总是说为什么我身体这么差?为什么老天对我如此不公?为什么我就不能成为富二代、拆二代,得为这烦人的工作努力着?如果“生而弱者”只是抱怨自己的弱小,而不是去思考如何增益其所不能,如何使自己变强,那么弱者终究还是弱者。因此生而弱者应该多一些实际运动,使自己身体变强;多一些弱小失败后的重整旗鼓,认清自我,使自己内心变得更强大;多通过一些努力去激发、引导自己向生活强者努力。我觉得只有这样,弱者才可能变化为强者。
再看生活之中,“生而强者”往往也更容易得到人们的热捧。因为强者犹如“鸡汤”,食之有味,食之大补。大补的“鸡汤”好不好,当然无可厚非。但当我们喝“鸡汤”时,有些人似乎忘记了补也得分身体的虚弱,如果大补过头了又会如何,也许就成了毒药了,就得病了。因此大可不必极力效仿此种强者之行为。我们得思考“物及必反”的原则,要不然“强”也变成了“弱”了。
因此,有时我们得思考“强”与“弱”的“鸡汤”逻辑:身体弱了,大可适当补一补的,调一下,你的身体才会慢慢好起来,强起来的,而努力就是这碗最好的“鸡汤”。
对于高三党来说,时间就是一切,我们必须分秒必争,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当周围漆黑之时,我们依然挑灯夜读,挥洒汗水于堆积如山的练习中,手中的笔不曾停歇,那是补知识的弱项。当我们把自己的梦想写进英语词典里,把想去的地方拍成照片贴在课桌上,把梦想与信念写在心里,那是补遇到困难时轻言放弃的意志力的薄弱。高三生活慢慢地,让我们明白了,只要用汗水,用勤奋,用奋斗,弱小的我们,终可成为强者。因此你大可大声说:假如今天你还很弱小,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明天你的付出与努力,定可换回一个强大自己。
雨果曾说过:“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当有一天我们从稚嫩的懵懂,慢慢地变成睿智稳重的强者之时;当我们通过一遭又一遭苦难,慢慢让自己变得强大之时;当我们发现我们以令人惊讶的速度,不断变强之时。请记住,是努力浇灌了我们的弱小,是努力让我们开出强者之花。

来源:语文阅刊

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书法里的人生智慧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  李国贵

看青铜器上的金文,你是否会感受到远古的朴素?看碑林里的楷书,你是否会感受到法度的谨严,看悬挂着的草字,你是否会感受到心潮的澎湃?有艺术修养者,有人生阅历者,都会引起情绪的激荡,这正是书法的魅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书法之形体带给我们视觉的冲击,书作之神韵带给我们心灵的感应,而书写之过程带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书写,有提有按,有起有收,有顺有逆,有中有侧。你可能会说,哪来那么多规矩?其实,这不是规矩,这是规律。悟透书法,也就悟透了人生。

就拿“人”字来说罢,由一撇一捺组成。如何起笔,如何行笔,如何收笔,都有一定的美学规则。

起步之初,在于“逆”。顺锋起笔,动作快捷,笔锋易散,浮浅无力。逆锋起笔,藏而不露,把势蓄足,饱满有力。事业的开端很难一帆风顺,都有奔波和劳苦,都有说不尽的酸楚。逆境的过程是一个沉潜的过程,是一个积蓄能量的过程。“没有暴风雨中的拼搏,就没有豪迈的翅膀”,泰戈尔告诉我们,飞鸟的翅膀是怎样炼成的。

发展之时,在于“中”。中锋用笔,不偏不倚。纵览下临,兼顾左右,书者能很好地掌控走向。事业上,要心有大局,行走正道;生活中,要踏实诚恳,本分做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袁隆平多年以来把“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作为梦想,他为人民着想,走进人民希望的田野。只因有这样的格局,走共享的大道,他才一路脚印,一路稻香,一路掌声,一路勋章。

成功之际,在于“迂”。写“人”字的最后,是“捺”的出锋。怎样把握,智慧在于一个“迂”字。“捺”的写法叫一波三折,波折过后,一定需要沉稳,能够迂回,慢慢收束。这是又一次积蓄能量的过程。正如书家所说,停滞迂回,缓缓出头,朱元璋打下大半个天下的时候,听从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坐稳了江山。成功之际需要“迂”,失败之际也需要“迂”。禁不住喜,就会成为骄傲的傀儡;沉不住气,就会成为情绪的奴隶。

描红之后,在于“和”。整个书写和描红的过程都需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留下败笔。描红,就是用毛笔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这个时候的“人”,是楷模,是英雄,是成功人士,是别人仰慕的明星。这个时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诋毁者有之,嫉妒者有之,挑刺者有之,大可一笑而过,红脸相迎。描红的对象是“人”,由一撇一捺组成的,需要相互支撑。当年的赵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要演出指鹿为马的闹剧,不附和自己者赶尽杀绝,最终他也成了刀下之鬼。以别人为敌者,别人也以他为敌。成就别人者,别人也在成就他。和谐带来和乐,共处带来共赢。

这样写出来的“人”,是正楷的人,是大写的人。我们不一定会书法,但一定要会书写人生之法。事物都有共通性,洞明世事,我们便有了智慧,有了饱满而丰盈的人生。
01
那时花开

一朵花,人们只惊艳于它的娇艳,却忘了它在开放时,历尽了煎熬。
花瓣芬芳
花,一瓣游离在醉人的南宋,另一瓣又在绝情的北宋凋零。
是谁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谁叹“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谁把彻心的悲恸荡漾在千年以后?
本是大家闺秀,李清照,不愁温饱,饱读诗书,窈窕淑女。是什么让她有感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是当时黑暗的社会啊!让她一夜愁白了头,愁的是人情还是世道?她的人生分离在南北两宋,她的情愫却愈发滋生,丈夫的逝去,世道的不公,她虽悲痛却愈发坚韧。她用文字释放自己,那一个个字里藏着的是她流不完的泪滴,镶的是她满是疮痍的心啊!文字,流传千古,也让她散落的花瓣弥香人间。
花傲凡俗
谁会忘记这个唯一在中国政坛上叱咤风云的女皇帝?她就如一枝金花,散发耀眼的光。
是啊,她太出众了,太多人看到了她呼风唤雨的豪迈,为地位而掐死女儿的狠毒,当然还有她的过人智慧。然而,有多少人看到她落发为尼时的凄苦,有多少人涉略她高处不胜寒的孤寂,一个风云人物,面对历史的尖锐评价,人们的零言碎语,却早已料到,在墓志铭上表现得如此坦然。
她,就是武媚娘,一朵傲立在山巅孤独开放的花。
花开冷艳
有种文字,当你看到它,心会猝地一紧,然后轻叹然后莞尔,那是触动你灵魂的字。
当她轻描淡写地说出“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那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心静,心境。张爱玲,这一朵冷艳的花,在社会的颠沛流离和婚姻的挫败后,她似乎已感看破红尘了,她的文字,在冥冥中诉说着她的不幸,却充满着理性与美感。她时尚,她冷傲,可是她的心还是通红的,她用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坎坷也许更造就了她,于无声更胜有声,就像花的开放冷艳无声。
历尽血泪,几多坎坷,几许辛酸。令人欣慰的是,那时花开,此时花香依在。

02
那时我感到很温馨

那天,我代表学校参加与其它几个学校的比赛,最后一项是800米。
“加油!”我在心里暗暗给自己鼓劲。“呯”——的一声,老师扣下了发令枪,心在一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紧接着便飞奔而去,稳住呼吸,控制速度好,非常棒!
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超过去!”眼看就要超过前面的人了,可她不知什么原因向外来了一下,我心里一惊,急忙放慢脚步,但左脚因为冲力太大,没有稳住,便扭了一下。钻心的疼痛立刻从脚上传来,眉头不自觉的就拧在了一起,步子也放慢了。
抬头望望前方,一百米外就是终点。“不能输你不能输!”“加油啊,再冲一下!远处传来同学们激动的呐喊声,我一咬牙,不顾脚上的疼痛,向终点冲去。一过终点,我便瘫倒在了地上,双手抱脚“疼……”额头上挤出细密的汗珠。“怎么了?”一位同学关切的问。
疼得说不出话,只是一直拧着眉头,手死死的按住脚。大家都围过来,一位同学发现了异常,急忙问我“是脚吗?”我冲他微微点了点头,他推开我紧抱左脚的双手。发现了那一片红肿,赶快对我说:“能站起来么?我们去校医室!”说着便和旁边的几个同学想要扶我起来,而那疼痛已经耗尽了全身的力气,刚站起来便又想向前倒。
“慢点,慢点!”他赶快扶住我,然后对周围的人说:“你们扶她到我背上。快点!”“啊?”我愣住了,愣愣地让同学们把我扶到他身上。我可不轻,而且从操场到校医室间有一段不近的距离。心里有个软软的地方被触碰了下,泛起圈圈涟渏,阳光暖暖地我们身上,这种感觉,真的好温馨。脚上的疼痛似乎减轻了不少。
“谢谢”我微微地笑了。“不用”他也笑了。不知是谁拍下了那个场景,好美,好温馨。
感谢你给我的那个场景,感谢你给我那次温馨。那时那境,我真的感觉很温馨。


03
那时我感受到了执着

我喜欢向日葵,或许是因为她的执着。她以45的微笑+45的昂首=90的执着追求,折服了我的内心。
以前,马路旁边种了几株向日葵。无风的午后,向日葵的一道道轮头和太阳下的一道道光圈比美。虽然只有几株,显得孤零零的,但她们始终以一个不变的姿势——昂首,来面对风吹雨打。她舒展着她的叶片,紧密而不失条理的纹路清晰可见,淡美朴素的年华,永远向阳,它的果实,毫无保留的献给人类。
倚窗静思:无垠的草地上,一片金黄色的向日葵挺立在其中,她们每天面朝太阳,不会累吗?她们每天以一个同样的姿势,不会厌吗?斑驳的绿和耀眼的黄融合在一起,仿佛是毕加索的《向日葵》。她们仿佛在翘企,仿佛在凝思。那她在翘企什么?又在凝思什么?或许我们的追求与她所追求的不一样罢,她所追求的是生命最本质的追求,不掺任何杂质。她每天向着太阳,允着阳光,不是故作姿态,而是源于心底骄傲的自信。
我心了然,不论怎样,也阻挡不了她向阳的步伐。无论酷暑还是严寒,无论斗转还是星移,她都依旧执着,昂首的追求梦想,她的梦想或许是同太阳一样,带给人们温暖。不管在面朝太阳,实现梦想的途中有多少黑暗,她都会用自己单纯的内心驱逐黑暗。无论前方的路有多黑,都阻挡不了她拥抱阳光。
那时,我感受到了执着,人生不也一样,只要坚定了一个目标,都要至死不渝的走下去,也许会经历寒打霜逼,但只要我们最梦想有一颗执着,炽热的心,就一定能迎向成功。
一阵风,送来了一缕清爽,摇落了一片金黄色的花瓣,那不正是她璀璨的笑吗?
向日葵教会了我:永远面朝阳光,永远执着,就不会让黑暗环绕身边。
那时,我学会了执着。

04

那时我很感动
那时花开有时,感悟人生,就好像在那顷刻间被某种意念所心之醒悟。
——题记
早晨,微微曙光透过无数的星点缝隙,映在那冰冷的水泥地上;不过,这恰好增添了几分情调,绘成一抹憧憬并伴有丝丝灰暗痕迹的风景。
一阵微风拂过,抚摸着那柔和的微光,荡漾起一曲曲悲切的调子来……于是,我耳边正传来泠汀的潺潺水声。那是一条小溪,溪水岸边的一处草草坪上,正有一对母子,在那用弹弓打玻璃瓶……我走近一看,那小男孩大约七八岁,可老是打不中,但他的母亲却依然很耐心地捡石子,并小心翼翼地放在小男孩的手中,似乎这样的动作已经很娴熟。我有些着急,便上前说道:“阿姨,打瓶子应先对准了再打。”“哦……他看不见……”只听阿姨平和地答完,便又继续捡石子;当时我怔住了,蓦地,张口吞吐道:“哦……对……不起……啊。”原来他是看不见的,我知道我犯了不该犯的错。
于是继续在旁边认真的看,可是我真的有些迫不及待,便往后退了几步,边走就边祝愿他能打到玻璃瓶……没走几步,“吱”的一声清脆悦耳的随着风传入我耳中,顿时感到前面一片模糊,烟笼寒水月笼沙般的难以置信。转过身,只见母亲抱着儿子,那片场景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动人,那么的清晰。顷刻间,我的泪水划过脸颊,心底里的余悸还隐约动荡着,浮现出缕缕若笑靥如花般的涟漪来……那抹景,让我刻骨铭心的存放在我最深处的记忆中。
夜晚,淅淅沥沥的雨挥洒在路面上,由于出门到书店买书,忘记带雨伞了,结果买完书只能在书店门口等待着雨停。
等着等着,雨却越下越大,好像故意捉弄我似的。我心里焦躁不安,一会儿跺脚,一会儿伸长脖子观察雨势何时能变小。这时,身后传来脚步声,转身,发现书店阿姨正把手里的雨伞递给我,我不好意思地练练摆手拒绝。阿姨说,“拿着吧,雨还停不了,你拿我的伞回家吧,不要耽误了学习。”“那,那这伞?”“天晴后,你抽空给我送回来就可以了!”阿姨微笑着告诉我。我感动地把头点了好几次,恨不得给阿姨鞠躬
雨还在下着,不过变得很小很小、很软很软,正滴入我的血液中,流淌着,流过我的心底,浮现出缕缕若笑靥如花般的涟漪来……那雨景,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纯美,那么的温馨啊。
人生中有许多次温暖的回忆,回首阿姨给我伞的眼神和话语,那时,我好感动。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会像阿姨一样,凭借一己之力,把真善美传递。
 

05
那时,我幸福着

灯光透着指缝投射来,我伸出双手,仿佛有一丝温暖。
年少的我们,都太执着于表达自我。我却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达我的感情。世界很小,又很大。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的做自己的事。于是,我就习惯一个人在街道上闲庭散步。每晚,当我仰头看见昏黄的路灯时,我的心就被这暖暖的灯光包围。
我看见灯光周围绕着飞的飞虫,它们一个个很小,它们旋转着。我觉得它们好像一个个没有家的人,孤独的奔走在外,那么的渴望温暖。我的心又跳动几拍,寒风又吹拂过来,脖子感觉凉飕飕的。我把衣领不由得拢了拢。微凉的夜色蓦地让我想到了家,只有家才会那么温暖。我又向前走了走。我想到今天我跟她吵架了,还没有想太多,我就跑了出来。
我弄不明白为什么大人总不理解我们,当然,我们也不理解大人。他们总说,瞧瞧,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你怎么不能让我少省一点心。他们有着无言的打击,给了我一道伤疤。我不喜欢她把我与别人比。于是,积聚已久的情绪全在那一刻爆发。我第一次吼了她,你为什么不能为我想一想?为什么你总认为我不行!我把门一摔,毫不犹豫的转身出去,留给她的只有一个背影……
我不知道出来多久了,也许,太久了。我开始有些后悔了。我不该那样的,我没有想后果就做了,我知道我伤了她的心,内心有万千的愁绪涌上来。我看见地面上那斑驳的影子,感觉它像极了我,孤零零的。
寒风再次吹拂了我的脸颊,我又缩了缩脖子,不知道怎样走上了回家的路。我知道距离家大约有100步的距离,我看着自己的脚向前迈去,我想,见到她是否要说对不起。
正当我低头想着,步子还没有走到50步时,我停住了,我看见离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人站着,夜色笼罩在她的周围,看不清她的模样,可我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我忐忑着向前走进,是她!我盯着她许久,她搓搓手,又跺跺脚,不断地哈气,还左右不断地张望着……
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我跑过去,“妈,你怎么……”话语不知怎么一下子说不出来了。她反倒哭了,问我,“饿了没?冷不?妈妈错了,跟妈妈回去吧。”我的心里有股暖流,点点头。我又看见了成群的飞虫在围绕着灯光飞舞,而灯下的影子不再是我一个人……
家是温暖的港湾,即便犯了错,也会容纳你。
那时,我知道我幸福着。
 
06
那时,阳光下

慵懒地坐靠在背椅上,脸上散落着稀稀落落的阳光。早晨七点的阳光总是在温暖中带着点滴冰冷。
翻阅着手中带着丝丝暖流的周记本,脸上掩盖不住睡意。忽听到这样一句话:去年的阳光下我们还在小升初的紧张中,如今却快要度过初一、迈入初二的殿堂。是吗,没想到滴答答响着的时间,竟是这样的快。
天空不知还映着什么清澈,回忆却不曾淡淡融化。
虽然,那时,阳光下——
小学的学校散发着的微微香气总充溢在鼻间。但在我们眼中的忙碌总是逃脱不掉。没有时间去欣赏无名花的盛开与凋谢,去品味母校树木沧桑的古老,去观察每日操场上飞奔的那幼小身影。让那无情的时间不在自己的注视下缓缓流淌。那时是单纯的,总透着几分天真无邪,总是不懂什么叫“复杂”。阳光自然暖,我经常抱着那松软的阳光,体味恰似轻松的生活。还记得在考试前日轻轻抹去存在已久的“三八”线。归还着“战利品”。在那时的阳光下,无论是暖亦是冰,我总是满目天真,做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做最单纯的自己。总会被人欺骗,总会因为争执而落下不该滴的泪,还是记着在考试失利时后座女生骄傲的眼神,同桌淡定的表情。但更多的还是快乐,无忧无虑的快乐包含着许多。那柔光的阳光,那回忆的难忘,还有那、拾不回的天真。
但是。这时,阳光下——
在现在看来,或许所谓的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不快乐,去感染别人,尽力掩藏悲伤。中学的校门总是那么先进,时间也总是欺骗我,长长的一年却是那么短促。依旧记着小学每天哭喊着“作业多,脑袋缺氧、缺氧”。可是只有进了初中才知道什么是缺氧。阳光下带着松松软软的棉花糖的味道,但仿佛有什么总是压着我喘不过起来。小学疯狂的我什么时候学会了内敛?不敢与别人争执,是在淡定,还是在装什么。眼泪也总是努力让它只在眼眶里打转,不让它落下。曾经的单纯、天真、善良似一去不返。有时也会有一个“装纯洁”的头号。现在那中学的操场总是带着满天黄尘,我至今也不知道广播体操的动作。教室外建筑楼每天叮叮当当地敲响,却总没有关注过它的进程,偶然一抬头才看见“哦,快竣工了”。在班里,表面的和谐背后总隐藏着不知情大风大浪。忽然一股风吹过我,刘海被气浪掀起,我懒得搭理,透过那凌乱的刘海继续观察着刺眼的阳光,却发现它并不阳光。
视线重回桌面,手中的本子被我轻轻合上。班里混乱而有秩序,吵闹声混杂。我遥望着这时洒落在窗台上的阳光,想到底与那时的阳光有什么不同?
哦!原来那时,阳光下最温暖的一幕,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心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