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年福建中考作文《学习与性格》分析与范文

(2020-07-19 07:42:41)
标签:

教学

教育

语文教学

杂谈

2020年福建中考作文题


   读书学习,塑造着我们的性格。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生活充满着酸甜苦辣,蕴藏着学问与智慧,就像一本无字的书。从生活中学到的,也能影响、改变我们的性格。
  为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以“学习与性格”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要求: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目,2017年的“每个站点都有风景”,2018年的“充电”,2019年的“最好的作品”,今年的“学习与性格”,总体感觉,命题者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力求引导他们更多地去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追寻人生长河中的朵朵浪花,塑造自我,超越自我,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关于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使语文学习成为引领学生成长的“指南针”。

   今年的题目是“学习与性格”,指向性很强,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材料中的“学习”二字,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既可指求学各阶段的学科学习,日常生活中的读书看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分享,亦可指蕴藏学问智慧的生活大书,比如日常的体育锻炼,游历名山大川,与友人师长智者的畅谈心得,诸如此类,皆可影响改变一个人的品性修养。

   作为应试作文,学生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应该都比较容易入手,阐述“学习”对自身性格养成和塑造的深刻影响。写成记叙性的文章,可从自身某阶段学习经历入手,畅谈学习之后性格发生何种改变,并由此对自己人生产生的具大影响。也可写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对性格的不同塑造。写成议论性文章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接着可从正反面列举历史长河中的相关事迹或名人名言佐证观点(如《论语》中有诸多关于通过学习来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的名言),再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谈具体做法,使论证更贴近学生实际。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不断“学习”的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新一代中国青少年的道德修养!

  特别要注意的是,材料中有要求,这篇文章是要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的,行文的语言风格要尽量符合主题班会的情境模式,字里行间要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只有先让自己感动了,才能成功感动别人!

  今年中考的写作,延续了福建中考前三年的“材料+命题”的形式,体现了中考命题的延续性特点。但在写作形式上有所变化:在材料的结尾处增加了“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这与今年高考作文形式上相近,也突出中高考接轨的特点让写作与学生的生活(班集体活动)紧密相连,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在习作中提高生活的品味。

  该命题分两大部分:题目,是解读题意的核心;导语材料为具体解读题意提供了具体的写作范围和方向。解读时应将这两部分相结合,这样才能精准立意,确定好选材和行文等方面的方向和方法。

解题意:“学习与性格”是一个并列结构的短语,核心部分是“学习”“性格”。所以要明确人的学习与性格的自我塑造、养成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解材料:关键词:读书学习(含生活所学),影响、改变、塑造性格。抓住上述的关键词考生不难得出本文写作的主题:通过读书、学习,可以让一个人不断获得成长,从而塑造甚至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综上所述,通过对题意和材料的分析与考量,考生在行文时至少应做到:在叙事中,应侧重描述为什么读书学习能影响、改变性格,通过具体事例展现性格塑造、改变的过程,有力地体现读书学习对性格形成的深刻影响。在议论性文体中,应明确学习与性格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阐述读书学习对性格塑造的重要作用。

学习与性格
福州第一中学 林睿妍

  同学们,今天主题班会我想阐述的主题是:“学习与性格”。学习与性格相互联系,从未分割。
 古往今来,“学习”永远是文人骚客亘古不变并津津乐道的话题。《增广贤文》中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意在告诉莘莘学子学习应该进取拼搏;《名儒学案》中的“为学作事,忌求近功。”意在告诫芸芸众生学习忌讳钓名沽誉;《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在指导万千学子学习应该诚恳虚心。
  学习与性格密不可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最好的佐证。著名的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少年时期妄自尊大,曾挥笔写下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在一位博学老者的指点迷津下,他意识到自己的浅薄自负,从此发愤图强,虚心向学,沉浸在学习的海洋之中,终成一方大家,性格也由锋芒必露转变为谦逊谨慎,后名扬千古,受万世敬仰。学习造就苏轼的性格,如果他的性格未曾改变,那东坡居士也定会失去几分风骨,无法成就最后的苏东坡,也无法将掷地有声的文章呈现在世人眼前。
  学习是抚慰心灵的良方。著名大将韩信,与生俱来的点兵之才,在生活所带来的苦难中:自幼丧母、穷困潦倒以至于无食可食、常年遭受他人的凌辱欺凌,甚至是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忍受“胯下之辱”。他却从未向生活低头,不向生活弯下脊梁,反而汲取精神养分,向圣人学习。正是学习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唯一被时人称作“国士无双”的韩信,成就了唯一做到“出将入相、封侯封王”的韩信,成就了立下不朽功勋的韩信。正是学习,因为学习,在苦难中才能暂时忘却苦厄,投身于远大目标中。也正是学习,使韩信不再畏惧黑暗,迎来曙光,迎来智勇双全的性格。
  学习是锻造性格最好的磨砺。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保尔在全身瘫,双目失明没有任何写作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举起充满战斗激情的武器:写作学习。一开始的种种困难如同一座又一座的高山耸立在保尔眼前,他甚至一度灰心丧气,但因为学习,他用顽强的革命精神所凝结出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在学习这个灯塔的指引下,保尔承载着不屈的精神,在高温中炼就,在极度寒冷中冷却,锻造出坚强不屈的性格。
  在主题班会上,我想告诉各位亲爱的同学:学习所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浩瀚无垠的知识,更是影响我们终生的性格。
  襄世当前,在复兴中国梦的大前提下,让我们心无旁骛地奔赴学习的星空,让我们共赴学习营造的最坚定最勇敢的世界,让我们拥抱独属于自己的性格。
  学习是我们永恒不变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性格是学习耳濡目染的结果之一。重视学习与性格,是我们当下极其重要之事。让我们一起发出号召:“努力学习,共同锻造出谦逊谨慎、智勇双全、坚强不屈的性格!”

陈妍岚老师点评:这位作者的这篇文章以议论文的形式,从“学习与性格密不可分”、“学习是抚慰心灵的良方”、“学习是锻造性格最好的磨砺”三个角度,引经据典,有理有据的论述了学习对谦逊谨慎、智勇双全、坚强不屈性格形成的重大影响,条理清晰,论据有力,极富有说服力,给班会课上的同学们以极大的启示和多维度的思考,是一个非常好的演讲。


学习与性格

福州三牧中学 徐士雅

   凡是所学,皆成性格。
——题记
  人皆言学习可以长知识、拓眼界,却未注意学习亦能冶性情、升格调;且学习并非限于璧沼,亦在乎山水之间也。哲人培根有言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其此之谓乎?
  我生于书香之家,从小便被要求研习书法。初时,懵懂的孩童仅是墨戏涂字,在童年的趣味中添上一笔墨迹。渐渐地,总也练不好的蛇行般的字,也开始令我感到烦躁不堪。但每一次急躁掷笔之时,眼中忽然又映入那横平竖直的字迹,于是我便再一次沉浸到那笔走龙蛇的魅力之中。等到金钗之年、狼毫制的毛笔已有三载年岁时,方才明白墨中韵味,于一次次的坚持中,不知不觉养成了不慌不忙、沉心静气做事的性格。也正是这看似平淡无用的性格,陪伴我走过舞勺之年,成为我学业上的良师益友,甚至使我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大奖。现在,我可以说,“习字使人静心”。
  从我还是个黄口小儿时起,我便对诗词古文有着无理由的钟爱。从小时的熟背三字经,到小学时的出师表、桃花源记,再到现在的莎士比亚与泰戈尔,无一不深深撼动着我的心灵。有一同窗之言说得好:“有的人背诗,背的是枯燥;而有的人背诗,背的是感动。”我见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孤独,“草木有本心”的清高,与“海内存知己”的豁达;诗文中那精妙的言语,与寄寓着情感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养成了我善于发现美、善于寻找感动的性格。人说,痛苦是别人施加的,而幸福是自己寻找的,那么古诗文所带给我的感性,便是寻找美好的金色钥匙。现在,我也可以说,“读诗使人灵秀”。
  一次偶然的机会,也许是上天安排的必然,我收到了编程班递来的橄榄枝。当时欣然跨进教室的我,怎会想到后来的路如此坎坷?初学语法时,一次课后作业便要花去我大半天时间苦思冥想,终于勉强通过结业考;接下来的算法与数据结构更是让我目眩,动态规划、二叉树、图论仿佛一座座横亘在面前的大山,而我就是没有神明帮助的愚公,只能一点点凿石挖土,一步步艰难地踽踽前行。一个括号的位置,一个小小的语法错误,都足以让我推翻整个程序重来。查资料,问前辈,即使我没有别人那般聪颖,但我可以比别人更加努力!汗水与坚持换来的是不畏难题、永不放弃的性格,得到的是原本以为遥不可及的奖状,令我受益匪浅。现在,我还可以说,“编码使人坚韧”。
  学习与性格,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学堂上,我们得到坚持;在书籍中,我们得到感性;在生活中,我们得到沉静。有位名人说过,学习成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想,也许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吧?

林业老师点评:文章紧紧围绕题意,从“习字使人静心”、“读诗使人灵秀”、“编码使人坚韧”三个角度来表现学习与性格的密切联系,取材广阔丰富,细节典型独特,详略有致,体现了学习对性格的塑造。用词典雅,文采斐然,与内容契合,文质兼美。结尾处不拘泥于学科学习,把眼光延展于生活之所学,体现作者思考的广度与深度。


学习与性格
厦门双十中学 胡婧宁

  窗外的雨小了,泥泞中落叶陈旧的气息在屋里游荡。忽然,风掀起窗帘,那微小的缝隙里钻进一束阳光,映在了墙上的一幅水彩画上,画中的桃花苞在风雨后的阳光中微笑。
  我也微笑,心里满满的感动——艰难的学习过程中沥造出来的性格,会融进你最后的成果中。
  家乡屋后的沙地里,有几棵桃树。这是在这样的荒地中极难得见到的树影,却在这里如同骄傲的战士一般,永恒地站立着,从未倒下。
  幼时的我在祖父的教导下对着这几棵桃树学习水彩。贴胶、打稿、混色,日复一日的勤奋学习也使我画上的桃树逼真了许多。
  桃花开而又谢,一年又一年。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的画技也进入了瓶颈期,对水彩、对这桃树的厌烦慢慢地堆积着,一次无端浮出的怨气让我一甩手,不再继续学习。
  可这一年似乎注定不会这么轻易过去。早来的大雨使桃花早早凋谢了,祖父也在这个没有花的花季里,瘫痪了。他的手已经拿不起书写着他一生的毛笔,调不出涂抹着他的情感的色彩。
  这几棵桃树挺立的坚守、这数枝桃花绽放的坚强,是他在无数个对着它们学习的日子中锻炼出的性格的展现。而他再也无法描出这份美好,他感到他人生的轮廓也在渐渐淡化。
  他颓丧了。
  鬼使神差地,我拿出了整齐地摆放在角落里、早已铺上一层薄薄的灰的画架。
  重拾水彩的时光很暗淡。我像从前一样,日复一日地描花开、绘花落、涂晴日、抹雨时。没有了祖父手把手的指导,已是学习中极大的阻碍。而这些桃花总能让我回忆起祖父的伤势,这份悲凉让学习变得更加困难。
  坚持学习吧。不为了什么,但我不愿意让这些桃树失去祖父赋予它们的性格。
  又是一年三月花季,偶然一日望向窗外,此时的雨,比去年的更大。我心中一颤。抬起画架,撑起伞,我扶着祖父的轮椅走到桃树边,隐隐看到几片娇嫩的花瓣还没来得及完全舒展便被雨滴砸下了枝头。
  雨终于停了。当我瞥见那个小小的花苞正紧紧贴着枝头颤抖时,我看到了祖父眼底满溢的希望。我撑开小画架,让水彩明快、鲜亮地跳跃于笔纸之间。成品很美——花苞似乎还在纸上微微颤动。
  花苞在风暴中学习,于它的生命中磨炼出了顽强的意志;我在生活的灰暗中学习,于我的心底锻洗下了坚定的精神。
  此后,我一直珍藏着这幅作品。我看到它,想起那在残酷的生存境地中唯一留下的芬芳,心中收藏的这份美好就会化为力量。学习与性格,本就并肩前行。学习的过程愈是辛苦,塑造出的性格便愈是动人。透过那学习过程中的残酷,我隐隐看到了我更加坚毅的性格。

黄小雅老师点评:祖父,桃花,我,三条线索因画笔联系在一起,人在学习中蜕变,花在风雨中坚强,性格与学习的关系在作者洗练明快的文笔中展现出来,段落短小精悍,使文字的内蕴更加突出。花对人,人绘花的和谐场景如在眼前,描写恰到好处。


学习与性格
厦门外国语学校 卜天一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有人说:你的性格与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是啊,性格并非生而就有,而是在后天的学习中慢慢培养形成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的性格,正是在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一点点塑造成型。所有通过学习得到的知识与经验,经过漫长的沉淀,最终都将深深地埋在我们性格的深处。
 给我性格带来最大影响的,便是语文,我在学习之路上接触的第一个学科。刚开始学写字时,面对复杂的笔画,我总是搞不清,甚至越写越浮躁,总想放弃,想着这些字符为什么又难写又难看。这时,语文教会我耐心。静下心来,再次拿起手中的笔,认认真真地书写每一笔横竖撇捺。我惊喜的发现,这一笔笔笔画所组成的字,是多么神奇、美妙。每个字都有属于它的神韵与姿态。“哭”与“笑”的写法与它传达的意思简直像魔法般相似!我竟无法自拔地爱上了认字、写字。渐渐地,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像写字一样,要有耐心、持之以恒才能成功。我的性格里便多了一份耐心、一份沉稳。
 也许有人说,语文是母语,无处不在,学英语对你有什么帮助呢?刚接触英语时,确实有些吃力。尤其是在口语方面,我一点自信都没有,总是怕自己说不好、说不标准,从来不敢开口说。可越是这样,我的口语水平越下降。这时,英语告诉我,不怕说错,就怕不说。慢慢地,我开始克服害怕的心理,并拼命地练习。我们小区里有许多外国人,我便尝试着用简单的英语句子跟他们打招呼。刚开始我还很紧张、畏惧,后来,我胆子渐渐大了起来,甚至可以自信地与他们交流。有一件小事让我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小区一个保安叔叔的手机被他的小孩子乱按全成英文显示,他不认识英文,没法用了。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看到放学回家的我,试探着向我求助。我简单几下就给他设定回中文简体字,他感慨道:“还是得好好学习呀”。英语不仅带给我很多自信,甚至成了我的优势。我的性格里便多了一份自信、一份勇敢、一份开朗。是啊,不尝试,怎么能知道你可以呢?不去做,怎么能够成功呢?
  也许你还问,那么学数学有什么用呢?我也曾一度对数学抱有畏难情绪,通常看到一道大题就觉得难,一上来就先给自己打退堂鼓;或者解到一半遇到困难了,想也不想随便就放弃了。这时,数学教会我,直面困难,学会坚持。于是,遇到难题时,我不再习惯放弃,而是坚持尽我所能独立解决问题。等我终于把题解出来时,我所获得的成就感比任何事物都让我感到快乐。其实,生活中的困难,就像一道道数学题,只要你认真思考,不断坚持,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并在我的生活中践行。
  朋友们,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学习无处不在,它是一种无形之用,潜移默化地融进你的性格,悄悄地改变你的人生轨迹!特别在你人生失意的时候,请伴着纯洁的月光,在淡淡的墨香中放飞思绪,看那些温暖的辞藻、激励的话语,从书页中穿越,抚慰你受伤的心灵,点亮你崭新的人生!
  谢谢!

许操老师点评:文雅大方,温婉亲切,又情真意挚,这是读完本文小作者给我留下的印象,我仿佛走进了小作者的讲述现场。作为一篇发言稿,本文颇具对象意识,作者能以主题班会为背景,与听众亲切交流,分享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思考,展开自己的经验之谈,入情入理。在写作内容上,作者从个人切身感受出发,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在真挚的交流中袒露自己的所思所想,很好地达成写作目的。在语言上本文行文流畅,语言质朴但又细腻有味,修辞笔法生动精准,名言引用信手拈来但不显冗杂赘余。总之,本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