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状元语文摘抄本

(2020-06-27 08:29:01)
标签:

教学

语文教学

杂谈

状元语文摘抄本


作文素材一

状元摘抄本:优质作文素材20句古诗文,妙引古诗文, 作文添光彩!

 

汲取古诗文妙句精华,根据写作主题需要,巧妙引用,可作标题,可入正文,以下绝佳素材将为你的文章又添亮点。下面摘取其中精华20句。化繁为简,不只是为积累写作素材,从阅读而言,也是一种需要。


01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适用于珍惜时间。

白昼不要白白地度过,青春一去不复返。

出自清·翟灏《风俗编·时序》:“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02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适用于顺应时势,看清时局,抓住规律等。

聪明的人能顺应时势制定计划,愚蠢的人却违背道理采取行动。

出自《后汉书·朱浮传》:“盖闻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常窃悲京城大叔以不知足而无贤辅,卒自弃于郑也。”


03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适用:谦虚,不要夸耀。

伐,矜都是夸耀的意思。

出自《老子·第二十四章》“自见者不,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04  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

适用于借助外物(路),奋斗,前行等。

“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意思说,只要有可以向上攀登的路,更高的山,人也能攀登上去。诗句是条件复句。“但有路可上”是“更高人也行”的必要条件,有了这个必要条件,就有可能产生“更高人也行”的结果。这两句诗虽然说的是登山之事,但有丰富的哲理情趣。这是收入《全唐诗外编》的唐代诗人龚霖《老学庵笔记》之四中的诗句,仅此两句。


05  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

适用于找准人生定位,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就好。

适其天,即适应其本能,也就是遵循客观规律。鹍鹏和尺鷃相比,大小之别不言而喻,而小的尺鷃“腾跃而上,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和鹍鹏展翅数万里无法相比,可是它也是“飞之至也”。它尽了主观上最大的努力。这首诗可以启示我们,一切事物都遵循着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各尽所能,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充分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作用,就能作出较大的贡献,发挥最大的人生价值。

原诗为元朝方景山写的《杂咏》:“昆鹏奋云霄,尺鷃栖野草。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

 

06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适用于适合自己才最好。

清代顾嗣协《杂兴》中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诗歌每句都适合做标题)”“生材贵适用”和“物各适其天”,一从施用上讲,一从本性上言,其理相通。


07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山林自在啼。

适用于对自由的向往。

哪怕是“金笼”总不如“山林”,关键在于自由的可贵。

原诗为宋代欧阳修写笼中鸟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山林自在啼。”


08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适用于普通人的志向,其实每个人都有芳香  的一面,都可以发光,也实际上是在发光发热。

寸心,区区之心,言兰花极小。这看去似有贬意,实乃是为了下句的“扬”:区区之心却容纳着散不尽的香气,那阵香气,乃是由其“寸心”习习飘出。啊,真是令人心醉神怡!这一笔,跌宕成趣。

原诗为明代张羽的《兰》:“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09.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适用于志向,自信,自强等。

苔藓自是低等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

原诗是清代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10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适用于不自量力,不自知等。

原诗为韩愈的《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

这里展现的是大与小的尖锐对比,是力量的不协调。诗人又用了一个“撼”字,充满了嘲弄意味,更加浓了这种不协调。由此得出结论:“可笑不自量!”


11 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

适用于磨难,困难等。

出处唐·孟郊《古意赠梁肃补阙》,意思是不经过千百次冶炼,怎么会知道寸金的精纯!


12  此生泰山重,勿作鸿毛遗。

适用于有价值地生活,奉献等。

出处宋·苏轼《和陶咏三良》,意思是生命像泰山一样重,别把自己像鸿毛那样轻易遗弃。


13 欲穷大地三千里,须上高峰八百盘。

适用于不断攀登,不断奋斗,自强不息等。

出处明·刘基《登白云绝顶》,意思是想把数千里之外的大地尽收眼底,必须登上盘旋曲折的高峻山峰。


14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适用于学习,知行合一等。

这句话的意思是担心自足而不学习,担心学习了不去实践。

原诗选自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其五)。这是韩愈被贬往潮州时所写的一首临别赠诗。诗首先围绕读书求学中的知行问题提出自己的哲理性观点,接着对元十八在这方面的修养和取得的成就加以赞扬,最后慨叹自己因被贬南海 (即潮州),无法为元十八宏鸣高飞助一臂之力。通俗中见深邃,素朴中含深情。

 

15 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

适用于读书求学,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精神营养最宝贵等。

选自唐代翁承赞《书斋漫兴二首 (其二) :“官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

当诗人忙完公事,在暮色之中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赶回家门时,只见茅舍中亮着灯光,孩子正在琅琅有声地诵读着诗文。此时此刻,诗人不禁涌起一股喜悦和欣慰的心潮,并很快由感性的激动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吟出了“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的诗句。


16 书卷多情似故人

适用于读书对一个人精神修养、内在气质的改变,读书的充实与快乐等。

选自明代于谦的《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头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7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适应于实践的重要性。

意思是一句话语也不能实践,读万卷书也是没有用的。

该联巨大的艺术概括力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因而具有了超越特定对象的哲理意义。读书万卷,积累理论知识,是重要的,因为“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但是,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正在于它能够指导自身的实践,因此,要发挥理论知识的作用,就必须密切联系实际,与实践相结合。反之,如果理论脱离了实践——“一语不能践”,那么理论再高妙、再丰富,都是空虚的、徒劳的,它犹如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都是虚幻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万卷徒空虚”。作者从现实批判中所凝聚成的这两句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力度和警策作用。

选自明代周立勋的《饮酒》:“儒生好奇古,出口谈唐虞。倘生羲皇前,所谈意何如?古人既已死,古道存遗书。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我愿常饮酒,不复知其余。”


18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适用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经过一番艰辛努力的道理等。

出自〔汉〕无名氏《甘瓜抱苦蒂》诗句,以甜瓜育于苦蒂,蜜枣生于棘丛。


19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适用于品德修为等,做好自己,实力存在。

出处,唐·虞世南《蝉》。

蝉停在高处,叫声自然传得远,这不是凭借秋风的传送。居:在,停留。藉:凭借。用以比喻品格高洁的人不用他人吹捧自能声名远播;也用以说明位势优越或实力强盛的事物或人自有其强大的影响力,不用靠外界的帮助。


20 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

适用于淡泊名利。诗人说“从来名利,皆起是非之心”,是让世人放下名利,走向本真,归于淡然。

出处,唐·于武陵《东门路》。


作文素材二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热词(1—10)

1.宽严适度

【满分例句】肯定有人会说,严是爱松是害,这话说的不假,可是严格不是苛刻,宽松也不是溺爱。所谓的严与宽,不是情绪化的任性而为,而是“适度”,“爱则加诸膝,恶则推诸渊”不是“严”的极端就是“松”的极端,如此教育,只能“宽严皆误”!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

2.鼓励孩子

【满分例句】

天空越是黯淡,越能衬出流星的璀璨;错误愈是普遍,愈能彰显真理的伟岸。多少人耽于苛责孩子,而忘了给孩子一些鼓励,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教育现状。且拿鼓励待孩子,让鼓励助跑孩子的人生,让鼓励催开梦想的花朵。

——鼓励孩子天地宽

3.诗意栖居

【满分例句】

诚如诗人荷尔德林的吟咏:“人生充满了劳绩,但我们还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高晓松也曾深情回忆:“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所以,用“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的诗心,让我们的孩子去静听鸟声虫鸣!用“与一只橘子摔跤”的诗情,让我们的孩子去静赏满天星斗!生命力的充沛远胜过名次的进退,精神的丰盈也远胜过分数的多少!

——功利落尽,诗意悠长

4.共享利益

【满分例句】

恩格斯说过: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根瘤菌与大豆分享养分,从而相互依存,茁壮成长;犀牛与犀牛鸟共享食物,换来自身不受病菌干扰;野山羊和人鸡共享利益,结成“好友”的它们换来更多的生存空间。

——守利不前,分享取胜

5.语文素养

【满分例句】

拥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可以做一个有气质的人,谈吐间优雅不凡,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前我国不缺物质,缺的是精神素养,具体说来就是个人的语文素养不足。一个国家要想强大,不仅是经济实力问题,在精神上也要富有起来。所以,我们要学好语文,提升素养,让自己的人生更有味道,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腹有诗书气自华

6.学会阅读

【满分例句】

阅读能够帮助我们明辨是非。书籍往往蕴涵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对生活的见地,他们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感悟埋藏在字里行间,等着有心人去探索、去发现。所以,以圣贤之言为镜可以明得失、知对错、晓是非,就是这个道理。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借鉴前人之经验,少走许多弯路,获得美满幸福的人生。


7.评价别人

【满分例句】

当一个人的理智被大众的思维所影响,这个时候他的评价就会从众,从而失去了理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当这些不同价值观的人汇集到网络这片大海中,就会发生碰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争论。评价过多,则会涉嫌干预他人的私人空间;沉默不语,又显得没有人情味。这个时候就要讲究一个度了,在这个言论自由的时代,我可以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只有置身事外,才不会画地为牢。

——子非鱼


8.欣赏世界

【满分例句】

体谅对方以任何形式存在于这个社会,接纳所有看似“不可思议”事物的存在,这是一种美德。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世界,你会发现,因为不同,世界才姹紫嫣红;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身边的一切,你会发现,张翰并不可憎,郑爽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怜。

——和逆态度说“不”


9.欣赏世界

【满分例句】

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比有一手熟练的技巧更实用;有一颗善良的心比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更重要。真正有大智慧大才华的人,必定是低调的人。他们行走在尘世间,眼神是慈祥的,脸色是和蔼的,腰身是谦恭的,心底是平和的。因为他们都有一颗慈悲的心。这样的人才能说是聪明的吧。如果一个商人可以做到良心第一,那么他的生意不想火都很难,因为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用良心做买卖的人吧?

——真正的聪明是善良


10.虚拟与现实

【满分例句】

虚拟和现实本就是没有界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都需要逃到一个虚拟的世界里发泄情绪。爱德华·卡斯特纳瓦说过:“如果现实世界提供的社会生活非常不堪,我认为我们不能指责那些在虚拟世界寻找安慰的人。”是的,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虚拟的世界疗伤修养。

——虚拟门外,现实门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