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之《三峡》、《短文两篇》
(2019-10-17 13:58:56)
标签:
语文教学教学 |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借景抒怀言情
篇目 |
文体 |
作者 |
内容精要 |
写作关键词 |
||
三峡 |
散文 |
郦道元 |
描写三峡雄奇险拔、清秀幽美的景色。 |
语言凝练,动静结合 |
||
短文两篇 |
答谢中书书 |
书信 |
陶弘景 |
描写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游览者的自豪感。 |
结构缜密,语言凝练 |
|
记承天寺夜游 |
小品文 |
苏轼 |
借助空明宁静的境界,传达复杂的心境。 |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
||
与朱元思书 |
书信 |
吴均 |
描绘富春江美景,抒发厌倦世俗官场和寄情山水的情感。 |
动静忽见,骈散结合 |
||
唐 诗 五 首 |
野望 |
律诗 |
王绩 |
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
融情于景,动静结合 |
|
黄鹤楼 |
崔颢 |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
|||
使至塞上 |
王维 |
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抒发慷慨悲壮的情怀。 |
比喻生动,遣词精妙 |
|||
渡荆门送别 |
李白 |
登临黄鹤楼,抒发含蓄而悠长的思乡之情。 |
意境高远,风格雄健 |
|||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 |
描绘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对西湖的热爱之情。 |
意象典型,结构巧妙 |
(一)《三峡》(郦道元)
3.
(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2)结尾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
探究1: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侧面表现了当时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探究3:结尾引用渔歌,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总结了全文,升华了文章中心。
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使我们想到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的静景,然后写了“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第10课《短文两篇》
1.文学常识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等。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代表作品有《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2.文章思想内容
《答谢中书书》: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
3.重点字词
字音:
夕日欲颓(tuí)
相与(yǔ)
竹柏(bǎi)
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古义:季节
晓雾将歇(古义:消散
夕日欲颓(古义:坠落
盖竹柏影也(古义:大概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
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
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
一词多义: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念无与为乐者(动词,和)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名词做动词,辉映)
夕日欲颓(形容词做动词,坠落)
相与步于中庭(名词做动词,散步)
特殊句式:
判断句:
省略句:
倒装句:
4.重点问题
(1)《答谢中书书》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
(2)你是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闲人”的含义?
“闲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而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在政治上虽有远大抱负,但却被一贬再贬,是一个被贬的闲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 ”。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
3、《记承天寺夜游》中表露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是:
(十)《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1、《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语句是: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2、《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的诗句是: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3、《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4、《庭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全诗主题的句子是: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十一)《龟虽寿》(曹操)
1.作者用比喻的方法,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生命苦短的诗句(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3、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仍然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作者认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其自然,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就能延年益寿,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的诗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十二)《赠从弟(其二)》(刘桢)
1、刘桢的《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
2、与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意境相似的句子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3、《赠从弟》刘桢:诗中集中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诗句是:
4、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5、《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主旨句):
6、《赠从弟》中一问一答揭示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变的本性的诗句是:岂不罹凝寒 ? 松柏有本性 。
(十三)《梁甫行》(曹植)
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2、《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
3、《梁甫行》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
4、《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