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游记》中考真题
(2018-11-25 15:50:21)
标签:
语文教学教育中考 |
最新2018年《西游记》中考真题
(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第一套
(三)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13-16题。(11分)
13.概括这段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14.美猴王后来又叫孙悟空,是谁给取的法名?为何姓孙?(2分)
15.按要求赏折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你看他暝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从描写角度)(2分)
(2)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从修辞角度)(2分)
16.石猴的形象兼有“神、猴、人”三性,结合文段内容,试做分析。(3分)
答案:(三)(11分)13.(2分)介绍石猴的出生和他成为美猴王的经过。
14.(2分)菩提祖师。“猢狲”的“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便教姓“孙”。
15. (4分)(1)动作描写,用一系列的动词(蹲、纵、跳、看)写出了石猴的动作连贯,身手高强。或神态描写,写石猴瞑目、睁睛等神态,刻画了石猴的勇敢机敏,本领高强。 (2)“大造化,大造化”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了石猴找到了猴儿们安身之处后的那种自得和激动兴奋之情。
16.(3分)
神性:本是仙石,受日月精华,渐渐通灵。仙胞迸裂,产石卵,化石猴。
猴性:有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动作、习性和相貌。
人性:有人的动作语言和思想,有担当,为他人考虑,有领导才能,看重信用。
(2018年湖北省四市中考)
(三)名著阅读(7分)
那呆子急纵云头,径回城里。半霎时,到了馆驿。此时人静月明。两廊下寻不见师父。只见白马睡在那厢,浑身水湿,后腿有盘子大小一点青痕。八戒失惊道:“这亡人又不曾走路,怎么身上有汗,腿有青痕?想是歹人打劫师父,把马打坏了。”那白马认得是八戒,忽然口吐人言,叫声“师兄!”这呆子吓了一跌。爬起来,往外要走,被那马探探身,一口咬住皂衣,道:“哥啊,你莫怕我。”八戒战兢兢的道:“兄弟,你怎么今日说起话来了?你但说话,必有大不祥之事。”白马道:“你知师父有难么?”八戒道:“我不知。”白马道:“你是不知……那妖精变做一个俊俏文人,撞入朝中,与皇帝认了亲眷。把我师父变作一个斑斓猛虎,见被众臣捉住,锁在朝房铁笼里面。我听得这般苦恼,心如刀割。你两日又不在不知,恐一时伤了性命。只得化龙身去救,不期到朝里,又寻不见师父。及到银安殿外,遇见妖精,我又变做个宫娥模样,哄那怪物。那怪物叫我舞刀他看,遂尔留心,砍他一刀,早被他闪过,双手举个满堂红,把我战败。我又飞刀砍去,他又把刀接了,捽下满堂红,把我后腿上着了一下;故此钻在御水河,逃得性命。腿上青是他满堂红打的。”
13.白马为何会随唐僧西天取经?(2分)
(三)13.(1)白马(前身是龙王三太子)犯了死罪,经观音菩萨求情,免除死罪,让它变身为白马给唐僧当坐骑,随唐僧西天取经来赎罪。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情节勾连。观音菩萨在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的途中被空中的一条玉龙喊住,这条玉龙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其父以忤逆罪告上天庭,玉帝判他死罪,观音于是向玉帝求情,希望玉帝能饶了玉龙一命,将其赐给观音,给取经人做脚力。后来在悟空随唐僧取经经过鹰愁涧时,唐僧的坐骑白马被涧里的一条恶龙吃掉,这恶龙就是经菩萨解救、在此处等候取经人的玉龙,菩萨将它变为白马充当了唐僧的坐骑一路西去取经。
(2) 示例:智慧、理性、高贵、友爱、善良等。
(3)示例:诚
专
恒
勇
合作
(浙江省宁波市2018年中考题)
三、(一)(8分)
《西游记》目录(摘选)
5.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检索摘选的目录,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2分)
6.阅读第十四回选段,完成题目。(6分)
答案:(一)(8分)
5.鹰愁涧收白龙马
6.(1)【示例1】选段通过“按不住心头火发”“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等语句,表现了孙悟空任性(急躁、率性)的性格。
【示例2】选段通过孙悟空“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等语言,表现了孙悟空任性(急躁、率性)的性格。(2分,联系语句1分,性格1分)
【示例2】孙悟空打死了一群草寇,唐僧赶他走,孙悟空苦求不成,离开后又回来向师父求饶,被拒后,向观音菩萨求助。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能理性地处理问题,说明他成长了。(4分。孙悟空离队时的表现2分,能与第一次离队比较说明成长变化2分,言之成理即可)
(2017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5.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4分)
这段文字节选自
文中的“裙钗”指的是
“裙钗”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要“为子怀仇恨泼猴”。(1分,意思对即可)
(2017年山西省中考题)
5.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C.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
D.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参考答案】D
(2017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题)
如来对众言曰:“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诸菩萨闻言,合掌皈依。如来曰:“三藏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当有观音菩萨,行近莲台,礼佛三匝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第八回)
唐僧正走处,忽听得一棒锣声,路两边闪出三十多人,一个个枪刀棍棒,拦住路口道:“和尚!那里走!”唬得个唐僧战兢兢,坐不稳,跌下马来,蹲在路旁草科里,只叫“大王饶命!大王饶命!”那为头的两个大汉道:“不打你,只是有盘缠留下。”长老合掌当胸道:“大王,贫僧是东土唐王差往西天取经者。自别了长安,年深日久,就有些盘缠也使尽了。”
却说三个撞祸精,随后赶来。忽见长老在树上,八戒呵呵大笑道:“你看师父。在那等我们便罢了,却又有这般心肠,爬上树去,扯着藤儿打秋千耍子哩!”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买卖上门了!”即转步,摇身一变,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来到前边,叫道:“师父。”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那伙贼见行者与他师父讲话,撒开势,围将上来道:“小和尚,你师父说你腰里有盘缠,趁早拿出来,饶你们性命!”行者放下包袱道:“盘缠有些在此包袱,不多,只有马蹄金二十来锭,粉面银二三十锭,散碎的未曾见数。要时就连包儿拿去,切莫打我师父。”那伙贼闻言,都甚欢喜道:“这老和尚悭吝,这小和尚倒还慷慨。”教:“放下来。”那长老得了性命,跳上马,顾不得行者,操着鞭,一直跑回旧路。
行者忙叫道:“走错路了。”提着包袱,就要追去。那伙贼拦住道:“那里走?将盘缠留下,免得动刑!”好大圣,耳中摸一摸,拔出一个绣花针儿道:“列位,我出家人,果然不曾带得盘缠,只这个针儿送你罢。”那贼道:“你好道会做裁缝?我要针做甚的?”行者听说不要,就拈在手中,晃了一晃,变作碗来粗细的一条棍子。将棍子插在地下道:“列位拿得动,就送你罢。”两个贼上前抢夺,可怜就如蜻蜓撼石柱,莫想弄动半分毫。这条棍本是如意金箍棒,天秤称的,一万三千五百斤重,那伙贼怎么知得。大圣走上前,轻轻的拿起,丢一个蟒翻身拗步势,指着强人道:“你都造化低,遇着我老孙了!”群贼围上前来,打了五六十下。行者笑道:“且消停!待我一个个打来,一发教你断了根罢!”荡的两棍,打死了两个,唬得那众喽啰撇枪弃棍,四路逃生而走。
却说唐僧骑着马,往东正跑,八戒、沙僧拦住道:“师父往那里去?错走路了。”长老兜马道:“徒弟啊,趁早去与你师兄说,教他棍下留情,莫要打杀那些强盗。”呆子一路跑到前边,厉声高叫道:“哥哥,师父教你莫打人哩。”行者道:“别个都散了,只是两个头儿在这里睡觉哩。”呆子行到身边,看看道:“这两个,张着口睡,都淌出些粘涎来了。”行者道:“是老孙一棍子打出豆腐来了。”八戒道:“人头上又有豆腐?”行者道:“打出脑子来了!”八戒听说打出脑子来,慌忙跑转去,对唐僧道:“打杀了。散伙了!”三藏问:“阿弥陀佛!打的怎么模样?”八戒道:“头上打了两个大窟窿。”三藏教:“解开包,取几文衬钱,快去那里讨两个膏药与他两个贴贴。”八戒笑道:“师父好没正经。膏药只好贴得活人的疮肿,那里好贴得死人的窟窿?”三藏道:“真打死了?”就恼起来,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猢狲长,猴子短……(第五十六回)
16.根据第八回,简要概括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根本原因。(2分)
17.结合文段简要分析唐僧形象。(4分)
18.鲁迅认为《西游记》“实出于游戏”,请结合上文第五十六回节选内容简要分析。(3分)
答案:16.如来寻人取经以传法、劝化众生。(2分)(意思对即可)
17
18.
(2017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题)
5.名著阅读。(4分)
(1)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师傅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 行者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覆,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
选段中唐僧赶走悟空的原因是(
A.悟空打死了六个强盗。
B.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幻化的人。
C.假悟空打倒唐僧,抢走了行李。
D.悟空发怒毁掉了人参果树。
5.(4分)名著阅读。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
8.名著阅读((5分)
(1)上文中的甲指
(2)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思美人》是以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
8.答案: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题)
(2)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1分)
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沙僧搀住一个,叫道:“二哥,你也搀住一个。”果然搀住,落下云头,径至草舍门外。
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二人一齐叫苦道:“我们这等苦斗,你还咒我怎的?莫念!莫念!”那长老本心慈善,遂住了口不念,却也不认得真假。
假行者最终被谁识破?
答案:(2)此题比较简单。此选段出自《真假美猴王》,孙悟空打杀强盗,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沙僧从观音处找来悟空,真假猴王大战,观音、玉帝、唐僧、阎王等无法分辨,最后如来佛识破六耳猕猴,悟空一棍将他打死,师徒团聚。
(江苏省宿迁市2017年中考题)
二魔拿入里面道:“哥哥,拿来了。”老魔道:“拿了谁?”二魔道:“者行孙,是我装在葫芦里也。”老魔欢喜道:“贤弟请坐。不要动,只等摇得响再揭帖儿。”行者听得道:“我这般一个身子,怎么便摇得响?只除化成稀汁,才摇得响。等我撒泡溺罢,他若摇得
响时,一定揭帖起盖。我乘空走他娘罢!”又思道,“不好不好!溺虽可响,只是污了这直裰。等他摇时,我但聚些唾津漱口,稀漓呼喇的,哄他揭开,老孙再走罢。”大圣作了准备,那怪贪酒不摇。大圣作个法,意思只是哄他来摇,忽然叫道:“天呀!孤拐都化了!”
那魔也不摇。大圣又叫道:“娘啊!连腰截骨都化了!”老魔道:“化至腰时,都化尽矣,揭起帖儿看着。”
(1)联系相关情节,写出孙悟空是怎样从紫金葫芦里出来的。(2分)
答案:
19.(1)孙悟空拔了一根毫毛变作半截身子,在葫芦底,真身却变做个蠛蠊虫儿,钉在那葫芦口边,乘二魔揭起帖子看时飞出去了。
示例二:孙悟空具有人爱清洁(怕脏)的特点,开始想撒尿使葫芦摇得响来哄骗妖怪,但因为怕“污”到衣服而没做。
示例三:孙悟空虽然聪明但也有粗心大意的一面,他明知喊了名字要是答应,就会被收进葫芦,但仍然心存侥幸,以为不是真名就没事,结果被装进去了。
解析:此题考查名著的内容及理解。考查的名著是《西游记》,相关内容见《西游记》第三十四回“魔王巧算困心猿,大圣腾那骗宝贝”。第(1)题考查具体的情节,要写出孙悟空从紫金葫芦里出来的经过;第(2)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所谓的“人性”是指孙悟空具有人的情感和性格,解答时要联系相关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