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试题

(2017-06-15 08:01:14)
标签:

语文教学

教育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试题

 

(一)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   

 【注释】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嵌:张开。④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⑤置州:设置州郡。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       )

3)南流数十步(       )     4)不可名状(       )

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大约,大概 ②像北斗星一样 ③向南 ④说出

2、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3、(潭)水和(游)鱼;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4、参考(1)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乙文中元结由小溪引起感慨,以议论为主,兼以抒情,将作者隐士的襟怀与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表现俱足,使写景的志趣得以体现。)参考(2):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例如甲文中描写潭鱼时即有“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的静,也有“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动。(乙文描写营溪两岸景色时,有“清流触石,洄悬激注”的动景,也有“佳木异竹,垂阴相映”的静景。

《右溪记》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辏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


 

(二)阅读[] []两个文段,完成1-4(16)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②,B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鄠、杜⑤,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选自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 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 ③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 ④罴(pí):棕熊。 ⑤澧(fēng)、镐(hào)、鄠(hù)、杜:均为古地名,其中澧、镐分别为周文王、周武王建都处。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 水尤清冽         )         (2)以其境过清          )

(3) 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    (4) 余怜而售之        )

2.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A潭中鱼可百许头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负土而出            至于负者歌于途

C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D货而不售            货恶其弃于地也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4.甲乙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遭遇不幸的苦闷抑郁不平的情感,甲文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分)







答案1.(4分)(1)格外  (2)凄清   (3)急流   (4)  爱惜

2.(3分)C

3.6分) ①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②如今(它)被抛弃在(这荒僻的)永州,连农民、渔夫走过也鄙视它.

     4.3分)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写“弃地”小丘的际遇

     《钴鉧潭西小丘记》译文:找到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钴鉧潭西面二十五步(的地方),在水流急而深处是一道坝。坝顶上有一座小丘,(小丘)上面生长着竹子和树木。小丘上的石头突出隆起、高然耸立,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重叠着、相负而下的石头,好像是(俯身)在小溪里喝水的牛马;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石头,好像是在山上攀登的棕熊。
  小丘很小,不到一亩,可以把它装到笼子里占有它。(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却卖不出去。(我)问它的价钱,(有人)说:只要四百文。我很喜欢(这个小丘),就(把它)买了下来。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他们)都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出乎意料的收获。(我们)随即轮流拿起工具,铲割杂草,砍伐杂树,点燃大火把它们烧掉。美好的树木树立起来了,秀美的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呈现出来了。(我们)站在小丘中见眺望,(只见)高高的山岭、漂浮的云朵、潺潺的溪流、自由自在游玩的飞鸟走兽,全都欢快地呈巧献技,来为这个小丘效力。(我们在小丘上)枕着石头席地而卧,眼睛触及的是清澈明净的景色,耳朵触及的是淙淙潺潺的水声,精神感受到的是悠远空旷的浩然之气,心灵感受到的是恬静幽深的境界。不满十天(我)就得到了两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士,也许没有到过这地方吧。
  唉!凭着这小丘优美的景色,(如果)把它放到(京都附近的)沣、镐、鄠、杜(等这些繁华的地方),那么喜欢游赏的、争相购买的人每天增加几千文钱(购买)反而(恐怕)更加买不到。如今(它)被抛弃在(这荒僻的)永州,连农民、渔夫走过也鄙视它,售价(只有)四百文钱,一连几年也卖不出去。而唯独我和李深源、元克己因为得到它了而高兴,难道遇到这个小丘真的要靠运气吗?(我)把这篇文章写在石碑上,用来祝贺(我和)这小丘的遇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