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考专项练习:岳阳楼记

(2017-06-07 10:23:14)
标签:

语文教学

教育

中考专项练习:岳阳楼记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③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侍制质:即王质,侍制是官名。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22、《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灸人口的成语,其中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是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是          (2)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24、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A、或异二者之为若得为范公党人

  B、不以物喜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大臣责之曰

D、若得为范公党人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25、【甲】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

  

26、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甲】文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乙】文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4)

  

阅读理解答案:

  22. 春和景明 心旷神怡  23、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都门(为范仲淹)践行。

  24B                          25、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意思对即可)

26、【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乙】:文中范公之贤是通过王质的行动和语言,从侧面表现出来的。

 

2016【北京市】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0-12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岳阳楼之大

国怀乡: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⑴春和景明 

⑵时有小舫往来

 

12.【甲】【乙】两段文字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甲】文中,雨、阴风、浊浪等景物出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沙鸥、锦鳞、芷兰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乙】文中,清风、湖水、 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 、巨浪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悲伤之情。“迁客骚人”和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境界,原因是 。(4分)

 

【答案】10.(2分)⑴景象(景观) ⑵离开

【解析】此题为词语解释题,考查考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

11.(2分)【答案】⑴春风和煦,阳光明媚。⑵【答案】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

【解析】此题为句子翻译题,考生翻译时需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注意是不是补充了句子省略成分,注意调整句子的语序。 

12.(4分)【答案】①小船 ②狂风 ③没有豁达的胸襟,不能做到不为外物所累

【解析】考查对文字内容的理解,①②空梳理文段即可得出答案,③其实考查的是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迁客骚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他们是带着自身的情感去看待眼前的景物,而袁中道则是因眼前景物而引发心态上的变化,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义不符。 

【参考译文】我们游览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熨烫过一样平坦。不时有小船来来往往,如蝇头小字写在白色溪水的绢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很多船只排阵而来,很是快捷。傍晚如炮车般的黑云升腾,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惧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 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⑵则有去国怀乡 观:

 

2016【贵州省安顺市】阅读《岳阳楼记》一文,回答13-17题。(18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去     )怀乡    . 春和    )明 

    )暮冥冥    4.       )予作文以记之。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5.文中写湖光月色交相辉映的句子是;“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和“退”分别是指 。(用原文回答)(4分)

 

16.请你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指什么内容?(2分) 

 

17.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也未能释然,欧阳修却拥有旷达的胸襟,范仲淹却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4分)

  

【答案】

13.(4分)①国都 ②日光 ③迫近 ④通“嘱”嘱托、嘱咐

14.(4分)①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②没有这样的人,我与谁一道(共事)呢?

15.(4分)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16.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2分)

17.示例:我更欣赏范仲淹。因为即使身处人生逆境,不在乎个人得失,依旧怀有忧国忧民之心,现如今国家的建设更需要这样的人。(或我更欣赏柳宗元。他这种直面人生、快意倾吐的率真就如同永州荒野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一样美得那么清澈幽静,别具一格。或我更欣赏欧阳修。因为他以百姓的快乐为个人理想,这种与民同乐的情怀与胸襟更值得后世人景仰和学习。)(意思对即可)(4分)

 

2016【湖北省黄冈市】(五)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4-28题。(14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田氏①祖②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③。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⑤相食,非相为而生⑥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⑦为人生之?且蚊蚋(读音ruì,吸血昆虫)囋(读音zǎ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③响:回响,回声。④类:种类;物类。⑤迭:交替地,轮流地。⑥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⑦本:本来,原本。 

24.解释加点的实词。(4分)

    其旧                  ⑵或二者之为    

    ⑶众客之如响(       ⑷中有献鱼雁者(    

 25.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天之于民厚矣

C.齐田氏祖于庭         D.预于次 

2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食,非 之。

 

2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⑵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28.【甲】文段抒写了范仲淹的报国情怀(用原文中语句填写)。【乙】文中鲍氏之子的可贵品质是 。(2分)

 

【答案】(共26分,18-23题各2分,2427题各4分,252628题各2分)

24.⑴规模⑵不同,不同于⑶应和,同意⑷同“座”,座位

25B

26.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

27.⑴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则替君主担忧。⑵人类把能够食用的物类拿来食用,难道是上天本来为了人类才生出这种物类吗?

28.【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乙】敢于向权威提出不同意见。

【参考译文】齐国姓田的人家,家里有近千食客。那一日这姓田的座在厅上。里面有的人奉献打来的鱼,有的奉献打来的雁。田氏看了,说道:“老天真是对人们好呀。不但让我们种植稻谷,还养这些鱼和鸟,让他们给人吃。”那些门客都讲对呀。只有姓鲍的孩子,那时候只有十二岁。上来说:“这讲的不对。天上和地下这些东西是跟我们一起生长的。只是类别不同。这些类别没有上下高低之分。谁吃谁是要靠体力(大小)及智力决定的,这才有弱肉强食的事。并不是那种东西为另一种而生呀。人可以拿来吃的东西,真是上天特地为人造的吗?那么蚊子虱子喝人血,老虎和狼吃肉,我们能讲是上天造人来喂蚊子虱子,为老虎和狼造肉来吃吗?”

 

【湖北省十堰市】三、(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前人之述备矣 备:完备,详尽 浊浪排空 排:充满 

B.北通巫峡 通:直到,到达 薄暮冥冥 薄:迫近 

C.此乐何极 极:穷尽 感极而悲者矣 极:十分,非常 

D.而或长烟一空 或: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 或:或许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21.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写景象是为了抒发“览物之情”。

B.“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物(景),—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但这些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

C.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是选文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得极其自然,而且带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D.语言大量运用赋体,四字句如珠走玉盘,如“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22.《孟子·梁惠王下》中这样说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它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

19.(3分)A

20.(3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抓住“和”“惊,“一”等关键词,翻译准确即可。把至若“连起来翻译扣05分)

21.(3分)C

22.(3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以天下为己任)(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意思也可)

 

《岳阳楼记》中考题(2016年长春市)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9. 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1分)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滕子京守巴陵郡(                 2)前人之述矣(           

3暮冥冥                         4)至若春和明(           

11. 本文第二段从空间时间两方面描写了“岳阳楼之大观”,请找出相应语句并准确地抄录下来。(2分)

  

12. 文章三、四两段文字都是先写景,后写迁客骚人触景而生的情。作者写迁客骚人悲喜之情的目的是什么?(2分)

  

13. 《岳阳楼记》千古传唱,主要源于文中闪耀的思想光芒。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3分)

 

答案:

9. 宋或北宋  范仲淹

10. 1)特指官吏降职,外调(2)完全(3)迫近(4)日光

11.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2. 与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对比。或突出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 围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民忧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答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