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做点什么?{一}

标签:
杂谈 |



武世俊,1945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武术协会成员;中国武术八段;中国武术院段位制教材编写组专家;国家武术管理中心段位制武术推广专家;国家级段位制考评员;国家级武术先进工作者。
1950年起学习形意拳,是车派及宋派形意拳“邦”字辈传人;随邓杰、田秀臣、冯志强学习陈式太极拳,为第十一代传承人;李子鸣八卦掌传承人;八法拳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梅花拳第十五代“本”字辈传承人;并学习通臂拳、以及查、炮、华、洪等拳种和器械。从不同角度与风格上进行了深造,打下了扎实的武术底功。手法准确,花样翻新,形成一套独特的、不拘一格的风格特点,尤精“八步金蝉鸳鸯手法”。
习武70余年,一生著作等身,把大部分精力倾注在了中华武术的推广和发展中,凭借其深厚的文字功底,撰写了多部武学著作,均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1967年开始正式收徒授艺,至今桃李满天下。

上面的一幅《师颂》也是武师叔自己一生习武,拜师学艺,收徒传承的精髓之颂文,寓意匪浅,我回到家里,拜读了几遍,有内涵。得到师叔的邀请和盛宴,让我看到了老一代武术名家的精神与品德,

形意拳作为中华武术四大名拳之一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延续至今,是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有它独特的一面,具备了技击价值,阴阳平衡的健身效果,有表演,修身的功效以及深邃的传统文化内涵。作为形意拳维字辈的传人,无论在师父布秉全、师叔武世俊的面前我永远是一个小学生,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
前一篇:2023年10月12日
后一篇:我能做点什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