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辩经

(2014-01-17 12:54:45)
标签:

甘南

拉卜楞寺

辩经

喇嘛

原创摄影

分类: 我从陇上走过

图1 请使用幻灯片播放器阅片
辩经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对看喇嘛辩经这事一直挺排斥的。2007年在拉萨色拉寺里我第一次看喇嘛辩经:一个围墙圈起来的小树林游客们贴着墙根挤成一个圈,场地中间年轻的喇嘛衣着光鲜高大帅气,他们夸张地挥舞着胳膊,清脆的击掌声此起彼伏那个场面怎么看都像是表演给别人看的,我当时也拍了一些照片但一直在电脑里放着没有发。现在色拉寺如果你想看喇嘛辩经就必须先付费了,在我心里这样的辩经无异于“一场色味俱全的真人秀”,直到有一天我走进甘南的拉卜楞寺....
    中午在夏河县城里吃完饭一车人都去桑科草原,我只好一个人中途下车去拉卜楞寺。这院子实在太大人在里边就像进了迷宫分不清东南西北,路全是藏民和游客没几个喇嘛,我不知道该去哪买票也没见有人收票干脆就跟着转经的藏民走,他们到哪我就跟到哪。大概是五点多的样子街上的喇嘛突然多了起来,他们变戏法似的从一条条胡同里冒出来随着人流行色匆匆地向北汇集,一顶顶黄灿灿的“鸡冠子”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到了山脚下一个小广场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喇嘛,刚刚脱下的衣帽在地上摆了一长溜,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是拉卜楞寺喇嘛的一个辩经场。
    拉卜楞寺的喇嘛和其他地方的喇嘛不一样,他们对游客拍照相当抵触这一点我进来不久就明显感觉到了,不管在哪只要发现有镜头对着他们,这些喇嘛都会十分熟练地把长袖一甩蒙住自己的脸然后迅速离去,留下你尴尬地呆站在那里。我试了几次无一例外这一手“拂袖功”几乎成了喇嘛们对付游客拍照的标准动作。拉卜楞寺里的喇嘛辩经一般都是在日落前后,这个时间寺院里的游客大部分都已经离开,辩经场地光线暗淡十分不利于拍照;其次辩经开始之前喇嘛们都要组成人墙站在广场边上“驱赶”围观的人群,并提示游客不要拍照,当然这招作用并不大;另外在拉卜楞寺看辩经是不用买票的。我啰嗦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您,在拉卜楞寺里你看到的喇嘛辩经绝对不是作秀,这一点我确信。
    
    
图2 每个喇嘛到了以后都要先站到台上去
辩经
图3 先到的喇嘛用这样的方式欢迎后来的同学,过来一个就振臂高呼一阵
辩经
图4 等人的过程拖拖拉拉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直到人来齐了他们便簇拥着回到广场
辩经

图5 
辩经

图6 喇嘛们分成小组开始辩经 .... 
辩经

图7
辩经

图8
辩经

图9 这个红衣喇嘛很有范儿,他表情威严坐在一边审视着,开始我以为他是这里的老大
辩经

    图10 后来有人告诉我他就是传说中的铁棍喇嘛,是专管课堂纪律和秩序的,小喇嘛都怕他
辩经

图11 小喇嘛天真无邪的眼神萌翻了场外的游客
辩经

图12
辩经

图13 面对学哥小喇嘛争辩起来也毫不怯场
辩经

图14
辩经

图15
辩经

    图16 上辩经的都是年轻喇嘛,年长的喇嘛则在一边有说有笑好像和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辩经
图17 辩经微信现场直播
辩经

    图18 天黑了喇嘛们停止了辩经,他们在弥勒佛殿前面围成一个半圆坐下来上晚课,暮色中呼啦啦飘落一片绛红 ....
辩经

   图19 上讲课的人是大喇嘛,他是今天这个舞台上真正的老大,像一只高原的鹰目光犀利不怒自威辩经
 
   图20 广场上扬起了沙尘气温降到只有十二三度,晚课不知道要上多久此时场外除了几个藏民还在虔诚地叩拜,只剩下五六个游客缩头缩脑的站在那里 
辩经

图21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调皮的小喇嘛,汝今能持否? 
辩经
    图22 这个女喇嘛(觉姆)从一开始就这样坐着,两个多小时一动不动,我已经走了很远回过头还能看见她的背影辩经  


什么是辩经?
    辩经是藏传佛教的一种传经学经的学习方式。内地佛教传经的方式通常是老师在佛坛上讲经学生在下面听,了课回去自己思考不懂得地方再请老师。这种学习方法更多是依赖个人的领悟能力和自觉性。而在藏传佛教的寺院里除了听老师在上面讲经之外,学生们下来还要就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进行争论答辩,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辩经。
    辩经大多以一对一的形式,一个站着提问一个坐着应答,其它同学则在周围坐成一圈听两人答辩。提问的同学要准确地抓住对方理解上的错误或没搞懂的地方进行“突然袭击”, 这不仅需要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深刻领悟,还要恰当地运用一些辩论技巧。一般情况下,应答的同学可以只回答“是”或“不是”, 当主问的同学再也想不出问题来“发难”, 那么他就被应答的同学难倒了;反之, 当应答的同学回答不出问题或回答出了错误, 那么应答的同学就输了一次。不管是主问、主答、还是坐在一边旁听的同学,大家看重的并非这一次问答的输赢,而是关注双方的对答是否正确还有这个议题应该如何去理解。
    同样,对老师而言辩经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学习进度的最好方法,从两人一问一答的争辩中老师可以解这个同学对所学内容的领悟程度, 首先主问同学不可能提出他自己都不理解的问题, 而问题一旦提出他也没有机会隐藏他的错误观点, 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这种学习方式, 无疑对学生探讨领悟新知识的积极性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藏传佛教寺院里,辩经逐渐代替了我们内地所熟知的考试。
    在拉卜楞寺各个学院里每学完一部大论以及每年学期结束,喇嘛们必须参加正式的辩经仪式,以此向老师和同学证明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从而有资格升班参加更高年级的学习。(网上摘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