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提示:请使用幻灯播放器阅片

在挪威真正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东西除了绚丽多彩的峡湾,就是奥斯陆的维格兰“生命广场”。那是一个让你在路上不由地停下来陷入凝思的地方。
一百多年前,一个小镇木匠的儿子,一个没有念过高等艺术院校完全凭自学成才的人,用自己的双手和对生命的感悟,创作出一个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体雕塑公园,为世人留下几百个栩栩如生的裸体雕像,同时也铸就了一个天才艺术家的不朽传奇,他就是挪威雕塑大师古斯塔夫·维格兰(Vigeland)。
维格兰先生一生历经磨难。“我四处流浪,住过小阁楼、地下室甚至到了饥不裹腹的地步。”维格兰曾经回忆道。后来走投无路的维格兰找到了雕塑家波格斯连,他的才华终于被发现和肯定。维格兰一边在艺术学校上晚间课程,一边在雕塑家斯卡博克的工作室打工。1894年,维格兰举办了首次个人展,尽管评论家们对他的作品赞赏有加但他还是不能靠个人创作维持生计,为了填饱肚子维格兰开始为大教堂修复雕塑,那段时间他以挪威各界名人为原型创作了很多不同凡响的作品。
1909年,41岁的维格兰向挪威政府提出:“给我一片绿地,我要让它闻名世界”,作为交换条件维格兰承诺日后将自己所有的作品
— 包括雕塑、绘画和木刻全部捐赠给政府,而挪威政府则资助他和他的工作室在创作和修建雕塑公园过程中的所有费用,这其中也包括维格兰日常生活的开支,维格兰同时请求政府在他死后把这个工作室作为个人美术馆对公众开放。挪威政府答应了维格兰的全部请求。
从那以后,维格兰倾注了自己后半生的全部心血,从公园的整体布局到每一个雕塑的实体造型都是由他独立创作并完成的,直到1948年雕塑家燃尽最后的生命之烛辞世,又过了两年雕塑公园所有的作品才全部完成。从那天起每天来公园里参观雕塑的人络绎不绝,但不管你来自世界的哪个角落,不管你是什么肤色,也不管你说什么语言,只要站在这些雕塑前静静的观赏他们时都会感觉非常震撼、非常完美、非常感动。为向维格兰先生表示致敬,奥斯陆市政府特意将这座公园以雕塑家的名字命名,这就是现在奥斯陆的维格兰“生命广场”。
“生命广场”里分布着用花岗岩石、青铜、铸铁塑造的192组、共650个人体雕像。这些雕塑从婴儿出生、儿童、少年、青年、壮年到老年不同阶段,分为“生命之桥”、“生命之源”、“生命之柱”、“生命之环”四个组群来呈现“生命”这一主题,所有作品都以裸体呈现,维格兰认为惟有以最自然最原始的方式表现作品才能让世人看到人性的真义。
“生命广场”里所有作品无名无姓也没有任何注释,他们就是生活中的你和我。你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什么?原始的野性、求索的困惑、希望的破灭、情感的历练、生活的坎坷亦或是生命的真谛?这一切都要你自己去慢慢的解读,我想或许这正是大师当年孜孜的追求和希望吧。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耸立在广场中心的“生命之柱”用花岗岩雕琢而成,高17.3米,直径3.5米,重270吨,前后用时14年,直到雕塑家临死前才告完成
图9
“生命之柱”由下而上交叠雕刻着121个不同姿态的男女老少雕像。最下面是老年人象征着他们甘做人梯,最顶端的是孩子他们代表着希望和未来。“生死柱”上有夭折的婴儿,颓废的青年,披头散发的妇女,骨瘦如柴的老人,他们以不同的生命形态相互托举着、搀扶着、愤争着挤向塔尖,似在追寻通往天国之路,看的人无不人惊心动魄!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其实不管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脱光了衣服都是一样的。雕塑家渴望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图14 “做牛马的母亲”这个名字是后人慢慢叫出来的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淑女”是这样炼成的

图22

图23

图24
很多事情你我都经历过但也许淡忘了,很多道理你我都明白过但真是忽略了。现在我邀请你,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曾经走过的生命旅程
说明:维格兰“生命广场”的历史资料引自网络,鸣谢!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