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糖尿病100问患者版(1—10)

(2010-10-05 08:38:15)
标签:

健康

糖尿病并发症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

患糖尿病

分类: 医学知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和体力劳动的降低,使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很有必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并且应该好好学习,使糖尿病知识得到推广,有则注意配合治疗,无则注意健康饮食,避免糖尿病的发生!治病不是目的,关键在于预防!利用这段不忙的时间,静心好好学习!

 

1 糖尿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血糖增高。同时发生脂肪、蛋白质、矿物质、水及酸碱代谢紊乱,最终损害全身各脏器。

2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迅速增多?流行病学有什么特点?

造成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人的遗传易感性较强:发达国家中的华人患病率高达10%以上。。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健知识的匮乏、大吃大喝热量摄入过多、体力活动减少、肥胖、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均为糖尿病的诱因。

(3)社会老龄化:随着年龄的增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目前我国人均寿命正逐步增加,老年人所占比例和数量均逐步升高。

(4)糖尿病知识的普及,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通过健康查体糖尿病很容易就被及时的确诊。

流行病学特点:

(1)1型糖尿病发病率在不同的国家、地区、种族、民族之间有较大差异。

(2)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1型,2型糖尿病占95%以上。不同地区种族间因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差异,患病率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3)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长。

(4)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2型糖尿病多数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但有逐步年轻化的趋势。

3  糖尿病人有哪些症状?

(1)糖尿病典型症状:不同类型、不同病期的糖尿病患者可有轻重不同的症状,轻者可以毫无感觉;重者可以影响生活。典型症状是多饮、多尿、多食与体重减轻,但也可仅仅表现为某一个症状。

(2)糖尿病非典型症状:

疲乏无力:乏力是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所致。据报告66%的糖尿病

患者有乏力的症状。

容易感染:糖尿病影响免疫功能,以至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皮肤疖肿,呼吸、泌尿

及胆道系统等各种炎症,刀口不愈合,且治疗较困难。

皮肤感觉异常:四肢末梢皮肤,可出现蚁走感、麻木、针刺感、瘙痒。尤其女性,外阴

瘙痒常可为首发症状。

视力障碍:糖尿病可引起眼睛各部位的合并症,以至出现视力减退、黑朦、失明等。

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可引起阳痿、性冷漠、月经失调等。

代谢综合症:2型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冠心病、血液高粘稠度等。

4  哪些人易患糖尿病?

(1)中老年人;(2)父母或同胞中有患糖尿病者;(3)以前曾被确诊为糖耐量异常者;(4)肥胖者;(5)摄入量过多和/或体力活动过少;(6)吸烟喝酒者;(7)分娩过四公斤以上巨大胎儿者;(8)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焦虑者;(9)出生时体重低于1.5公斤者;(10)其它: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患者等。

5  糖尿病如何预防?

糖尿病的预防可分为四级进行:

(一)一级预防:此级最为重要。目的是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主要措施是:(1)改变人群中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因素。(2)加强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预防和监护。

(二)二级预防:目的是早期发现糖尿病,并进行有效的治疗。主要措施是:(1)通过健康查体,及早发现糖尿病。(2)对高危人群,肥胖或有家族史,应酬吃请较多、工作紧张的人,进行筛查。(3)对糖耐量异常人群进行运动饮食治疗,并定期观察。甚至可以使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二甲双胍类)或保健品(多种维生素和高微量元素;如吡啶酸铬、有机锌等进行干预治疗)。

(三)三级预防:目的是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措施是:(1)对已确诊的糖尿病人,通过五架马车式的综合治疗,使血糖长期稳定的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2)减少有害因素,如吸烟、过量饮酒。纠正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及血液高凝状态。

 (四)四级预防:目的是延缓或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恶化,减少糖尿病人的致残和死亡。   

主要措施是:(1)对已确诊的糖尿病应定期检查血糖、血压、血脂、眼底、尿微量白蛋白、

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及时发现并发症并进行有效地治疗。(2)对已确诊的糖尿病并发症采用综合治疗。

6、普通人应如何避免本人患糖尿病?

 既然如今糖尿病发病率这么高,对人类危害这么大,我们普通人究竟能做点儿什么,才能使本人患糖尿病的危险降到最低程度呢?人要是想不得糖尿病,至少要做到“四个点儿”,那就是“多学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这是国际上公认的预防糖尿病的措施。多学点儿就是要多看看有关糖尿病的书籍、报刊、电视;多听听有关糖尿病的讲座,增加本人对糖尿病知识和糖尿病防治办法的理解;少吃点儿就是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要不咸不油腻,特别是防止大吃大喝,吸烟喝酒等;勤动点儿就是增加本人的体力活动和运动量,防止肥胖;放松点儿就是力图做到开朗、豁达、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紧张劳累。假如做到这“四个点儿”,你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就能减少50%。

7、糖尿病能不能预防?

 虽然糖尿病到目前为止还无法根治,但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糖尿病的预防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糖尿病的预防,也就是说让未患糖尿病的人不得糖尿病;其次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也就是说得了糖尿病,要及早发现,积极正规的治疗,使糖尿病病人不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第三是降低糖尿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也就是说有了糖尿病的并发症,要好好治疗这些并发症,把糖尿病并发症形成的残废和过早死亡的比例降到最低程度。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高的根本缘由,那就是遗传的易感性、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延长以及先进的检测方法。所以糖尿病的预防主要应做好两件事,一个是健康教育,尽量使糖尿病及其预防手段做到众所周知。第二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宣讲糖尿病知识上,而必需使我们本人尽快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锲而不舍地坚持锻炼,防止肥胖,少饮酒、不吸烟,保持心理上的健康,把糖尿病和其它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应用各种手段对社区人群,特别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的筛查,以期尽早地发现和治疗糖尿病。

 

 8、肥胖糖尿病病人如何减肥?

肥胖,特别是“苹果形肥胖”是人体健康的大敌,所以减肥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了。减肥前,首先要计算本人是不是超重,记载并保管一个基本资料。减肥的主要手段不外乎是控制饮食和增强体育锻炼。有的人对减肥缺乏信心,他们自以为“天生就是胖命,喝凉水都长肉”,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利于减肥的。依照物质不灭的规律,体重添加(水肿的状况不算在内)的原因是热量的摄入超越热量的耗费;如果每天摄入量低于消耗量,体重自然就会下降。还有的人迷信减肥食品或酚氟拉明等减肥药物,误以为只要运用减肥食品或药品,就不需要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了,这是不对的。要晓得多种减肥食物和药物虽有不同水平的效果,但最有效的、最自然的、最好的减肥办法,还是控制热量摄入和体育锻炼,减肥食品和药品仅仅是辅助手段。值得留意的是,对不少人来说,体育锻炼在减肥进程中的意义更大,效果更好。假如每天吃得已经很少,总热量控制已非常严格,体重还下不来,那惟一的办法就是增强体育锻炼。

9. 为什么糖尿病病人必需过有规律的生活?

 糖尿病病人的生活必需规律,否则难以获得血糖的良好控制。人的生命活动是有一定规律、一定周期的。所以,糖尿病病人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候该打针吃药,活动量应该是多大,什么时候该休息,都是有一定规律的,随意打乱这种规律,势必会形成血糖的不稳定,而影响病情的控制。所以糖尿病人生活一定要有规律及定时定量地进餐、运动和用药。

10、糖尿病致残致死的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的代谢紊乱所引起的急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过去,在胰岛素及抗生素应用以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感染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现在,在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影响糖尿病预后的主要因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