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瞧,这个王旭明

(2009-07-02 12:02:45)
标签:

这个王旭明

七彩印刷

新闻发言人

桂杰

中国青年报

杂谈

分类: 情感故事

    瞧,这个王旭明

 

    安安有幸制作《 瞧,这个王旭明》,缘于‘宁静致远’。去年就被‘宁静致远’灌输桂杰这个名字,知道她是一名优秀的《中国青年报》记者。一年后的今天,桂杰终于进入安安的工作范围,也进入我们的生活。她认真,甚至比‘致远’还要认真的桂杰;她执着,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及心愿不睡觉。书开印了,还在不停地找缺陷;她尖锐,她的话一针见血,让你无可反驳,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记者们正直实力的一面;她的实力,本来准备好的违背这个意愿的种种理由,却来不及解释即被桂杰机关枪似的突击,而变得哑口无言,好好...是是...就这样修改!

    书,昨晚才做好。但是安安不得不在昨天告诉桂杰前晚就做好了,不然桂杰会一直不眠。书刚才被联邦快递(单号120210950013)拿走,但是安安不得不在昨天回答桂杰,书昨晚寄出去。不然她今天还会心神不宁,虽然我已经反复告诉她,不会耽误,我有数。

    联邦快递,是我前几天查了十几个号码才翻出来的快递,中国目前最速度,最诚信的快递,我选择了加急,8小时到达!也就是说,桂杰会在明日上午10点以前拿到这本书。但是安安不得不在昨天回答桂杰还没有确定哪个快递公司,因为担心她的目标又转向快递公司......今天7月2号,距离7号约定的时间还有5天,我们的书籍从排版设计制作到印刷,前后也不过一个礼拜,安安和桂杰的深入似乎有一年。

    桂杰说:做什么事情要么不做,做就要做精!她在用行动诠释。

    手机上面显示桂杰几个小时内的两条信息:“安,快递出来了吗?安,快递是否发出?我在焦虑的期待我们的成果......”桂杰博客见!安安给桂杰的手机短信,这是桂杰曾用在《致远随笔》的序言。安安知道桂杰正在期待,期待结果。

瞧,这个王旭明

    这是一本社会各界对王旭明的报道、评论、对话集,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民意的一次集结。2008年7月18日,王旭明卸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消息对外公布之后,一时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当天的《中国青年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对于王旭明的卸任进行专题报道,当晚央视的《新闻1+1》又就王旭明的卸任邀请他前去录制直播的特别节目,主持人白岩松送给王旭明一句颇让人感动的话:“政声人去后。”

瞧,这个王旭明

    莉莉说:泉州七彩印刷为新闻发布人制作书籍! 安安姐姐真的很厉害,竟然把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的书籍搞定,而且如此完美!姐姐不仅会电子商务,就连书籍设计和排版现在也没得人比!(哈哈,其实不完美,遗憾的地方总会有,只是搬上莉莉的话填补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瞧,这个王旭明

最美旭明语录

我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充实浪漫的人生传奇。既有思想深刻的一面,又有享受生活的乐趣,一句话,生的诗意,死的哲学。

看别人的脸色,更看自己的人生底色。

我的理念是,走自己的路,让所有仇视你的、诋毁你的、看不起你的小人无路可走。

骨头因环境的变化而酥软,心态因境遇的不同而恶劣,那便不是我了。

我愿与大家一起享受生命精美而丰富的过程,拒绝贫乏、无聊和庸俗。

瞧,这个王旭明

    《他.舞台》/中国青年报记者桂杰/他带着一点眷恋离开了/寂寞的是身后的舞台/他在原地旋转/脚下的大地就变成舞台/他跳到大海里游泳嬉戏/她们眼中/大海就变成了舞台/他走了/悄悄地带走了那片舞台/我没有见到聚光灯/而是听到他心底的歌唱/我知道/那舞台依然还在/依然还在……

瞧,这个王旭明

    离开了新闻发言人的工作岗位后,王旭明写博客,点击量已经过千万;主持大型教育话题节目《问教》,在黑龙江卫视播出;他还以发言人独有的方式口述了《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这些年》一书,2009年年末将由作家出版社倾力推出……

瞧,这个王旭明

    一名叫孙波的老师所说的那样,卸任后的王旭明依然是公众眼中的“教育新闻发言人”,这种话语的权威性是社会大众所赋予的。社会大众因王旭明关注教育、研究教育、热爱教育,能引发公众对教育作出有价值的思考,有价值的判断,有价值的选择,“教育新闻发言人”是公众对一个为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奔走呼号的职业人最精准的角色定位。

瞧,这个王旭明

    王旭明,一个典型富有智慧的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极为难得的品质,是我极其欣赏的,综合人格的魅力更突显他履行职责的本分。虽然离开了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角色,但依然做着传声筒,在他的观点中,我们会感受到并不是代表他个人的倾向,而是大局。我由衷敬佩他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关注和努力,对教育发展方向的理解非常清晰准确,他对教育事业充满感情。一贯的风格没有让自己的发言保持严密性去隐藏内心的想法,而是率真而行。是一位有远见卓识,全心致力于教育和社会的现代学者。

瞧,这个王旭明

    在这本书中,还收集了很多网友对于王旭明的评论,他们言辞犀利、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我想,这对于已经年过五旬且风采依旧、贼心不死的王旭明来说,应当是一份最值得珍藏的记忆。猜想王发言人看到这段话的时候一定会拍案而起,斥曰:“你才年过五旬呢!我今年38,单身未婚!”——嘿,瞧,这个王旭明,永远38岁!永远年轻!

瞧,这个王旭明

    5年里,新闻发布台上的王旭明始终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他不甘当一个“政策传声筒”,而屡屡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感情;他口无遮拦,让台下熟知他的记者朋友们都为其捏把汗。很多次发布会的第二天,他必定占据各大报纸的重要位置,也必定是网友们争议最为激烈的对象。

瞧,这个王旭明

    干了5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王旭明最近“转岗”了,引来一片惋惜和不舍。全国各类媒体与此相关的节目与文章正在陆续不断地播出刊登,更有《中国青年报》不仅以一个彩色对开整版报道,以及该报社长亲率40余名记者编辑专门举办晚会相送,隆重得出奇。自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一位官方的新闻发言人的离职居然能够获得媒体如此的关注与尊重,前所未有。王旭明含泪说:“最大的鼓励来自媒体。”

    媒体为什么有如此反应?从王旭明个人身上思索或许有三点解释:其一是王旭明登台亮相之际,便将绝不说“无可奉告”的信条告知天下,5年下来他居然真做到了;其二,王旭明不仅绝不失语,还擅长发挥,其发言还常有出乎意料之辞,如“中国教育成功论”、“教育买衣论”、“媒体无知论”、“名校生养猪论”等等,引来媒体大量笔墨,或研究或讨伐;其三,王旭明从不讲官话,既有个性又清醒非常,十分上镜。按照王旭明自己的表达就是“语言是自己的,立场是政府的”。他虽偶尔会话语出格,但立场绝对不会出格,他把令媒体和百姓讨厌的官话,变成了生动而坦率的发言,让媒体及百姓能够更好地理解。以上三点让王旭明成为了官方发言人中的明星。(摘自《瞧,这个王旭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