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
1204年前的秋天,江西九江岸边,诗人白居易偶遇琵琶女,听她弹琴,与她交谈,白居易用优美鲜明有音乐感的语言把琵琶女的演奏技艺和生活不幸倾于诗中,完成了《琵琶行》这部传世经典。
这首诗中,最令人称道的是对琵琶乐声的描写。由“大弦嘈嘈如急雨”到“曲终收拨当心画”几句,将抽象的、难以感知的乐曲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模拟出来,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读过后让人感到余味无穷。“急雨”、“私语”、“莺语”、“泉流”、“珠落玉盘”、“瓶破水迸”、“骑出刀呜”、“裂帛”等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匠心独运,无与伦比。
后来,徐振民先生应章红艳女士之邀,创作了琵琶与管弦乐队《琵琶行》,2010年4月15日,该作品首演于北京音乐厅。
复制链接即可观看: https://url.cn/GFZDCy3k?sf=uri
琵琶独奏:章红艳
指挥:邵恩
演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曲目介绍
《琵琶行》是根据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同名长诗写成。原诗讲到诗人谪居九江时,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到浔阳江边送客,偶遇一位从京城流落到江口的琵琶女。她应邀为客人们做了精彩的弹奏,并倾诉了她曲折、坎坷的遭遇。因而诗人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泪湿青衫……
乐曲内容大体沿袭了原诗的思路,只是更为概括。曲式方面,采用了奏鸣曲式点框架,但根据内容的需要而作了一些必要的变化。
“徐振民先生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古代文化兴趣浓厚,在创作理念上一贯坚持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在传统中吸取营养的不断追求。他的创作充满了浓郁的东方魅力和充沛的创新意识,既触发与大自然的感应,又萦回着江南水乡那故土般的深情,瑰丽多姿而又空灵秀逸,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以及与听众群体的亲近感。他的作品透露着‘真水无香,道法自然
’的东方文化境界。”
——摘自《徐振民交响乐作品专辑》简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