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2018-08-29 17:04:11)
标签:

公益

琵琶

章红艳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分类: 我的文章
                                                                    小讲堂,大世界
                                          从北京到北京:世界打击乐之旅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感想(一)

                                                                                              文/胡妍璐


   今天走在来讲堂的道路上,听着蝉鸣感受着夏日炎炎的烈日照在身上,微风不燥,一切都融合在阳光中,肆意流淌着的是渴望学习的讲堂学员们的身影。我们又看到了章老师带着昔日明媚亲和的笑容为我们展开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的开场。

   章老师在讲堂内容开始前提到,无论是进行了85期的讲堂,还是即将出版的第一本每一期讲堂内容整理而成的文选,她都觉得做着这一切纯粹美好的事情,不求回报,也不计代价,这纯属是去完成自己的一种理想,在每一期的音乐文化讲堂上,每一位教授所带来的有关于不同学科、不同门类的授课以及学习课程内容的过程中,章老师从自身出发感悟到,这每一期的讲堂所带来的丰富精彩的知识,都是让她以及每一个人,能够有这样的机会接触到各个学科门类的精准的知识,从而在自身的成长中去补课,去汲取一些当下难得的营养,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之所以选择用最为简朴的纸质书的形式,将每一期讲堂的内容呈现给学员以及更多热爱音乐文学、热爱琵琶的人,是因为章老师想通过最简单质朴的笔对纸的方式,让知识通过一字一句的书面传递给每一位,她所追求的是当“文字进入眼帘时的一种内心互动和交流,更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的一种灵魂与灵魂之间的碰撞。”

   今天我们的“小讲堂,大世界”,有幸请来了打击乐著名青年演奏家尹飞老师为我们打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门——从北京到北京:世界打击乐之旅。将全新的世界视角转向了“打击乐”这一最能够体现多元文化的门类。

   尹飞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打击乐”这一中国传统音乐门类,从距今5000年的土鼓,到饱含战争意义的鼉鼓,再发展到文明古国的稀世珍宝—曾侯乙编钟…从打击乐的演变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音乐作为人类的必需品,充实着人类文明的精神世界。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这次讲堂的主题:“北京—北京”的世界之旅。首先,我们从北京出发,京剧可谓是中国戏曲的精粹和国宝。京剧中的乐队我们称为“场面”,打板鼓者为鼓师,称之为场面之最,而“唐明皇击羯鼓”这一典故中有提到,起承转合以及锣鼓点的转换都靠“板鼓”来起领、因此板鼓也因此成为了京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我们所熟知的武场三大件:大锣、铙钹、小锣;正如西方音乐中,好的乐队一定是由“高、中、低频“乐器所组成,是有一定的安排和体系的。通过大闹天宫这一段中国传统打击乐的演奏来诠释打击乐,可谓一种会说话的音乐体系。

   提到“绛州鼓乐“:以花敲干打,演奏起来声音粗犷有力而保留至今。本次讲堂还邀请到绛州鼓乐的功勋级演奏家以及尹飞老师共同为我们带来的演绎视频,绛州鼓乐团的保留经典曲目:《牛斗虎》—虎的威猛彪悍、牛的英勇倔强,从中我们可以将“圈养虎和野生牛之间的较量”体验的淋漓尽致啊!

   第二站我们往祖国的南方走,来到浙江舟山,来欣赏具有鲜明海岛特色的“舟山锣鼓”。这也是居住在海岛边的人们所热爱的鼓乐演奏。此间提到的“十面锣”又称为“舟山锣”,是舟山锣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此外,云锣还是一件具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

   走出国门的第一站,我们接着来到了土耳其,中东鼓又称为阿拉伯鼓,在节奏圈的基础上即兴加花来演奏,在讲堂上欣赏的阿拉伯打击乐合奏《丝绸之路的起源》,通过节奏来充分展示阿拉伯鼓乐艺术的精致之美。整首作品由中东鼓、手鼓等四件中低高频乐器组合而成。

   节奏之路的第四站我们飞越到了神秘的加纳,来欣赏我们所熟知的《非洲鼓》。此处我们了解到最神秘的发声乐器非来自澳洲的迪吉里杜管(Digeridoo)莫属了,这是一种类似于蒙古“呼麦”的乐器——神秘的非洲、动感的非洲(双马林巴和鼓乐队合奏)、狂野的非洲(留给鼓乐者的即兴华彩演奏乐段)开篇,此管就在此曲中模仿海浪潮起潮落的回响声。

 

   紧接着第五站我们来到了意大利,打击乐键盘家族由马林巴(标准键)、颤音琴、小木琴、钢片琴(声音飘渺)四件乐器组成,其中的一首由维瓦尔第作曲的《D大调协奏曲》,此间马林巴把我们带回了旧时精致美妙的宫廷时光,进入了梦幻的威尼斯,更是仿佛如身临其境于饱满明快的意大利浪漫风情的旋律之中。

   越过了浩瀚的太平洋,我们仍然回归于祖国大地之都——北京,尹飞老师最后以一首《夜深沉》来结束此次精彩的打击乐世界之旅。全曲的慢板演奏段落,深切体现了虞姬千回百转的内心独白。听来直觉荡气回肠、余音绕梁,鼓声于耳,三日不绝!讲堂的每一位听众们,都沉浸在其中,久久深思······

     

   此时,章老师静静地走到讲堂的中心,说道:“最佳的团队精神,就体现在打击乐学生的身上,我们能够从他们每个人身上学习到积极勤奋的一种精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热情和关爱,这是一种最为纯粹和质朴的品质,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诚挚地感谢尹飞老师,带着我们巡领了一番打击乐——这一具有世界格局的门类的演奏。打击乐传递给我们的是对于传统音乐训练过程中,心拍的掌握,对节奏型的心拍稳定感的培养,这也正是我们在演奏过程中极其缺乏的关键训练点。当与世界接轨合作时,我们就应该找到一个良好的契合点,既能做到根植于中华传统的音乐文化涵养,又放眼于世界,传递出一种独属中国的声音和精神!”

   讲堂最后,章老师还为我们娓娓道来:“坚持把音乐文化讲堂作为一个完整的现场授课形式,点击量的多少无法用叫卖来衡量,最后存留下来,且经得起时间考验、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像这样“点与点式”的心灵之间的契合和交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安慰是每当到奉献公益的这一刻,我的学生们甚至包括毕业十年现在任职于各大音乐学院的教师们,她们总会回来,回来和我站在一起,和大家在一起,即将来临的夏令营为期满满的三天,一分钟都不离开,也是我认为做的最值得和最为期待的事情。“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感想(二)

                                                                               文/薛冰倩

      夏日炎炎,蝉鸣声声。午后,我们走在森林公园被葱葱绿树庇护下的红色跑道上。路过小池塘边,即便是急着赴讲堂之约的我们,也忍不住被绿叶环绕着半含半开的粉荷吸引了目光。绿水悠悠,荷花亭亭,仿佛给炽热的夏日增添了一份清爽的凉意。

      第85期的文化讲堂迎来的是著名的打击乐青年演奏家尹飞老师。不同于传统授课方式,尹飞老师的课堂可以说是非常生动有趣了。刚一上课尹老师就先带着我们站起来“热身一下”,所有人都跟着尹老师打着节奏组合,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们,在尹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手、脚、脑全部动起来了,感受着身体的本能的律动,就像尹老师说的,打击乐是人与生俱来拥有的能力。从原始人用来驱赶而敲打的器皿,慢慢的演变发展,到了今天有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像有音高的马林巴、排鼓,节奏性的打击乐器小军鼓、锣、板鼓,充满色彩的音束···打击乐器的种类多到数不清。章老师说,我们打击乐的老师和同学们真的很厉害,我们都只学一门乐器,他们却是会好多种乐器。

      接下来,尹老师便带着大家走了、听了一趟“打击乐的世界之旅”,感受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节奏律动的奇妙和精彩。

      咱们中国的打击乐历史悠久,从宫廷音乐的唐明皇击板鼓总领奏到戏曲中不可或缺的伴奏武场三大件,再到民间艺人深受百姓喜爱热闹非凡的吹打乐,如“中国锣鼓看山西,山西锣鼓看绛州”的花敲干打,甚至再到深入民众生活的具有海岛特色的人们为欢庆捕鱼的舟山锣鼓渔舟凯歌。打击乐自始至终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气势如虹的极具民族气息的特点,是它拥有的独特魅力。

      画风一转,从神秘的东方,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来到了热情似火的土耳其、西非加纳。用漂亮的鲍鱼壳砸碎后做的中东鼓,音色丰富细腻;少数带有音高的打击乐器马林巴,音色灵动欢快;源自澳洲的迪吉里杜管可以发出神奇的声响,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呼麦;源自拉丁美洲的木箱鼓、可以模仿人说话的说话鼓······这么多的有趣的乐器,再加上尹老师给我们播放的他自己的相对应风格的视频资料,让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热情、奔放、律动感极强的打击音乐。

     穿过地中海,优美的巴洛克风格音乐向我们招手,一首好听的维瓦尔第作曲的D大调协奏曲让我们感受到不同于东方和西非的高贵优雅。高坎欢乐的小木琴、缥缈空灵的钢片琴、有踏板的颤音琴…… 在尹老师的讲解下仿佛每一件乐器都生动鲜活了起来。再跨过大西洋,把很多音乐文化都融合在一起的美国已经在等待我们了,多元的打击音乐,东方元素、爵士乐、印第安音乐……糅合在一起别有一番特色、韵味。

最后我们再次回到了北京,尹老师携手中国戏曲学院的王媛媛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曲荡气回肠令人震撼的,结合了霸王别姬和击鼓骂曹两出戏的名曲《夜深沉》。让身在讲堂的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打击乐带给人的震撼和它的魅力所在。我想打击乐的音乐文化远不止我们今天了解的一点,未来我们有机会要更多的深入学习了解打击乐文化,期待下次讲堂。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感想(三)

                                                                                          文/王萧萱


      七月,是梅雨季。连着下了几天的雨,今日总算放晴。园中弥漫着雨后特有的泥土清香,池中的荷花在这场大雨的滋润下更加的清秀雅洁,莲叶上的水珠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我们迎来了第85期的音乐文化讲堂。

      这一次我们有幸请到当代中国青年打击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尹飞老师。今天尹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界打击乐之旅”,从北京到北京的视听盛宴。讲座的开始尹老师像我们介绍了不用音乐种类的打击乐,随之介绍了每一样打击乐器的产生和发展,尹老师说“乐器的产生是偶然的事情,但也是历史的必然”。是的,音乐是我们人类生活的需要。尹老师所讲的乐器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曾侯乙编钟,它是战国时期的文物,编钟内刻满铭文,记载了当时音乐文化的交流情况,曾侯乙编钟的音域跨越五个半八度,中西音域十二个半音是完全的。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称为文明古国的“稀世珍宝”。听完侯乙编钟的介绍,我深刻地领略到了古人智慧的光辉!接下来尹老师开始了打击乐的“环球旅行”。从北京出发,北京地区的特色是京剧打击乐,尹老师特别介绍了板鼓这一乐器,通过尹老师对京剧打击乐的介绍让我们对戏剧又了更深的了解。随之到了山西绛州,尹老师介绍了绛州鼓乐,向我们展示了绛州鼓乐的代表作《牛斗虎》。这段视频中尹老师与闫老师将牛与虎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大为赞叹,记忆深刻。随后尹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舟山,土耳其,加纳,意大利,美国,古巴这写地域的鼓文化。最后我们又回到北京,尹老师给我们现场演奏了《夜深沉》,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打击乐是一种会说话的语言体系”。

      尹老师将打击乐的各种乐器以一种环球旅行的形式串联,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打击乐不仅是一种乐器,而是一类乐器,通过尹老师的讲座我感受到了打击乐的魅力,更加的激发了我对打击乐的兴趣。今天的讲座另我意犹未尽,思绪还畅游在这场环球旅行之中。就让我们去细细体会这场打击乐盛宴吧!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章老师带领讲堂地学员们一字一句学习《紫竹调》中~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书画频道中新换的木刻水印画,为炎炎夏日带来了一席清凉~

第85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文三篇
   
                                            讲座预告:第86期章红艳音乐文化讲堂
                                                       时间:2018年9月2日  14:00----17:00
                                                地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  书画频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